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文/图:胡志强</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音 乐:肖邦降D大调夜曲</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8px;">有人说,来到埃及如果只看金字塔,而没有去看亚历山大灯塔,那你的埃及之旅不算完美。的确,这座与金字塔并称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迹的灯塔非常有名,每年都会吸引许多游人的光临。</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8px;">亚历山大灯塔建造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年前左右。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洗礼,目前已经不复存在。那么,对仅仅留下遗址的灯塔为何会有如此大的魅力吸引如此多的游人呢?也许是因为它是古代一项独一无二的伟大的建筑,也许是因为它曾经指引着航程、佑护过生灵。但总体上讲,是因为它推动了当时航海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当时的生产力和经济社会的发展。</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亚历山大灯塔和开特贝城堡</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灯塔挽歌</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亚历山大灯塔位于埃及地中海名城亚历山大的发罗斯岛上,建造于托勒密王朝时期。如果在公元前280年秋天的那个晚上,没有一艘埃及皇家喜船驶入亚历山大港,也许就不会有这座灯塔了。如果当喜船驶入亚历山大港后,而没有触礁沉没,船上的皇亲国戚以及从欧洲娶来的新娘也没有葬身于海底的话,也许就不会有这座灯塔。一切的悲剧,促成了这座灯塔的建立。而灯塔的建成,不仅为经过地中海一带的航船导航,也为历史书写了夺目的一笔。</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灯塔已毁,关于它的照片,都是根据史料记载而畅想的。下同)</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8px;">灯塔高约130—135米,十分雄伟壮观,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一座灯塔。它由三层结构组成:第一层为方形,有大小不一的300多个房间,主要用作燃料库、机房和操作人员的寝室。第二层为八角形。第三层是灯楼,为圆形,内部安放一座高8米的海神波塞冬(一说是太阳神赫利俄斯)站立的青铜雕像,庄严肃穆。</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亚历山大灯塔采用了包括上等花岗岩、大理石和青铜等建筑材料,使灯塔美观又牢固。令人赞叹的是 ,设计师们还设计了当时最先进的螺旋阶梯和人工升降装置,并采用了反光的原理,白天能将太阳光反射到离海岸很远很远的海面上,这样使来往的船只,无论是黑夜还是白天,都可以受到灯塔的引领,做到安全航行。</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然而,再辉煌的奇迹不一定都是永恒的,纵然是这座历尽千年、尽忠职守的伟岸巨塔,也摆脱不了命运的操纵。公元700年的大地震,令这座灯塔损失了灯室和波塞冬立像。于是,人们倾其所有在公元880年重新修复,让其焕发昔日光彩。</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之后,灯塔又多次受到了无法承受的致命打击,1100年、1301年、1435年的三次大地震,彻底将这位屹立在地中海边的伟丈夫击垮。此后,人们只有凝视着那片残存的废墟,感叹命运的无常,追忆着当年那道忠诚不息的美丽光芒。</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城堡新曲</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虽然昔日的灯塔不再闪耀光芒,留下的只是那片它曾经为之守护的土地。但是,人们在极度怀旧的同时,欢呼一座雄伟壮丽的城堡在灯塔遗址上崛起。</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凯特贝城堡建于1477年。灯塔消逝后,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没有忘记它,更没有忘记它的功勋;同时为了抵御外敌入侵,人们便在灯塔遗址上修建了这座城堡,距今已有550的历史,它是埃及最著名的一座中世纪城堡。</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今天,凯特贝城堡已经被用来作为展示航海史的博物馆了。它是一座典型的阿拉伯建筑,总体呈四方形,每个角都有一个圆柱形的炮楼,整座城堡看上去严谨但不失威严,奢华而不失典雅。城门正门的广场上陈列着一些古老的兵器 ,而华丽的城堡之内,则展示了完整的埃及航海史,俨然已经成为一本最好的埃及航海史教科书。</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凯特贝城堡建在灯塔遗址上,实际上是建在灯塔巨人的脊梁上。2005年,亚历山大城研究中心的水下考古学家们结束了长达十年的探寻工作,找到了灯塔的各种碎片,甚至有重达60-70吨的巨型石块,他们确认这是灯塔的组成部分,世界第七大奇迹的巨大基座在港口下的具体位置也被确定,水下考古取得突破性成就。</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这里所展示的埃及航海史,是这座灯塔屹立不倒近千年所亲眼见证过的历史,这里展示过的每一样航海工具,也都是它曾经为之倾尽全力守护的宝物。而现在的它,仿佛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换了一种心情,却仍旧在静静的守护着这片土地,守护着航海者的灵魂。</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作为一名远方来的寻访客,我深深的被眼前所见到的一切奇迹所震撼,在风景旖旎的地中海边,在教科书般的凯特贝城堡前,浮想联翩,久久徘徊。