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红墙内的朝圣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站在崇政殿前,庄严肃穆,心中有澎湃。四月的阳光在朱红宫墙上跳跃,琉璃瓦流淌着四百年的流光,恍惚间我又成了那个趴在汉白玉栏杆上数脊兽的小女孩。400年的风雨,权力统治下的大殿,今朝她迎接八方来客,而我能听到她的吟唱以及隐藏在每一砖,每一瓦的秘密,心之欢愉,又回忆这一段时间追求这些的路程。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间倒回到2021年的早春,陪同好友参加故宫志愿者面试,地点在总督府。那天天很冷,寒风刺骨,但前来考试的人络绎不绝。朋友考上了志愿者,时光走过了三年时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年春天,在她的鼓励下,我也报考了,岗位是文字资料编辑岗位。 报考那天,我见到了,很多优秀的人。有摄影者,谈及之前在北陵拍照由于太投入,错过了关闭大门的时间,他被关在了皇太极的陵墓里面,后来几经找人才打开大门出来。还有的年轻人,大学毕业有支教的经历,有的面试小志愿者是从北京回沈阳生活,已经在北京当过各大博物馆的义务小讲解员。这里有多少优秀的人啊。那次我很感慨,世界很大,大的不是景色,每个人就是一道风景,而每个人的经历不恰是他人不曾经历过的吗,时空里,横向与纵向,都在勾勒出不同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公布结果那天,没有我的名字,有些沮丧,自认为自己面试状态很好,且很有竞争实力的。我劝慰自己或许是我的年龄太大了,有的岗位更需要年轻人的,也是培养锻炼人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一年,我给母亲打过电话,说:等明年,我还继续考,考不考上不重要,重要的是备考的过程也是提升的过程,更主要的是,我能看到优秀的人有多么优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的3月,又是一年春来早,这个春更像是冬天的延续,天冷的很,那天我去面试,一组一组的进入,这样就表示,一组人员的表现大家都有目共睹。第一位是沈阳音乐学院的副教授。第二位是小学校长,我是第三位,后面还有高校的大学生,有参加工作几年的年轻人,她们有学识,有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热爱,不仅形象好,且谈吐不凡。还有小学生志愿者考生,获奖无数,钢琴十级,朗诵大赛,普通话证书,等等。与这样的一群人通考试,我的内心很复杂,有骄傲感,更多的是,我已放弃了结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来的路上又和母亲通了电话,如果今年还没有考上,我没有不甘心的,一个人的成功不在于自己,而要看他的对手,是优秀的对手才能成就更优秀的竞争者。如果输于这些人,我认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件事儿就放下了,清明节那天,我和先生在外面吃饭,有陌生人加微信,告诉我通过了故宫考试,我几番确认——确定被沈阳故宫录用为志愿者了。当时,先生没有在我身边,我放下餐具,跑到卫生间,喜极而泣!我问自己,考上大学都没有这么高兴过,今天为啥呢?一个看似不重要的事情,我竟然如此激动。是因为能与比我小一代人一起考试,我还可以,就像百米比赛已经不适合年龄大的人体能了一样。没有想到,我还能胜出!赶紧告诉母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两天,我兴奋极了,是内心的喜悦,又不想让太多人知道,就自己消化,因为还没有一点点成绩,刚入门槛,学习的道路还很长,我能成为这个城市需要的人,能成为有价值的人,至少,不是一个白吃的人就很好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听说,五一长假期间故宫接待量每天超过3万人。每年志愿者都要充实进来,也有考核指标。后来听老志愿说,今年录取竞争也激烈。去年是历年报考人数最多的,由于前年没有招考,也是竞争最激烈的一年。今年从报材料到面试,一路走来,</p> <p class="ql-block">我是幸运的,心有多大舞台有多大,锲而不舍,越挫越勇,藻井的形制时,我忽然想起初雪那天,仰头望见金龙衔着的轩辕镜映着雪花纷扬,那一刻的震撼化作语言在喉间震颤:"藻井如穹,金龙盘桓,仿佛天地在此交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对着《沈阳故宫400年》的目录页反复摩挲,那些抄满批注的纸页在台灯下泛着微黄的光,像褪了色的奏折。暮色中的角楼倒映在积水镜面,晚风送来铜铃清响,那些斑驳的砖缝里似乎还嵌着前朝工匠的指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一天,是二十四节气的谷雨,恰逢志愿者培训之日。好骄傲,像人生的又一个台阶和起点,又像升入了一个高级学府一样,而这一次,是皇家是宫殿。我很幸运,幸运的是2025年入选故宫志愿者,这一年恰逢故宫建成400年,多么有意义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天,我在凤凰楼见到了祥云,一只凤凰。太奇妙了,我默念,人是有使命了,我的使命注定要用文字和语言记录这个时代,讲述这个时代!而今年,我要讲述这个城市的一段历史,告诉来沈阳的人,她的过去,她的现在!如果再有人问我何时退休,我会骄傲的说,我能干到70岁了!第一次戴上志愿者胸牌走过大门,青铜门钉在晨光中泛着幽光。飞檐上的日晷,是文明传承的微光。 屋脊下的嘉量,是天地精华的绽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今每当我穿过崇政殿,在东路,中路,西路走过,仿佛走了百年的清朝历史,还有王权的政治,在石雕前稍作停留。那些被岁月磨得发亮的云龙纹,记录着无数如我这般朝圣者的足迹。故宫志愿者不是简单的身份,而是一场与时光的对话:我们在雕梁画栋间拾起散落的文明碎片,又在游人眼底种下新的星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