南宁.三街两巷游记

安泰农夫

<p class="ql-block">  南宁,广西省会,“天下民歌眷顾的地方”,原本与我远隔千里,扯不上半点关系,但近年弟弟一家因经商而落户青秀区园博园。从此,南宁与我有了千丝万缕的关联。趁五一长假,飞抵南宁看望侄儿侄女,顺便游览“中国绿城”一番。</p><p class="ql-block"> 弟媳告诉我,“三街两巷”是南宁千年历史承载的重要街区,是近年政府斥巨资打造的历史文化街区,值得一游。于是,我便一人乘地铁1号线,直达朝阳广场站,走入步行街。</p><p class="ql-block"> 三街两巷是位于南宁市兴宁区,由兴宁路、民生路、解放路三条主街和金狮巷、银狮巷两条古巷构成,为宋代邕州古城的核心区。该街区完整保留了青砖黛瓦的骑楼建筑群,集历史遗迹保护、非遗文化展演、本土美食体验与现代商业消费于一体,现已成为展示南宁城市记忆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地标性区域。</p><p class="ql-block"> 行走在由石块铺砌的街道上,两旁商号林立,传统招牌与特色产品琳琅满目,让人有种在现代与古代不断穿越的愰忽之感。</p><p class="ql-block"> 走过金狮巷,拐进一条街巷,巷子一侧用粗石块码成一个平台,台建石亭,亭下立一石碑,上书:宋忠勇公成仁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保单位,记载着北宋熙宁八年,邕州知府苏缄率全城5万军民抵抗交趾李朝8万大军入侵,因外援不至,坚守42天后城垣被破,苏缄以“吾义不死敌手”的英雄气概,率全家大小36口自焚殉国的故事,令人肃然驻足!</p><p class="ql-block"> 沿城隍庙西巷往南走,便至城隍庙前。据相关铭文介绍,此处原为邕州府署废址,后建成苏忠勇祠,奉祀忠勇公苏缄,再后改称城隍庙。城隍庙很大,为一四合院,前厅即门厅,左右各塑一尊彩塑,为千里眼和顺风耳。两侧配殿神龛上各端坐12尊彩塑,为各衙司官史。正殿上祀奉着邕州城隍爷与他的两个助手。此位城隍爷不是他人,而是为邕州殉身的苏缄。 </p><p class="ql-block"> 苏缄死后,被世人铭记,被世代祭祀,可谓死得其所。邕州人将苏缄作为自己地方阴曹长官,继续护佑一方公正平安,也可谓目光独到。更难能可贵的,此处城隍庙轩敞明亮,尊尊塑像慈眉善目,全无他处城隍庙阴森肃杀恐怖之感。</p><p class="ql-block"> 城隍庙前方为邓颖超纪念馆,为三进两天井合院式建筑,分上下两层,按“邕城记忆、革命征程、妇女先驱、伉俪情深、公朴本色、情系广西”六大板块,通过实物、图片、场景复原、多媒体等手段,全面展示了“南宁女儿”邓颖超同志波澜壮阔的一生。</p><p class="ql-block"> 邓颖超1904年2月4日出生在邕江北岸南宁镇台官邸,并在南宁度过了她难以忘怀的童年时光。这个纪念馆是南宁市廉政教育基地,是广西共产党员学习的胜地。于我前后有多拨游客参观邓颖超纪念馆,其中不乏为年轻人与小孩子。</p><p class="ql-block"> 随后,我远远地被那座高49·9米、飞檐翘角、气势宏伟的邕江畅游观景阁所吸引。穿过宽阔的马路,翻过高高的防洪坝,来到邕江北岸。只见清爽的江风携着波浪不停地拍打着石岸,过往的驳轮欢快地行驶着,身后犁出了一条白色的浪痕。邕江大桥、北大桥、永和大桥、桃源大桥飞跨南北,勾连两岸。练单车的毛头小子、跳舞蹈的半老徐娘、中流击水的游泳健儿、卿卿我我的青年男女、吹风观景的游人散客汇聚在邕江岸边,给秀美的邕江增添无限生机。</p><p class="ql-block"> 游兴未尽,返回三街两巷,在那一片充满岭南建筑风格的青砖青瓦清水墙间,继续寻觅中华大戏院、万国广场、漓江书院、两湖会馆、新会书院等古老建筑,感受那份文化的沉淀与历史的厚重,感受“水街里”满街商家搭帐篷、排摊位迎接五一长假商机的忙碌氛围。</p> <p class="ql-block">一条宽阔的桥梁横跨河面,连接两岸城市景观。桥上车辆来往不断,河水波光粼粼反射出城市的轮廓。岸边植被茂盛,生机勃勃。我站在桥上,远眺两岸风光,心中满是赞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