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暮春四月,莺飞草长,温风如酒,花香渗蜜。</p><p class="ql-block"> 在这播种希望的季节里,农夫忙碌着播种瓜果秧苗期待收成,劳工飞洒着汗水与激情成就梦想,商贾用辛苦打拼积攒财富,莘莘学子以勤为舟闻鸡起舞步步登高,痴情人却喜欢在杏花春雨中等风等知已。而我这个窝踞山区小县城里的山野村夫,工作之余休息天,常喜欢效仿古人通过听雨候月等雅事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风雅过后发现,随着皱纹鹤发的滋长,慰藉心灵,清趣清欢的节目,还是独自领着拙荆外出乡村打野深山巡山淘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作为农家子弟的泥腿子放牛娃,曾几时经过自己努力高考上岸,挤进吏队吃上皇粮,年少时也怀揣过青春与梦想,幻想有所作为来肩负使命与担当。在这条功未成名未就的道路上,如履薄冰在理想与现实中奔波挣扎几十年之后,蓦然回首世间早已是大浪淘沙英雄辈出痴汉<span style="font-size:18px;">暮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虽然心中仍存诗与远方,常常摸着自己干瘪口袋中的碎银几两,想着即将迈入而立之年独自在深圳闯荡购不起婚房的儿郎,</span>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平庸与贫穷,于是乎不敢长久混进朋友圈,做个潇洒快乐的麻中雀酒中仙。只好庸人自娱自慰,远离喧嚣寄情山水,少参与些寻幽莳花赏雪攀风附雅节目,多组织些户外挖冬笋捡苦槠摘茶叶等大山免费淘宝活动,偶尔也收录几张图片玩弄几个文字记录生活,开心大家娱乐自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早年夜读到晚清重臣李鸿章晚年手书的一帧对联: </span>享清福不在为官,只要囊有钱,仓有粟,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 祈大年无须服药,但愿身无病,心无忧,门无债主,就是地上神仙。 </p><p class="ql-block"> 初读时不解其深意,认为那是达官贵人家的高度释然,他们有权有势,就怕有病有灾。那个层次与我们寻常百姓无产阶级相隔十万八千里,无法达到更无法感悟理解,并嘲讽自己命中五行全有,就是怕冇,尤其缺钱。前几年妻子患病胆结石,胆囊切除后消化系统紊乱,一个月暴瘦了二十多斤,术后还带着病弱身体坚持工作两年才等到退休年龄,那种被工作生活所迫的辛酸与无奈,会让人有彻心彻骨的揪心疼痛。去年四月份自己腰椎间盘突出,躺在医院家中床上休养两月有余,<span style="font-size:18px;">痛得不能动不敢吃不敢拉,单位重任身不由己,家庭生活节奏错乱,病愈后那种劫后余生快乐,</span>让人知晓劳动就是阳光下最幸福的事。</p><p class="ql-block"> 去年国庆节有同学从国外回乡探亲访友,几个同学围坐一起开怀畅饮笑谈人生,几杯白酒下肚,实力最强同学酒后吐真言:一个人位置至上财富自由后,就怕位置越高风险越大、财富越多陷井越深。人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晚上能睡安稳觉,半夜有人敲门心不慌!</p><p class="ql-block"> 警世真言我不懂,所幸庸人无自扰,每天早上我能睡到自然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乡村打野最大的特点,不仅可以悦时悦目悦心,还能重温亲情分享成果增进友谊!</p><p class="ql-block"> 这不上个星期六上午,妻子陪我到楠树村一个废弃山窉里,半天下来,不仅呼吸了山野清新空气,还采摘了几斤野生新绿嫩茶。