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前些天遇到一位在省内文化口工作且有一定影响力的好友柳天,寒暄过后他说最近在为一个外地(暂称H省)的书画家黎先生(暂称二哥,兄弟排行老二)张罗在省美术馆举办画作巡展事。我问啥大人物能劳您大驾亲自为他张罗这事呀,柳天说,二哥可不得了,他不仅是成功地产商、画家,还是H省作协副主席、央视播放过他编剧的电视连续剧,还是范曾、欧阳中石、崔如琢的亲传弟子。</p><p class="ql-block"> 得,作家、副主席、书画家名头就刚刚滴了,范、欧阳、崔三位大佬更是如雷贯耳,大名鼎鼎,国内顶级,老崔一年卖画就好收入几个亿,还连续多年荣登国内冠军宝座,这还了得。而且这次巡展北京还有几位重量级大佬为其站台助威,其中有中国美术馆长吴为山,原中宣部一位副部长等。难怪省里找这位重量级人物给张罗这件事。柳天还说二哥这次巡展的绘画作品,长180余米高2米,历时10年创作完成,是反映建党历程的红色巨幅画作,很震撼,我省是第N站巡展,接到任务,省里非常重视,几个部门全都动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因我在H省做过生意,结交过一些H省作协、书画界朋友,出于好奇,我就给H省作协一副主席、也是多年书画好友老陈打电话询问此人。老陈听我电话来意后马上来一句“这人是骗子”,好家伙,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又补充说到“你知道,我就是欧阳中石弟子,每月去北京上课一次,有一次还是你送我去的机场,省里有几个欧阳中石弟子我还不清楚呀,有次笔会,拖到最后这小子也没写一个字”,我说,不对呀,人家还是你们省作协副主席、编剧呀?“拉倒吧,那剧本根本不是他写的,别人写的,他拿钱,变成他写的了”。哎呦喂,还有这等奇葩事,开眼界了不是。到此,就差画没见到了,难不成画也是别人代笔?这位朋友说“看到画你就知道了,那两刷子还不如你画的好”。得,迷不揭还好,咋还越揭越多呢。别急,往后看,好戏还在后头。</p><p class="ql-block"> 又过几天,柳天给我发来巡展开幕式、答谢晚宴邀请函,并附上二哥巡展宣传资料及一段几分钟时长的视频宣传片。资料介绍比较全面,人物形象正面、高大,宣传片中二哥讲述十余年艰苦创作巨幅画卷的不容易,又讲如何从立意、构思、动笔到拍摄完成连续剧、央视播出的艰辛创作历程,谈到激动处还有些哽咽。说实话,如果不是老陈讲他是“骗子”,看了资料和听二哥讲述,绝对能让你对二哥有种倏然起敬之感,二哥形象也一定是非常高大伟岸,令人敬佩。然而一想到“骗子”一说,迷一样的二哥只好暂时留在了脑海里了。</p><p class="ql-block"> 柳天要我帮宣传一下这次巡展活动,我也没多想,就把那段视频宣传片发到了朋友圈,并附了几句简短介绍。</p><p class="ql-block"> 发完朋友圈没一会,一位长期生活在H省的军旅作家朋友张老师给我留言,就三个字“二哥呀”,显然他们认识。我就和张老师通了电话,结果这一聊就是半个多小时,拨云见日,二哥身上的所有迷团也一一解开。</p><p class="ql-block"> 原来二哥出生在山东,后随家人下放内蒙,还是重庆出事那位大人物王立军的小学同学,中学毕业后当兵四年,后闯荡社会做生意,并在房地产行业捞到了第一桶金,也算是白手起家的成功商人。</p><p class="ql-block"> 二哥脑子活,点子多,记忆好,胆子大,能喝酒,出手阔绰,就是没念多少书,文化程度不高。可能正是这个原因,有钱后,总爱把自己包装成文化人、艺术家,加上他从小爱画画,确实也有一定绘画基础,但也就业余水平。</p><p class="ql-block"> 十多年前二哥到H省寻求发展,但苦于没有上层关系,生意举步为艰。</p><p class="ql-block"> H省是革命老区,发生过许红色故事,一些老革命都还健在。嗅觉敏感的二哥从中嗅出了商机。各位看官可能要问,红色故事与地产生意、走上层路线也不挨边呀,何谈商机呀。哎,奇葩就奇葩在这。二哥脑子活呀,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愣是把这几件事看似不搭边实则商机巨大事整合到了一起,而且不仅干成,还挣到了大钱。</p><p class="ql-block"> 二哥把这件事分成了三步曲:首先完成一个反映H省革命老区创建发展斗争历程的剧本;其次争取政府领导支持,批地建个影视拍频基地;最后拍连续剧在央视播出。想法归想法,这要实现起来可并非易事。但二哥是谁呀,胆大,敢造,这点小事还能难倒二哥不成,说干就干。</p><p class="ql-block"> 二哥先是拜了周恩来特型演员王某某为干爹,又通过“干爹”认识了毛主席特型演员唐某某,因为唐某某与H省的大领导熟,唐领二哥见到H省的领导后,得到这位领导大力支持,地也批下来了,还答应1000多万的专项扶持资金。最后就差剧本谁来写了,唐某某推荐了我前面提到的那位军旅作家朋友张老师,因为张老师与唐某某有过剧目合作,了解张老师实力。