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18日姐妹一行四人开始梦寐已久北京旅游。清晨我们在辽宁朝阳高铁站乘坐高铁历时2个小时到达北京朝阳站,开启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非凡北京,快乐之旅”……</span></p> <p class="ql-block">到了北京第一站我们去天坛公园游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坛公园(Temple of Heaven),原名“天地坛”,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天坛内东里7号,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名为“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总面积273公顷,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民国七年(1918年)1月1日,辟为天坛公园,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天坛公园由两道坛墙环绕,被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域北呈圆形,南为方形,寓意“天圆地方”;主要由春季祈祷丰年的“祈谷坛”,冬至日祭天的“圜丘坛”,皇帝祭祀前居住的斋宫、演习祭祀礼乐的神乐署四大古建筑群组成;祈谷坛中的祈年殿是北京市的标志性建筑。天坛公园外坛种植有大量古柏林。2007年5月8日,天坛公园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我去北京动物园!</p> <p class="ql-block">来到动物园熊猫馆,观看熊猫表演……</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凌晨四点我们来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p> <p class="ql-block">天安门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的中心,故宫的南端。它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最初名为“承天门”,寓意“承天启运、受命于天”,设计者为明代御用建筑匠师前祥。清朝顺治八年更名为天安门。天安门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过去不仅是皇家盛典和重要仪式的举办地,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城楼通高34.7米,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造型威严庄重,气势宏伟。</p><p class="ql-block">天安门城楼面前是华表和金水桥,华表上的石蹲立在石柱上,注视着远方,传说它们是传说中的神兽,能够保佑国家平安和繁荣。金水桥上的石狮同样威严,它们守护着这座古老而现代的都市。</p><p class="ql-block">天安门广场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每年吸引着无数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广场上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碑上的浮雕栩栩如生,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广场周围还有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等重要建筑,它们都是中国历史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下午 我们去故宫游览!</p> <p class="ql-block">故宫[search_image],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帝的皇宫。这里曾是十四位皇帝的起居之地,也是他们处理政务的场所。作为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故宫的墙壁色调以红色和黄色为主,分别代表着快乐、好运和财富,以及帝王的神圣与尊贵。</p><p class="ql-block">近十几年来,故宫平均每年接待中外游客高达600-800万人次。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游客人数更是不断攀升,显示出人们对故宫的浓厚兴趣和持续关注。</p><p class="ql-block">走进故宫,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那段辉煌的历史。每一砖一瓦,每一景一物,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无论是想要了解古代皇家的生活起居,还是想要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故宫都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历史与文化宝库。</p> <p class="ql-block">我们去颐和园游览</p> <p class="ql-block">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位于北京市西郊海淀区新建宫门路19号。</p><p class="ql-block">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全园占地3.009平方千米,水面约占四分之三,由万寿山、昆明湖组成。</p><p class="ql-block">园中分布着点景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二十余处,古建筑三千余间,面积近7万平方米。古树名木一千六百余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颐和园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二年(1886年),清廷挪用海军经费等款项开始重建,并于两年后取用今名,作为慈禧太后的颐养之所。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又遭八国联军破坏,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修复。</p><p class="ql-block">颐和园最突出的特色在于山环水抱的自然景观和皇家气派的宫苑建筑的完美结合,在真山、真水中进行景点设计,既突出皇家的气派,又体现了园林与山、水的和谐统一;既师法自然又高于自然,将自然美与人工雕琢巧妙地融于一体。</p><p class="ql-block">颐和园的园林造景,融合了中国绘画、诗歌和文学的意境,造就出中国皇家园林宏大的气势、辉煌的色彩及其与山水绿化环境的充分协调关系。</p><p class="ql-block">颐和园藏文物有四万余件,品类几乎涵盖了中国传世文物的所有门类,国家级文物有二万余件。</p><p class="ql-block">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1998年12月,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被列入《世届遗产录》</p> <p class="ql-block">颐和园长廊位于北京市颐和园万寿山南麓和昆明湖北岸之间。始建于清代乾隆十五年(1750),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后,于1888年又重新建造。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中间穿过排云门,象征春夏秋冬四季。全长728米,共273间,有548根柱子。长廊以其精美的建筑、曲折多变和极丰富的彩画而颇负盛名,是我国古建筑和园林中最长的廊。长廊还是一条五光十色的画廊,廊间的每根枋梁上都绘有彩画,共14000余幅,色彩鲜明,富丽堂皇。彩画的内容多为山水、花鸟图以及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情节。画师们将中华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浓缩在这长长的廊子上。</p> <p class="ql-block">万寿山为燕山余脉,高58.59米,海拔108.94米,前临昆明湖。明弘治七年(1494)孝宗的乳母助圣夫人罗氏在山前建园静寺,清初,曾作宫廷养马的草料场。乾隆十五年(1750)为庆祝皇太后六十寿辰于园静寺旧址建大报恩延寿寺。次年将山改名为万寿山。并将开拓昆明湖的土方按照原布局的需要堆放在山上,使东西两坡舒缓而对称,成为全园的主体。建筑群依山而筑,现存的是英法联军烧毁后慈禧重新建造的。从山脚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形成一条层层上升的中轴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早上我们来到了北京的万里长城,在这里欣赏了万里长城永不倒的中华民族英雄建筑,拍了很多照片,留下了美好回忆!</p> <p class="ql-block">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依据长城形成了长城文化。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典故。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p><p class="ql-block">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共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河北省境内长度2498.54千米,陕西省境内长度1838千米8-16。根据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米。现存长城文物本体包括长城墙体、壕堑、界壕、单体建筑、关堡、相关设施等各类遗存,总计4.3万余处。1987年12月,长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