回到家再次重温了少时母亲教我制茶的传统工艺:摊青摇青杀青烘焙,忙得一下午不亦乐乎!遗憾的是新茶出来少了品相,没达到母亲教我制茶工艺上形佳,色翠,香郁,味醇的“四美”要求。细想制茶过程,主要采摘没按两叶一心标准萌芽,制茶杀青过程中茶叶烫手揉搓不够,最后是烘焙不是用焙笼炭火烘烤,锅中烘干有焦黑!</p><p class="ql-block"> 坐在竹藤椅上,悠然泡上一杯新茶,茶香满屋,抿上一小口,津液满齿,似乎去世二十多年妈妈的味道又印上心头,消逝三十多年的父亲笑容又定格脑海:五十多年前雪夜,母亲领着众姊妹围炉坐在火堆边,火堆上父亲用瓦冲壶里冲满一壶热气腾腾的开水,接看又分发每个子女一个大炉碗,用来冲泡母亲自制新茶,父亲领着大家唆唆叫吮喝着碗里滚汤茶水,用来抵御破烂板壁房缝隙中飘进了寒气。母亲大笑父亲是个粗人,只知“牛”饮!接着母亲便讲述《老残游记》中月下遇虎、雪夜访贤的故事情节:老残在遇虎惊吓脱脸之后,还能在贤人庄悠闲地听着人弹古筝,慢慢地品味着用松果煮水,雪水泡茶的致雅生活。喝茶要品,品才会喝出茶的味道:先闻着茶香,后尝着茶的苦涩,再回味茶的甘甜……。</p><p class="ql-block"> 母亲是澄塘牌楼汝南周氏民国时期大家闺秀,当同龄人热衷裹脚时,母亲却光着脚Y穿着绣花鞋上新学堂,成为当时知识女性,也成为我儿时教育《增广贤文》、《西游记》、《水浒传》等著作的启蒙老师。</p><p class="ql-block"> 泡茶有方,吃茶存道!唐.元稹在《一字至七字诗·茶》道:“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p><p class="ql-block"> 晚上,再携一小罐自制茶前往挚友书法家宋春全“尽墨临池”工作室内泡上一壶,闻着墨香,品着茗,再听到宋君谈苏东坡身处“寒食帖”囧境,感悟东坡先生贬在黄洲的跌宕起伏的悲喜人生,如同杯中冲泡的一道二道三道四道茶汤,由涩香甘甜归于“定风波”式平淡:也无风雨也无晴。不知不觉茶香书气流畅全身,我俩也多了一份文人雅士气质与情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昨天本大王携夫人巡山淘宝归来后,傍晚独自坐在门口的休闲广场中剥小山竹笋,不时引来路边许多行人前来猎奇观望,不少半生不熟的路人嘴上还发出啧啧啧的称赞声:这么大这么肥的小山竹笋,明天带我去掰笋。原来镌刻在许多506070后记忆深处最简单最幸福的记忆,就是快乐掰小山竹笋。</p><p class="ql-block"> 不一会儿还引来一群叽叽喳喳幼童前来观望:爷爷让我帮您剥笋么?看到一张张天真稚嫩的小脸,我瞬间被他们的热情点燃,原以为,时代环境不同,现代的孩子世间早已被动漫玩具所填满,如今孩童早已不食人间烟火,更不懂人间生活疾苦。于是我示范地现场教学:左手握住笋尾,右手搓揉笋尖表皮,撕开一半笋衣缠绕在右手食指顺着竹笋转圈,正反两次,一根根玉指纤纤的竹笋就脱壳而出,一阵陈欢声笑语熔化整个广场。一个不到两岁的萌童也跑过抢着要剥笋,看到他把一根根肥大的小山笋连肉带皮糟蹋得不成样,他爷爷吆喝着说他不会剥就不要剥,小奶狗奶声奶气顶嘴道:我会我会!看到草地上破败散落的不少小竹笋,他的爷爷竞有些过意不去!我说烂一些没关系,反正我是免费淘来的,只要小孩快乐就随他玩去吧!</p><p class="ql-block"> 接着我又拿着笋衣做了一些小雨伞,再用笋尖做了一些小口哨扦入小雨伞,试着吹响后送给他们,他们一个个欢欣雀跃地跳起来,原来如今生长在城市富裕家庭的儿童,也同样喜欢享受苦难年代穷人家孩子廉价的幸福快乐。看着小孩兴奋的样子,又看着他的小孙孙又弄坏了几根小竹笋,老人笑呵呵地对我说:您这个人很善良也很勤快!我笑着回应:善良是人天性刻在骨子里的基因,勤快是一个家庭家风传承下的品质,只要我们都守住初心,善良和勤快都可代代遗传和传承……!</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