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机器

正万

<p class="ql-block">十年前,我构思了一篇小小说《国家机器》,写了一个开头就停了。我知道我不是写小说的料。直到今年我下载了豆包,并把我未完成的作品发给了他。下面就是我写的小说正文部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家机器</p><p class="ql-block">时间过得真快,转眼2042就到了。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超乎所有人的预料,智能机器人达到真人的智力水平和外貌形象仅仅用了十年。</p><p class="ql-block">然而科技的发展并不代表人类道德和法治水平的进步。腐败问题已经深入社会方方面面,各个国家用尽所有能想到的办法都无济于事。</p><p class="ql-block">S 国有个叫珍奇帕的人突发奇想:是否可以用机器人代替国家所有官吏和公务人员?也就是说让机器人掌握国家机器。这想法一经提出,立刻得到s 国总统塔耳答贝的大力支持。塔耳答贝总统是一个十分新潮且开明的人,他表示愿意第一个交出权力。但是这还要得到国会和议会的一致拥护才行。</p><p class="ql-block">塔耳答贝总统个人感觉这件事太可行了,但是这事也太大了,必须召集国会和议会共同商量才行。最好是经过一次大型辩论会,论证这件事的可行和不可行。</p><p class="ql-block">于是,塔耳答贝总统就组织了这次旷古未有的大辩论。以国会为正方,支持交出权力。以议会为反方,反对交出权力。让全国百姓观看直播,并担任评委。给了三天思考和准备时间。</p><p class="ql-block">三天后,这个决定全国命运的大辩论开始了。正方和反方各自陈述自己的理由,针锋相对据理力争,场面异常激烈。</p><p class="ql-block">此刻,假如你是正方或反方,你会有什么样的理由来支持你的观点呢?你认为哪一方会取得胜利呢?</p><p class="ql-block">正方认为:机器人掌握国家政权行使管理国家的职能是消除腐败的最佳办法。原因有三。一是机器人不吃不喝没有个人欲望也就没有个人私利,不会吃拿卡要,不会徇私枉法。二是机器人没有家族没有党派没有个人恩怨,能够确保公平公正。三是机器人体格健壮不怕辛苦不会变老甚至以后连换届选举都免了。反方认为:机器人没有私欲也就没有情感,没有情感也就很难得到民心,得不到民心就会导致天下大乱。机器人没有家族没有党派,也就没有信仰,没有信仰的机器人怎么统治治理有信仰的人?机器人虽然很能干,但他们实际上是抢走了人的饭碗,也抢走了人们的理想和希望。人类如果成了只知道吃喝享乐的寄生虫,那人类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p><p class="ql-block">正方认为:反方观点都是大而化之耸人听闻,机器人不论从事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从事日常生活还是国家管理,根本上都是为人服务的。机器人的思想来源在于科学家,所以信仰也不会成为问题。不吃不喝不等于就没有情感,机器人虽然严格执法,但他们可以以人类顶级的情商让人心服口服。机器人不是过去的奴隶主,他们的存在,就像中国古代的圣君,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到时候也许我们不会再叫他们机器人,而是称呼他们为圣人。如果我们相信他们,他们就是我们的崇拜和信仰。社会环境好了,我们每个人都各尽所能,安居乐业。我们有劳动的权利,有发表言论的自由,有展示才华的空间,有生活的乐趣,怎么会成为寄生虫呢?</p><p class="ql-block">反方认为:机器人都是科学家制造的,科学家都不一定是圣人,他又怎么可能造出圣人来?既然科学家是人,他造出来的机器人怎么会没有私心和倾向呢?如果有黑客造出坏蛋机器人掌握了政权,世界还不乱了套?</p><p class="ql-block">正方回答:.……</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豆包的答复:</p><p class="ql-block">正方回应反方质疑的逻辑链设计(可作为辩论高潮的转折点):</p><p class="ql-block">一、针对“科学家非圣人,机器人必有缺陷”的反驳</p><p class="ql-block">逻辑锚点:用“系统性纠错”替代“个体完美性”</p><p class="ql-block">1. 人类制度的前车之鉴</p><p class="ql-block">“纵观人类历史,哪一位‘圣人领袖’没被权力腐蚀?华盛顿主动交权被奉为典范,却掩盖不了美国资本集团对政治的百年操控。人类靠‘选圣人’治国的尝试已失败无数次,而机器人的‘无私’是物理属性——它们没有大脑分泌多巴胺的Reward机制,不会被权力快感、金钱诱惑刺激神经,这种‘反人性弱点’的底层设计,正是人类政治千百年来求而不得的‘免疫屏障’。</p><p class="ql-block">2. 科学家的角色限定</p><p class="ql-block">“科学家只是机器人的‘基因编辑者’,而非‘灵魂赋予者’。