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仙霞关</b></p><p class="ql-block"><b>基本概况:</b>仙霞关位于浙江省江山市保安乡南仙霞岭上,地处浙闽赣三省要冲,与剑门关、函谷关、雁门关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关口。它始建于北宋,是古时由浙入闽的唯一陆上官道,也是“海上丝绸之路江山段”的主要遗存。</p><p class="ql-block"><b>历史沿革:</b>唐乾符五年,黄巢起义军在此开道七百余里,直趋建州,为仙霞关的雏形。南宋对其进行修缮,元朝时完整关隘出现,明清时期战事频繁,在此陆续筑关设卡。</p><p class="ql-block"><b>建筑特色:</b>仙霞关主峰海拔1413米,现存关门四道、古道五公里,其中东北、西南各两关皆以块石筑砌。关城东西与高山相连,南北有狭路沟通,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p><p class="ql-block"><b>主要景点:</b>有萧萧亭、诗碑、黄巢雕像及沙孟海题刻《菊花诗》碑、东南锁钥碑、双宝树、关帝庙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仙霞古道</b></p><p class="ql-block"><b>历史渊源:</b>仙霞古道始建于唐朝末年,由黄巢起义军开辟,是当时由浙入闽的重要通道,后经宋、元、明、清等朝代的修缮和维护,一直是福建与中原往来最便捷的通路。<b>地理走向:</b>仙霞古道北起浙江江山清湖镇,南至福建浦城城关,全长约200多里,它蜿蜒于仙霞岭山脉之间,沿途经过多个险隘,如窑岭、仙霞岭、茶岭、小竿岭、枫岭、梨岭等。</p><p class="ql-block"><b>重要作用:</b>在历史上,仙霞古道不仅是军事要道,也是重要的商贸通道和文化交流纽带,对于促进浙闽地区的经济发展、文化融合起到了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b>策划/整理/出品: 莫愁公共关系</b></p><p class="ql-block"><b>版权声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后立即删除。</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