</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地中海的涛声依旧、声声不息,新建的凯特贝城堡内的烛光摇曳、照亮了每一个角落。来地中海边灯塔遗址参观凭吊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们,好像组成了一个微型的联合国大家庭。他们有着不同的肤色、不同的表情,不同的心情,共同鉴赏着属于人类共同的文明奇迹,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前世和今生</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这次我们到埃及,行程中把地中海名城亚历山大作为重要的一站,不仅凭吊了灯塔遗址,同时还参观了浴火重生的古老图书馆。如果说,著名的亚历山大古灯塔是一盏指引航船的明灯,那么,著名的亚历山大古老图书馆,因其丰富的藏书,多元文化的汇集,是一盏指引思想的明灯,它们共同为推动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古老图书馆回眸</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古代的亚历山大图书馆,最早始建于公元前三世纪的托勒密王朝时期,它是当时世界著名的学术中心之一,旨在收集和应用全世界的知识。它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象征,被誉为“人类知识的灯塔。”</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鼎盛时期,亚历山大图书馆的藏书达到了70万卷(纸莎草纸卷轴)。其内容涵盖了哲学、科学、文学、医学等学科。</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收藏了公元前400—300年世界上许多最珍贵的文献和手稿。包括埃及、希腊、波斯、印度、希伯来等文明和文献,荷马史诗的原稿,阿基米德的手稿,欧几里得的《几何原理》图等。</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古亚历山大图书馆具有极高的学术影响力,它聚集了当时全球最顶尖的学者,如数学家欧几里得,地理学家埃托斯特尼,医学家希罗费鲁斯等。并推动了天文学、几何学、解剖学等邻域的研究。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学校。”</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可惜,对人类文明进步如此重要的神圣殿堂,因多次遭受战火破坏而毁灭。具体消失的原因和时间存在争议。专家分析可能的因素包括:公元前48年,凯撒大帝与庞培内战时,火势蔓延至图书馆区域而受损;公元三世纪,罗马皇帝奥勒留镇压叛乱期间遭受战火破坏;公元四世纪末期,教派的冲突殃及了图书馆。最终,作为古代世界知识的集大成者,亚历山大图书馆逐渐消失了。它的毁灭,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大损失。</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现代图书馆掠影</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就像一个神话浴火重生一样,二十世纪90年代,埃及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在古老的图书馆原址附近修建了亚历山大图书馆新馆。2002年10月16日,世人见证了新图书馆的落成。四天后向公众开放。</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新亚历山大图书馆由挪威著名建筑设计师克里斯多夫•卡佩拉尔设计,外观为巨大的倾斜圆形,象征着“升起的太阳”;墙面刻有全球各国的文字符号,象征文化的多元性。</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新图书馆规模宏大,内设包括图书馆,天文馆,博物馆和手稿修复中心等各个功能区;还包括一个古籍整理研究所,一个儿童图书馆,一所信息学校以及会议和报告厅等。这个图书馆可容纳八百万册图书,分藏在十一个楼层,总面积达85000平方米,其中阅览室面积为25000平方米,可同时接纳两千五百名读者。典雅的新亚历山大图书馆,成为现代文明的一个新地标。</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新图书馆建成后,经常开展文化交流、科学论坛、艺术展览等活动。还举办各种国际会议,促进东西方文化的对话与合作。</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图书馆的特殊馆藏丰富,包括古代科学仪器复制品,珍贵的古代手稿原版(如《描述埃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阿拉伯作家纳吉布•马哈福兹文学档案等。数字化藏书约两百万册,目标容纳八百万册,并致力于古籍数字化保存。</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新图书馆常年开展多项特色活动,涵盖多个领域和平台。讲座与研讨,手稿修复实验,天文馆观察星空,互动展览等。其中还有一个由九块巨大的计算机屏幕构成的半圆形,滚动的展示战争或历史全景,观众可以通过互动,探索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这些特色活动,不仅丰富了图书馆的功能,也吸引了大量的学者和游客前来学习和参观。</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如果说,古代亚历山大图书馆代表了人类早期对知识系统化收集和传播的追求,其毁灭被视为文明断层的话;那么,现代图书馆象征着知识的传承与多元对话,在数字化时代重新定义了图书馆在社会发展中的角色。</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知识是人类发展的指路明灯!</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我们赞叹新亚力山大图书馆继承古代图书馆传统的不懈精神,我们更乐见它成为地中海沿岸新的文化巨人,乐见它被誉为“埃及灿烂文化复兴的象征。”</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