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酸酢肉一一网图</p> <p class="ql-block"> 近日翻阅綦江区政协主编的的街镇历史文化丛书《千姿隆盛》卷,其中介绍的美食有酸醡肉等等。的确,在我的童年,在那些条件比较艰苦的日子里,肉类本不很多,保存更是不容易。制作酸醡肉本是一个简单快捷的肉类保存办法,竟然成就了我的老家隆盛镇酸醡肉这一款美食。</p><p class="ql-block"> 春节期间,家里来客人了,桌上的菜品丰富起来,除了腊肉、血豆腐,还有酸醡肉,一般是放在米饭上面蒸熟的。酸醡肉有淡淡的饭香,米饭也有淡淡的肉香,两种香味混合在一起,真是美妙的味道。酸醡肉和粉蒸肉有些相似,不同之处是它的酸味,当然酸味后面是制作工艺的不同。正是让它有酸味的不同发酵过程,让肥肉的脂肪得到分解,让人吃起来不感到油腻,自然也成了我们童年最钟爱的美食。</p><p class="ql-block"> 酸醡肉的制作很讲究选料,首选带皮五花肉,当然也可用猪头肉、猪颈肉,需肥瘦相间,肥多瘦少。后来也有人沿用此办法,用排骨、小肠、红苕丝一起做的,应该叫酸醡排骨、酸醡小肠、酸醡苕丝吧,那在后边有机会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接着准备醡粉,用本地常用稻米炒至焦黄后磨成粗粉(称鲜面),也可添加少量玉米渣或糯米粉提升口感。将切好的肉片用盐和花椒等香料揉搓腌制四五个小时,析出血水备用,盐要略多些,太少了肉容易坏。接着,将醡粉与腌好的肉充分拌匀,每片肉上面都要裹满醡粉。该装坛了,妈妈把拌好醡粉的猪肉一片一片放入陶坛中,等到离坛口一两寸的地方,用棕叶或者干燥的玉米叶把坛口封上,再用一根竹篾片卡牢,最后将整个坛翻过来,坛口朝下,放在一只装有水的小瓦盆里。这样,遇到家里有客人来,或者过节等日子,妈妈便从坛里抓出一些酸醡肉来,放在蒸饭的甑子上,和米饭一起蒸熟,用作招待客人。</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记忆中,如果说酸醡肉是稀罕之物,一年里难得吃上几次,那石磨豆花可是稀松平常,经常可以吃到,不过那味的确不一般。你想想,推豆花用的是自家的井水,自家的石磨,纯正的老卤水,再加上妈妈的点豆花手艺,那豆花又嫩又绵扎,入口除了黄豆的香味,卤水的清香,还有井水淡淡的甜味,真是人间美味,真叫人终身难忘啊!</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我们老家的田坎、土壁,甚至红苕土的玉米中间,都间种有黄豆。成熟的季节,一树树黄豆结满豆荚,像列队的荷枪实弹的士兵,一年要收好几百斤豆子呢。有时也种半年豆,用它制作的豆花呈黑紫色。</p><p class="ql-block"> 石磨豆花的制作过程是比较复杂的。先将干豆子在石磨上磨细,再用水浸泡一两个小时。然后在石磨上磨成浆。这石磨豆花准确说石磨豆浆也有讲究。一人推磨,一人添豆子。两人配合协调,推磨的节奏不能过快,过快了容易相碰;添豆子的也不能太慢,太慢了,要很久很久才能磨完;一次也不能添得太多,太多了,磨的浆粉颗粒太大,不容易出豆花。等浆粉磨好了,便倒入一口大铁锅里,用大火烧到六七十度,又舀起来,倒入早已备好的一个漏斗形的滤帕里过滤。滤帕的四角固定在一个活动的十字架状的木制工具上。一人舀,一人摇滤帕,那动作有些像摇船橹。等到豆子的汁液滤得差不多了,便一起倒入洗干净的大锅中,继续烧火加热。待到快要烧开的时候,妈妈会让我们退出灶里的木柴,只留下里面的火炭。只见她先舀出好几勺豆浆,倒入一只大碗里。然后用一只大勺子,从瓦罐里倒出一些卤水(我们隆盛那里叫胆巴),又在大锅里舀上一些豆浆,再将盛满卤水和豆浆的勺子在大锅里慢慢慢慢地转上两圈,便停下观察,一会儿将面上的告(我们隆盛那里读音gao,四声)水舀起,往那些不够澄清的地方慢慢倒下。几分钟过去了,大铁锅里像变魔法一样,白色的豆浆变成了成团的豆花。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瓢清”吧。接着,妈妈左手拿着一只扁平的筲箕,轻轻压在豆花上面,右手则用水瓢把告水舀出,直到豆花密密成团。有时为了让豆花更绵实一点,妈妈会让我们再添上一点火。豆花做好了,妈妈用小碗舀出前面盛在大碗里的豆浆给我们喝,还会用小碗装上一碗豆浆,用另一只碗盛上一方豆花,让二哥端去送给隔壁的五保户许公品尝。</p><p class="ql-block"> 遇到豆子收获的季节,做的第一锅豆花,还要敬天地,那叫吃新,这和吃新米的时候差不多。吃新仪式也很简单,妈妈先用小勺子舀一点豆浆,抛洒在空中,再用筷子夹起一点豆花放在灶台上,嘴里一边念念有词,大意是感谢天地恩赐的好收成,请天地神仙先行享用,来年继续保佑。</p><p class="ql-block"> 有时做的豆花太多,吃不完,妈妈会用来做二面黄,用来单炒或者炒肉、炒菜,有时也做豆腐乳。到年底杀猪的时候,妈妈还会特别让我们多推一些豆花,用来做血豆腐。先把豆花沥干,选择一两块肥多瘦少的猪肉,切成颗粒状,一起放在一只大盆里。然后倒入猪血,加入盐、花椒等作料,用力搅拌和匀,再团成和我们小孩的拳头差不多大小的椭圆形,用青菜叶或者芭蕉叶包裹起来,用棕叶丝捆好。等全部血豆腐捆好后,再放在通风处自然晾上几天,然后均匀地摆放在一只竹篾编成的平底竹篓里,用红苕藤、柑子树枝等燃起烟来,慢慢慢慢熏制。等到过年或家里来客人的时候,拿出几个熏制好的血豆腐,去掉包裹的叶子,洗净烟尘,煮上十来分钟就熟了。切成片状,那深红的豆腐里透出白色的肉粒,既有肉的香,又有豆腐的香,算得上是农家美食吧。</p><p class="ql-block"> 最后得给朋友你报告的是,在我的老家隆盛,像我儿时喜欢的酸醡肉、血豆腐这样的美食,现在还继续做着,而且还保留着妈妈的味道,等着你我一起去品尝哟!</p> <p class="ql-block">石磨豆浆一一网图</p> <p class="ql-block">豆花一一网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