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晨,南京禄口出发,吉祥飞桂林两江...</p> <p class="ql-block">经二小时飞行,十点半降落...</p> <p class="ql-block">桂林两江机场…</p> <p class="ql-block">熟悉的场景,想起了十多年前的阿罗,和陪伴二年的东风菱智…</p> 那时驻车此地,常常亦是晴一阵雨一阵往返柳州…… <p class="ql-block">现又遇细雨,不同的是约网约车驶出机场,往桂林市区…</p> <p class="ql-block">桂林收费站,昔难比今,拱顶相迎,气派……</p> 往市区,天阴路湿…… 入住后,步行正阳街打尖…… 啤酒鱼主打…… 途径正阳街标志性钟楼,街面的情侣衣衣相惜…… 大众点评寻得阿甘…… 梅子酸萝卜,开胃…… 秘制五香干,香辣软糯…… 双味海虾,凸显虾肉软弹与焦脆…… 田螺酿鸭爪煲,河鲜与劲道…… 啤酒桂花鸭,主打鲜香风味…… 上汤有机蔬……<div>枸杞叶的清香,别有滋味。</div> 橘子、地瓜相赠…… 雨间午餐躲了雨,饱了腹,滋味了口鼻。<div>再出门,细雨稀,地面亮如镜……</div> 拐入滨江路,伴漓江,参天树绿…… 虬枝上绿藤缠…… 生态盎然古朴成行…… 进入象鼻山景区…… 此处免费不免票,限流进入。好在是五一前日,无入烦恼…… 据说,此地爱情岛,是桂林男女打卡的圣地…… 远看象鼻山,如一个刺猬在水中央…… 近看,则象鼻逼真,如吸水模样…… 此地的场景,在多部影片中出现,熟悉地还有那一叶竹筏…… 遥想昔日在广西的日子,路过滨江路,绿皮围挡漓江。如今绿树成墙,自然清爽…… 出象鼻山,往日月双塔。其历史可追溯至唐代……<div>公元750年,鉴真和尚第五次东渡日本失败后,曾辗转至桂林开元寺讲法授戒,并筹集善款建造了两座木塔,供奉日月光菩萨以守护药师佛。</div><div>双塔建成时正值大唐农卯(兔)年,故得名“日月塔”。</div><div>唐代木塔后毁于唐末战火,仅存地宫遗址。</div> 2001年,桂林市在原址地宫出土的唐代文物基础上重建双塔,融合唐代建筑风格与现代技术:<br>日塔(金塔):高41米,通体纯铜打造,耗铜350吨,创下“世界最高铜塔”“最高水中塔”“最高电梯铜塔”三项世界之最。<br>月塔(银塔):高35米,琉璃装饰,与日塔通过湖底18米隧道相连,象征阴阳和谐。<br>重建后的双塔不仅延续了唐代佛塔的宗教意义,还成为展示儒释道文化共融的现代地标。 双塔下花红叶绿…… 杉湖中的双塔,因材质差异称“金银塔”,又因双塔相依得名“情侣塔”。<br>据说双塔布局组成“易”字,坐北朝南,构成世界上最大的阴阳太极建筑群,体现中国传统风水理念。 金蟾相拥,财源滚滚…… 5A景区,确不虚得…… 从文明路二巷出…… 看驼经白马…… 沿杉湖岸…… 马龙相佑…… 水车旋转…… 榕树结伴…… 须臾,进入五一花的海洋…… 桂林中心广场…… 迎五一,广场花团锦簇…… 沿街走,美食诱…… 过东西巷…… 见靖江王城…… 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封其侄孙朱守谦为靖江王。靖江王府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同年,靖江王朱守谦进驻靖江王府。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建成。<div><br></div> 次年,靖江王府筑城墙。永乐元年(1403年),靖江王到桂林复藩,从此世代相袭,历时280年。 靖江王府占地面积21.4公顷,王城南北纵距557.5米,东西横距336米,占地面积18.7万平方米,城墙高7.92米,厚5.5米。 方城南面的正阳门,有清代两广总督为表彰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的临桂人陈继昌而立的“三元及第”坊,东华门上的“状元及第”坊则是为道光年间新科状元龙启瑞而建,西华门上的“榜眼及第”坊是为同治年间榜眼于建章而建。 靖江王府有着中国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城墙和藩王府邸。 靖江王府的建筑格局及建筑形式和紫禁城的建筑格局一样,“左祖右社、前朝后寝”的布局方式营造,城内中轴线上序筑有承运门、承运殿和王宫,城开东南西北四门,分别命名为“体仁”(东华门)、“端礼”(正阳门)、“遵义”(西华门)、“广智”(后贡门),相互对称。 王城建筑是典型的明代藩王府规制,以独秀峰为坐标的南北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端礼门、承运门、承运殿、寝宫、御苑、广智门等主体建筑。 时间所限,未能入园登独秀峰,留此遗憾…… 王城紧邻东巷…… 彩伞悬挂,苗衣银佩…… 零食、小吃飘香…… 节前的宁静…… 喧闹的一触即发…… 在小巷中孕育开来…… 1940年6月,31岁的马启邦出任桂林市警察局长,据传得益于其姐夫白崇禧的提携。<div>1946年,马启邦曾在南京的中央警校警政高级研究班第二期受训……<br></div><div>其故居位于桂林市秀峰区东巷7号,是一座欧式风格建筑,内庭有罗汉松,现为东巷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景点。<br></div> 此处“匠铸”看似古朴,但空荡荡显得落寞…… 戏舍内服饰与道具,成戏…… 服饰、美食…… 旅拍…… 写真…… 巷内曲曲弯弯,林林总总…… 出东西巷…… 仰逍遥楼……<br> <div>逍遥楼之所以名闻天下,是因楼名乃楷体书圣颜真卿题写(憾没拍特写),因而引发后世文人对此楼的向往。<br></div> 逍遥楼始建于唐武德四年(621年),由初唐杰出的军事家、时任桂州大总管李靖修建。楼的名字取自战国时期思想家庄子的《逍遥游》,因此得名…… 鸢飞鱼跃…… 逍遥楼是唐代桂州城的东城楼,历史上多次损毁并重建。它曾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留下了众多名人和文人墨客的足迹,如清末重臣李鸿章、近代著名作家巴金等。<div>逍遥楼在历史上多次重建,最后一次毁于抗日战争时期。目前的建筑重建于2015年,是一座二层的建筑……</div> <div>逍遥楼不仅是桂林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还与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齐名,见证了历史的兴衰。</div>登楼远眺,鸟瞰漓水诸峰,欣赏青山连绵,江水潺潺的秀美景色、解放桥和桂林会展中心尽收眼底…… 穿过滨江路…… 钓者相隔…… 泳者入水…… 天色灰,餐市井…… 烟火气酣…… 芝麻排骨…… 金牌啤酒鱼…… 下饭酒糟白菜…… 船上糕…… 枸杞叶上汤,不能少…… 一顿酒足饭饱,过天桥…… 看道稀疏,车来车往…… 过中心广场,舞台车上演…… 一日桂林,如此这般慢慢消化,待明日继续阳朔再走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