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沐书香,品味美好——昆明市呈贡区小学科学李俊名师工作室好书推荐

张張

<p class="ql-block">阅读是一场邂逅,</p><p class="ql-block">阅读是一次成长,</p><p class="ql-block">阅读是一种生活。</p><p class="ql-block">手捧一卷经典,沐浴一身书香;</p><p class="ql-block">细读专业著作,品味教育的智慧;</p><p class="ql-block">阅读,愉悦享受,不断成长。</p> 推荐人:李俊 <h3>推荐书目:《飞羽家族》<br>推荐理由:本书以诗意的笔触和科学的严谨,编织出一幅彩云之南的羽翼诗篇,同时以孩童的纯真视角,为年轻的读者们打开了自然世界的大门。书中不仅展现了显微镜下羽毛的精细纹理,也描绘了望远镜中鸟群飞舞的壮丽画卷。科学的探索被转化为生动的生命故事,而山川的褶皱中蕴藏着专为孩子们讲述的生态童话。每一幅手绘的羽翼图都是向小探险家们发出的邀请,每一段关于飞翔的叙述都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敬畏生命的种子。这部作品不仅为云南的生物多样性留下了珍贵的记录,更以轻盈的笔触引领新一代读者仰望天空,让科学与诗意在读者眼中交相辉映。</h3> 推荐人:牛钰莹 <h3>推荐书目:《致青年教师》<br>推荐理由:《致青年教师》不仅提供了具体的教育方法和实践经验,还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指导,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吴非老师在书中提出了许多振聋发聩的观点,如“教育是慢的艺术”“教师要保持独立思考”等,这些观点基于他多年对教育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反思,能够引发读者对教育本质和价值的深入思考。吴非老师在书中以一位长者的口吻与青年教师倾心交谈,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青年教师的关爱和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忱,这种真挚的情感能够感染读者,使读者更容易接受他的观点和建议。</h3> 推荐人:王燚轩 <h3>推荐书目:《素养时代的教师专业成长》<br>推荐理由:<br>身为小学科学教师,我们正处在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快速变革的素养时代。《素养时代的教师专业成长》这本书,宛如一盏明灯,为我们的专业发展之路照亮方向。<br>当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教育核心任务。本书精准锚定这一时代脉搏,深入剖析素养时代对教师的新要求。书中阐述的前沿教育理念,能帮助我们小学科学教师深刻理解科学学科核心素养内涵,不再局限于知识传授,而是着眼于学生科学思维、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等综合素养培育,让我们的教学紧跟时代步伐。<br>小学科学教学需多样且有效的教学策略。本书提供大量实用教学方法案例。从基于项目式学习引导学生探究自然现象,到利用数字化资源拓展科学视野,这些策略经实践检验,可操作性强。能助力我们把抽象科学知识转化为有趣、可操作探究活动,如指导学生开展校园植物观察项目,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提升课堂教学质量。<br>教师专业成长是持续过程。本书关注教师职业发展各个阶段,提供成长路径建议。作为小学科学教师,我们能从中学习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开展教育研究。通过阅读,可借鉴优秀教师成长经验,制定个人发展规划,突破职业瓶颈,实现从普通教师到专家型教师跨越。<br>总之,《素养时代的教师专业成长》是小学科学教师专业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值得每位教师深入研读。</h3> 推荐人:张梦滢 <h3>推荐书目:《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br>推荐理由:<br>本书紧扣教育改革趋势,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强调大概念在教学中的统领作用,有助于将抽象的核心素养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实践,让教育回归培养学生真实能力和素养的本质。<br>本书在对大概念进行理论廓清的基础上,从教学设计的四个维度对大概念教学进行架构,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解释。重点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如“为什么要进行大概念教学?它如何体现素养导向的课堂转型?”全书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对大概念的理论阐述,分析时代转型背景下为什么要关注素养导向的教学,并引出素养导向的本质特征。后面四章从教学设计的四个要素,即目标、评价、结构和方法来具体勾勒大概念实践框架。后附录中给出大概念视角下完整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案例。<br>书中列举了大量丰富且生动的教学案例,涵盖不同学科和年级,便于读者理解和借鉴,能帮助教师将大概念教学理念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提升教学质量。</h3> 推荐人:李佳玥 <h3>推荐书目:《HOW IT WORKS》杂志<br>推荐理由:<br>《HOW IT WORKS》杂志如其名,包含了世间万物运转的原理,人们如何利用这些原理来打造我们这个世界的,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HOW IT WORKS》杂志构建了一个全面且系统的知识体系,涵盖太空探索、工程科技、生命科学、地球生态、交通运输、建筑考古、信息技术等七大领域。这使得读者能够接触到广的知识,避免知识的片面性。例如在太空探索领域,杂志会介绍星系 的形成、行星的特征等知识;在生命科学领域,会讲解生物的进化、细胞的奥秘等内容,为读者打造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 并且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使得其更加引人入胜。