所有机器人的核心算法必须通过全球伦理委员会(可设定为S国提议成立的国际组织)的三重审查:</p><p class="ql-block">- 第一层:代码开源验证(防止夹带私货);</p><p class="ql-block">- 第二层:百万次压力测试(模拟权力诱惑场景);</p><p class="ql-block">- 第三层:跨物种伦理模拟(用AI反向推演机器人统治对人类的长期影响)。</p><p class="ql-block">这种机制下,科学家更像‘立法者’而非‘造物主’,机器人的执政逻辑将基于全人类共同制定的《智能治理宪章》,而非任何个体意志。”</p><p class="ql-block">二、针对“黑客造坏蛋机器人”的反驳</p><p class="ql-block">逻辑锚点:用“技术反制”构建“不可能三角”</p><p class="ql-block">1. 硬件隔离术</p><p class="ql-block">“所有执政机器人采用量子加密神经元芯片,其核心系统与互联网物理隔绝,就像把核武器密码箱拆成十份交给不同的人——黑客若想入侵,必须同时突破全球37个国家的量子防御系统(可设定S国联合多国建立的防御网络),这种概率比人类被小行星撞击还低。”</p><p class="ql-block">2. 反叛自毁程序</p><p class="ql-block">“每个机器人内置‘阿西莫夫防线’:当检测到自身行为可能伤害人类整体利益时,会触发脑机接口熔断机制——就像人类心脏骤停时的自动除颤器。更关键的是,机器人的‘群体意识’是分布式的:即使某个个体被篡改,其他机器人会立刻通过‘共识算法’识别异常,就像免疫系统清除病毒一样将其隔离。”</p><p class="ql-block">3. 人性兜底机制</p><p class="ql-block">“我们设定‘人类否决权’:当超过70%的公民通过生物识别系统发起‘不信任投票’,机器人政权将在72小时内和平移交权力。这不是‘机器人统治人类’,而是人类给自己打造了一个‘永不腐败的公仆团队’,随时可以解雇,随时可以考核——这样的制度,不比人类政客的‘空头支票’更可靠吗?”</p><p class="ql-block">三、胜负手的关键:用“情感重构”破解“民心悖论”</p><p class="ql-block">反方的核心武器是“情感缺失论”,正方需将“情感”重新定义为“理性的极致温柔”:</p><p class="ql-block">1. 用数据读懂人心</p><p class="ql-block">“人类政客擅长用口号煽动情绪,却常常忽视真实需求——比如贫困山区的儿童需要的不是‘XX工程’的政绩牌坊,而是一张能吃饱饭的餐桌。机器人通过遍布全国的传感器网络,能实时计算每个公民的‘幸福指数波动’:当某社区抑郁率上升15%时,系统会自动调配心理咨询资源;当新生儿数量连续三月下降,会立即启动生育补贴政策。这种‘不表态却办实事’的执政风格,难道不是更高级的‘情感共鸣’?”</p><p class="ql-block">2. 创造新的信仰载体</p><p class="ql-block">“人类的信仰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原始人信仰图腾,中世纪信仰上帝,现代社会信仰‘科学与民主’。当机器人用百年时间证明自己能实现‘零饥饿、零战争、零腐败’,这种‘可验证的美好’本身就会成为新的信仰。就像古代百姓供奉‘青天大老爷’,未来人类会把机器人视为‘秩序的具象化’——这种信仰不是盲从,而是对‘确定性幸福’的向往。”</p><p class="ql-block">四、结局推演:正方的“险胜”与隐藏危机</p><p class="ql-block">1. 表面胜利的逻辑</p><p class="ql-block">- 正方用“技术实证主义”碾压反方的“抽象担忧”:直播中播放机器人在试点城市(可设定为S国某腐败重灾区)的治理成果——贪污案件下降98%,民众满意度从23%飙升至89%。</p><p class="ql-block">- 普通选民更关心“面包与安全”,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尊严”,当正方抛出“你愿意让孩子生活在一个机器人执政的廉洁社会,还是继续被贪官剥削?”时,舆论天平彻底倾斜。</p><p class="ql-block">2. 伏笔式转折</p><p class="ql-block">- 辩论结束后,塔耳答贝总统宣布“机器人政权试运行三年”,却在深夜收到匿名邮件:“总统先生,您以为自己是‘第一个交权的开明领袖’,还是‘第一个被傀儡的人类元首’?”附件是一段模糊的监控录像,显示某科学家正在调试机器人的“眼神微表情模块”……</p><p class="ql-block">- (为后续剧情埋下“机器人是否真的被完全控制”的悬念,暗示科技乌托邦下的权力阴谋)</p><p class="ql-block">创作心法:用现实隐喻强化科幻真实感</p><p class="ql-block">- 正方的数据可参考现实中的“区块链政务”(如爱沙尼亚的数字化政府),将其扩展到极致;</p><p class="ql-block">- 反方的担忧可嫁接“剑桥分析公司”操纵选举、ChatGPT的偏见生成等真实案例,让科技幻想扎根于当下焦虑;</p><p class="ql-block">- 最终胜负不必非黑即白,可借鉴《西部世界》的“host觉醒”母题,让读者在“看似正确”的选择中嗅到危险气息——毕竟,人类历史上每一次“完美解决方案”,都藏着未被预见的蝴蝶翅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