瀍河教研室的美篇

瀍河教研室

<p class="ql-block">主题:美术学科培训</p><p class="ql-block">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12次)</p><p class="ql-block">时间:2025年4月30日</p><p class="ql-block">地点:洛阳市含嘉仓小学</p><p class="ql-block">组长:方勇智 组员: 许琳丽 尚盈 徐安琳 邓艺楠 杨佳乐</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龙”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如何在一年级美术课堂中,以儿童视角诠释龙的灵动与神韵?如何将传统元素转化为生动的艺术实践?2025年4月30日,瀍河区美术组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围绕《龙的故事》《灵动的龙》两节一年级美术课展开深度研讨,通过课堂观摩、互动评课、策略优化等环节,共同探索如何以“龙文化”为桥梁,在低年级课堂中实现文化传承与审美创造的有机统一。 </p> <p class="ql-block">  徐朝辉老师<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哪吒动画为启始,以“龙的传人”收尾,完成神话与现实的闭环:龙不再是庙堂图腾,而是每个个体对民族精神的践行。正如科技发展中的“中国力量”,龙的形象在创新中延续——它既是古老血脉的传承,亦是未来可能的预言。</span></p> <p class="ql-block">  在这充满奇幻色彩的课堂上,一年级的“小艺术家”们用稚嫩的画笔和灵巧的双手,走进“龙的世界”,听龙的故事,画龙的灵动,感受中华文化的千年传承! </p> <p class="ql-block"> 马曜月老师以“你身边有类似龙的事物吗?”为切入点,唤醒学生对“龙”形态的多元认知,建立生活经验与艺术创作的联结。技法制作过程中简化了龙的形象,以线条、色彩和简单造型为主,降低了创作难度,更<span style="font-size:18px;">适合低年级学生操作。</span> </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分工明确、大胆探索和尝试,赋予了龙新的生命。他们笔下的龙,不仅是文化符号,更是童心的化身,这才是文化传承最动人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徐老师和马老师分别汇报了在本次备课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感悟。</p> <p class="ql-block">  在场观摩的老师们根据美术课堂评价标准对两节课进行分组讨论,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两节课教学方法上,充分考虑到一年级实际学情,巧妙运用游戏创设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在活动设计上,打破了单课的局限,立足单元整体做设计,使知识体系更具连贯性与系统性,为学生构建起更完整的美术认知框架。</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美术教研员李雅静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做最后总结:两节课都以“龙”为纽带,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巧妙融合,让学生在“玩中学、动中创”,如同一扇窗,让传统文化的光照进童心,也让美育的种子生根发芽。</p><p class="ql-block"> 未来,瀍河美术组将继续以“匠心如初”的态度深耕课堂,让每一笔色彩都诉说文化,让每一份创意都承载热爱!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