由于涵盖多个领域,杂志能够满足不同读者的多元兴趣。对于喜欢探索宇宙的读者,太空探索板块会提供丰富的宇宙奥秘;对于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读者,建筑考古部分能满足他们对古代文明的好奇。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都能在杂志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欲望,拓展科学知识,开拓视野,培养科学的核心素养。<br></h3> 推荐人:周婷 <h3>推荐书目:《小学科学技术与工程项目学习设计指南》<br>推荐理由:<br>这本由张敏、徐剑兰主编的“教学转型赋能手册”,是科学教师从“知识搬运工”跃迁为“工程思维导师”的“进化秘籍”——书中首创“场景-工具-素养”三维设计框架,将抽象工程思维拆解为“校园水循环改造”“生态鸟巢智能监测”等23个真实生活项目,每个案例均配备“学生能力雷达图”“跨学科知识锚点图”,让教师从“一节课教浮力”转向“一个项目育系统思维”。更突破性的是,书中“家庭实验室拓展包”“社区工程挑战赛指南”等模块,打通了课堂-家庭-社区的“工程素养生态链”,使科学教育不再止步于实验室,而是延伸至旧物改造、社区节能方案等“社会创新实验室”。从此,教师无需苦寻灵感,学生亦不必困于书本——用一根吸管搭建桥梁模型,借废旧电路板设计“校园防踩踏预警装置”,让工程思维真正扎根于真实世界的土壤。</h3> 推荐人:彭博 <h3>推荐书目:《微亦足道——小学科学课堂细节研究》<br>推荐理由: <br>《微亦足道——小学科学课堂细节研究》,这本书用丰富的案例解答了我很多关于科学教学的问题,对于一线老师来说,课堂的得失与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中每个细节的落实。本书通过情境导入、师生对话、实验材料、提问表达、资料选择、记录设计、作业布置等,带领我们从日常课堂的细节中感悟“微”中有“道”,从细节中探寻科学课堂的本质。<br>本书分为四大章节,作者曾老师说:“不必顾虑本书的目录结构,可以兴之所至,即时翻阅。”这也是这本书的魅力之一,目录中每一章节的主要内容都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假如我现在对于实验中异常数据的处理存在比较大的疑问,就可以翻开107页看看。也可以在闲暇时刻随时翻阅,每一次的翻阅,都有不同的收获。</h3> 推荐人:尹艺璇 <h3>推荐书目:《高阶思维培养有门道》<br>推荐理由:这是一本能真正改变科学课堂的实用指南!在日常教学中,我常常思考如何让学生不仅“知道”科学知识,更能“思考”科学问题——而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清晰的实现路径。书中丰富的思维工具和策略,如“问题树”“思维阶梯”等,都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特别是在实施新课标强调的探究式学习时,这些方法能帮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思考。无论是设计实验、分析现象,还是鼓励创新,这本书都能给你灵感和方法。它不仅是理论指导,更是课堂实践的‘工具箱’。如果你想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这本书绝对值得放在你的案头!</h3> 推荐人:朱文彪 <h3>推荐书目:《上帝掷骰子吗》<br>推荐理由:想揭开量子世界的神秘面纱,又担心理论晦涩难懂?曹天元的《上帝掷骰子吗》就是一把绝佳的钥匙。<br>书中摒弃枯燥说教,以史诗般的叙事,将爱因斯坦与玻尔的世纪论战、薛定谔的猫等经典科学故事娓娓道来,生动还原了量子力学从诞生到发展的传奇历程。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叠加态、波函数坍缩等抽象概念转化为生活比喻,让普通人也能轻松理解微观世界的奇妙规则。在这场思维冒险中,你不仅能收获科学知识,更能感受到人类探索真理时的执着与智慧。无论你是科学爱好者,还是想拓展认知边界,这本书都能让你领略到量子力学的独特魅力,体会科学之美与思想碰撞的震撼。</h3> 推荐人:黄晓敏 <h3>推荐书目:《科学素养怎样教?——一名特级教师的教学笔记》<br>推荐理由:这是一本科教理论指南书,一本科教案例示范书、一本科教研究参考书。书中深入浅出的介绍了一系列与现行教材和日常教学重难点相关的理论知识,如兰本达“探究-研讨”教学法、概念转变、UbD理论等。本书还以图片、表格、案例、教学片断和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等方式集局部亮点和整体架构出发分享了大量教学实例,能够给人充分的启发和参考。此外,书中有的案例介绍采用了完整论文的组织形式,能够给老师们开展研究以启发和借鉴。教师有望在这本书的启发下实现教学理论、教学能力、教研能力的提升和突破。</h3> 推荐人:冯小芸 <h3>推荐书目:《追寻对的教育方式》<br>推荐理由:• 作者经验丰富:作者孙民云有着30年的教育从业经历,担任过教师、校长、教育局领导等职务。这种多重身份使他能从多视角审视教育,对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有着丰富的层次和全面的感触,书中的观点和见解极具深度与权威性。<br>• 内容实用深刻:该书以“用对的方式做教育”为主线,倡导教师用正确方式爱学生,校长及教育领导用正确方式管理学校。书中上篇探讨教育的精进之道,中篇思考对的教育方式,下篇追寻教育行动的价值,涵盖了教育的各个环节,为读者呈现了完整的教育思考体系。<br>• 案例丰富生动:书中运用大量发生在身边的教育故事引出话题和问题,细节生动,能引发读者的强烈共鸣,让读者在具体的情境中更深刻地理解教育理念和方法,避免了理论的枯燥性,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br>• 篇幅短小精悍:全书共50余篇文章,每篇两千字左右,短小精悍却切中要害。读者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轻松获取教育智慧,读来令人受益匪浅、意犹未尽。</h3> 推荐人:施绍蕊 <p class="ql-block">推荐理由:</p><p class="ql-block">苏格拉底说过:智慧起源于好奇心。作为人类,问题是我们的北斗星,能够指引我们向前。通过将教与学建立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之上,我们让孩子们自己掌控学习,选择人生中要解决的问题。皮普斯巧妙而明智地将当前关于以深度理解为目的的教学研究与她自己的个人经验,将好奇心和同理心引入课堂,慷慨地给予了我们新观念和新思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