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西游记-河池

上官元夜

<p class="ql-block">  家门口的绿地里开满了紫色的花,弄堂口对面公益新天地的紫藤一夜间绽放,时值春暖花开的季节,4月8日我们又出发了,第二次来到了广西,开启了我们的岭西之旅。</p><p class="ql-block"> 踏上八桂大地,依旧被它的灵动与醇厚深深触动。不同于初见时对漓江山水、阳朔西街的惊叹;不同于初见时对北海老街、涠洲岛的感叹;当然还有初见时去龙脊没见“龙脊”的遗憾;还想坐游船去体验漓江风光,还想乘竹筏去触摸跨国瀑布的磅礴与温柔。这一次,我将在这熟悉的风景里,去感受更深度、更鲜活的广西肌理。这一次,我将去探索藏<span style="font-size:18px;">匿在</span>街头巷尾的烟火气,我将去寻找隐身在民族村寨里的文化美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当天傍晚我们乘机到达南宁,下榻在紧邻广西人民医院的万悦丽庭酒店,酒店对面的奥体食尚家用完晚餐后,就打车夜游了南宁的三街两巷景区,邂逅一场古今交织的浪漫。青砖灰瓦披上暖光,飞檐翘角勾勒夜色轮廓,邓颖超纪念馆在灯火中沉淀故事,城隍庙巷流转着人间烟火。霓虹点亮古街,灯笼摇落诗意,行人穿梭其间,让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繁华温柔相撞。每一步,都是踏入邕城记忆的诗行,每一瞥,皆见岁月酿就的璀璨流光。</p> <p class="ql-block">  夜色漫染街巷,霓虹勾勒繁华。骑楼立於光影间,雕饰细节在灯光下流转韵味,连廊架构藏着岁月故事,古雅砖墙与时尚店铺相映。金狮巷的牌坊,银狮巷的店铺,三街两巷的夜,是骑楼承载的历史余韵,与现代活力的温柔交织,每一步都踏响邕城的璀璨节拍。</p> <p class="ql-block">  在金狮巷的夜色里,时光仿佛放慢了脚步。和老同学并肩而立,身后古巷似一部旧书,藏着岁月故事。此刻,回忆与现实交织,愿情谊如这巷间灯火,长明温暖。</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晨,我们乘包车去广西的河池游览,沿着巴马盘阳河,一路风景如画,清波漾漾绕青山,层峦叠翠映河湾。河畔草木葳蕤,尽展蓬勃生机;岸边浣洗人影、往来踪迹,让自然灵秀交融人间烟火。目之所及,皆是山水绘就的诗意长卷,岁月悠然,尽藏此间静好。</p> <p class="ql-block">  今天第一个景点是去探秘河池巴马县的仁寿源,寻一方古韵悠然之境。古建巍峨,寿字凝祥,延壽堂前悟岁月静好,山水间揽自然灵秀。在这里,长寿文化潺潺流淌,每一块砖瓦都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每一抹绿意都晕染着生命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第二个景点是游览巴马的长寿村,长寿村头,山水入画,福寿盈然。青山耸翠,“福”“寿”镌刻其上,笔力雄浑,尽述岁月祥瑞。碧水悠悠,轻映山色,人立其间,沐自然之泽,悟福寿之绵。愿此佳境,福伴终身,寿延安康,岁月皆安。</p> <p class="ql-block">  从仁寿源去长寿村的路上,有一片风光吸引了我们,于是我们放慢了脚步,这里青山如黛,碧水悠悠,每一寸风景都诉说着岁月的宁静与美好。携手而立,看山川秀丽,享岁月悠然,愿福寿常伴,让宁静与美好永留。</p> <p class="ql-block">  游览河池凤山县的三门海天窗景区,三门海天窗景区尚未完全开发,只有三个天窗对外开放,我们乘船宛如闯入大自然的梦幻秘境,山、水、洞、天浑然交融,三门海有七个天窗,似璀璨明珠镶嵌天地。乘舟穿梭溶洞与天窗间,体验“山中有海,海上有门”的神秘。湖水清冽如镜,倒映蓝天绿树,阳光洒落,波光粼粼,峭壁鬼斧神工。时光于此放慢,尽览喀斯特地貌,沉醉这方人间仙境。</p> <p class="ql-block">  在三门海的溶洞间,我们是坐船探索秘境的使者。船宛如一片灵动的木叶,于碧绿幽潭之上轻盈漂浮,在光影交错的水溶洞中,如时空摆渡者,引领人们穿越自然的诗章,驶向梦幻深处。三门海的水是大地眼眸中流出的翡翠色灵液,澄澈、温润,于溶洞中静静流淌,似凝固的碧琉璃,又泛着灵动波光。它以包容之态,托举船只悠悠前行,与嶙峋洞壁相映成画,用一抹醉人的幽蓝,晕染出尘世难觅的空灵与静谧。</p> <p class="ql-block">  三门海的天窗似大地的眼眸,澄澈而神秘,将天空的颜色引入这幽谧之境。从空中俯瞰,三门海天窗宛如镶嵌在翠绿大地上的璀璨宝石。一汪蓝绿的湖水,被郁郁葱葱的山林簇拥,天窗似眼眸,凝视着苍穹。蜿蜒的步道如丝带缠绕,与天窗、湖水、山林共同勾勒出一幅巧夺天工的画卷,尽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感叹这世间竟有如此绝美的景致,宛如遗落人间的仙境。</p> <p class="ql-block">  在河池,我们还去了一个地方叫“社更穿洞”,是位于凤山岩溶国家地质公园内的一处喀斯特溶洞景观。这个地方叫社更穿洞,刚开始我也不明白,原来社更是一个村名,在这个地方有一个天然的穿山溶洞,其独特之处在于两头对穿,踏入社更穿洞,仿若置身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境。巨大的洞体如同一座天然的宏伟拱门,岩石的纹理间镌刻着岁月的沧桑印记。抬眼望去,洞顶开口与云雾青山相映,朦胧中透着神秘。四周静谧,唯闻风声轻拂,仿佛在诉说着千万年的故事。在这里,与自然深情对话,感受时光的静谧,沉醉于这独一无二的壮丽奇观,心灵也随之得到洗礼与震撼。</p> <p class="ql-block">  没想到在社更穿洞里,还有一个红军烈士墓,社更穿洞附近曾是韦拔群领导的红七军二十一师的驻扎地,有红军兵工厂遗址。当年在此牺牲的120多名烈士,是当地赤卫队员和民众。他们为反抗土豪劣绅的压迫而斗争,虽不一定都是正式的红军编制,但赤卫队是在红军影响和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地方革命武装,与红军有着密切的联系,共同为革命事业奋斗,因此将社更穿洞烈士墓称为红军墓有其合理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