之后张老师用时不到一年完成了剧本,又经多次研讨修改,最后定稿,由唐某某任总导演。</p><p class="ql-block"> 按说二哥做为商人全程组织、策划、投资运营这项目就得了呗,但二哥不仅看利更看重名份,名利双收才是二哥特质。剧本出来后,二哥突发奇想要当编剧。也对,有钱能使鬼推子磨,编剧多大点事呀,不就是钱吗,二哥不差钱。结果二哥摇身一变成了编剧,张老师成了编剧策划,策划是啥呀,动动嘴,想想点子啥的,而编剧那是要码格子真付出呀。想开点,金钱社会,啥都能交易,何况一个编剧名份,至于多钱交易的张老师没说。后来这部剧在央视播出,收视率还不错。以后二哥还把张老师聘为影视基地总经理,张老师一干就是十多年。</p><p class="ql-block"> 再说巨幅画作事。有句话说“语不惊死不休”,二哥做事是“事不惊人死不休”。听张老师说,结识范曾时,腿一软,跪地一顿猛叩,包都叩出几个——干爹!结识崔如琢,同样套路,又是一顿叩——干爹!据说还给李瑞环叩过,想认干爷,老爷子没同意,但给那部连续剧提了剧名,只是涉及利益输送,上面有规定,不允许使用首长提字,但钱该花还得花,这是后话了。以后又认识了书法大家欧阳中石,叩拜,至于人家收没收为徒就另外一回事,看他那七扭八歪字,怕是没收,欧阳老人走了,也死无对证了。</p><p class="ql-block"> 那幅180米长2米高的画,二哥可真敢画呀。说实话,二哥虽然文化不高,但绝对是创意策划高手,就说这幅巨画吧,紧跟建党百年纪念活动大气候,立意弘大,气势恢宏,把百年建党史用图画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可佳,付出不少,只是绘画水平也象他文化水平一样,实在不敢恭维。难怪那位H省作协副主席老陈说还不如我这两把刷子。咋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敢造就行。但脸往哪搁呀。</p><p class="ql-block"> 张老师还和我说过二哥当兵时追求师长女儿事,也挺奇葩的。</p><p class="ql-block"> 二哥在师里营房科当保管员那会,表现比在团里还突出。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每天早上起早到师首长家属院去打扫卫生,本来是管理科的工作,却几乎都被他一人承包了。特别是他突出重点,师长家门口每天至少两遍。师长家属非常满意,经常请他到屋里休息,甚至给一些水果吃。</p><p class="ql-block"> 师长独生女儿长得一般般,学习也不太好,考两年也没上了大学,当兵不想去,闹得师长没办法。可二哥脑洞大开,自我感觉良好,他有信心拿下她,目的是在部队提干,但凭考试他办不到,因此就想通过与师长女儿谈对象达到这个目的。但是万万没想到,"阴谋"被师长识破,没过三天,他被退回团里,不知是师长说了什么,团里提前半个月让二哥退伍还乡。临走之前,连里主动给他下了一个副班长命令,这是二哥在部队工作四年得到的最高肯定与职务。一次醉酒后,已经是千万富翁的二哥和朋友说,我有生之年最大想法就是能够再次见到他的那位准"岳父"师长,至于能不能见到师长的女儿,那是次要的。二哥要在海南买一套依山靠海的大别墅,请师长到这里来居住,就是要让他看一看,谁最后悔!</p><p class="ql-block"> 那天巡展开幕式过后,我随人群进入展览大厅,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二哥巨照及个人简介,各种头衔自不必说,但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研究生、博士字样极为醒目。“编剧”已经使二哥从小学文化一步登天成为文化学者了,一不留神,又成博士,这不是登天,是登太空,当宇航员了。咋样,二哥厉害不,不服不行吧。</p><p class="ql-block"> 网红作家冯唐很受年轻人推崇,近来读了冯唐的人生“三不”箴言即“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也是感触颇多。冯唐解释,不着急:着急投胎还是急着翻车?不害怕:怕死就别装活得精彩;不要脸:先有肚子后有脸,脸是啥,能吃吗?</p><p class="ql-block"> 虽说二哥身上不仅只有这“三不”,但后两条还是完全能对得上号,只是二哥把最后一条演绎的更现代、更鲜活、更奇葩罢了。</p><p class="ql-block"> 崇尚文化无可厚非,适度包装也在情理之中,但多少要讲点技术,不能太粗糙,生搬硬套就更不合适,否则,明明是没穿衣服光腚呢,还自以为换了新衣。既便换了“新衣”在屋里走两步找找感觉也就得了,总往外跑真就是二哥不对了,这叫啥,“裸奔”嘛。你说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3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