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明天就是五一长假,乘着游客还少今日下午我踏入大同新开的北魏文化园,一入园门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魏晋南北朝的时光之门。青砖黛瓦、飞檐斗拱,在现代都市的喧嚣中,这里自成一方静谧天地,将北魏的历史底蕴与建筑美学娓娓道来。</p><p class="ql-block"> 园区外围海棠花正浓,游人不少,一 步入园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色古香的建筑群,它们巧妙融合了北方建筑的雄浑大气与南方园林的精巧秀丽。北方建筑的大气在飞檐翘角、厚重墙体上尽显,一砖一瓦都似承载着历史的厚重;而南方园林的灵秀则在曲径通幽、雕梁画栋中流转,细节之处尽显匠心。</p><p class="ql-block"> 园内水系是一大亮点。清澈的水流从古城护城河蜿蜒而入,在园内曲折环绕,宛如一条灵动的丝带。鱼儿在自由自在漫游,水系将整个建筑群自然分隔为不同区域,各区域既相互独立又彼此呼应。沿着水边漫步,脚下是精心铺设的石板路,路旁垂柳依依,水面倒映着岸边的建筑与绿树,偶尔泛起涟漪,光影摇曳,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画卷。</p><p class="ql-block"> 说到园内设施,魏碑书法展览区令人眼前一亮。作为全国魏碑书法双年展的永久举办地,这里汇聚了众多书法大家的魏碑作品。步入展厅,墨香四溢,或苍劲古朴、或飘逸灵动的书法作品,让人感受到魏碑独特的艺术魅力。驻足欣赏,仿佛能看见千年前的文人墨客挥毫泼墨的场景。</p><p class="ql-block"> 雕塑艺术区同样不容错过。形态各异的雕塑,生动展现了北魏时期的文化与历史。老子弘道的深邃、孔子讲学的儒雅、道武肇业的豪迈、木兰牵马的英气、孝文抒怀的睿智、太后改革的果敢,每一尊雕塑都栩栩如生,仿佛在向游客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让人不禁沉浸其中,思索万千。</p><p class="ql-block"> 北魏风格的仿古建筑群,更是为游客打造了沉浸式的游览体验。走进建筑内部,精美的石雕、绚丽的壁画,处处彰显着北魏工艺的精湛。游客可以在其中穿梭游览,感受北魏时期的生活氛围,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来了一场面对面的交流。今天园内还有唱大戏的,唱的就是魏碑往事,吸引了不少戏迷。</p><p class="ql-block"> 此次游览北魏文化园,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这里,历史不再是书本上冰冷的文字,而是化作了可触摸、可感知的建筑、雕塑与书法。每一处景观、每一项设施,都凝聚着对北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让人深刻领略到北魏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为大同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砖雕</p> <p class="ql-block">魏碑往事</p> <p class="ql-block">戏迷重多</p> <p class="ql-block">晋剧演唱</p> <p class="ql-block">少见的凤壁</p> <p class="ql-block">大同雁塔原名文峰塔,因春夏飞雁众多故俗称雁塔,位于大同南城墙之上,建于明代天启四年(1624年),与云路、牌坊同属文庙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建筑特色:是一座八角七级空心砖塔,塔高约14米,下部为三层八面青石砌座,座上是塔身。第一层辟有两门,其它六面各镶碑碣一块,上刻明、清两代部分举子的姓名、住处与功名。二层以上塔身各开四门,依八面方位交叉更替,每层上均有仿木结构的砖雕斗拱,斗拱上出有飞檐,檐角有风铃悬挂。</p><p class="ql-block"> 文化意义:是古代“登科及第”的士子们祭拜、夸官的场所,高高塔身预示着莘莘学子们将青云直上、功成名就。</p> <p class="ql-block">园外花海荡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