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俯瞰曾经大山里的八号信箱也称南峰机械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原北京知青网上,曾经有个八号信箱南峰楼,众多的汉中八号信箱的同事们,相聚在南峰楼,谈往事话今昔,那是一段美好的时光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是2011年5月7日发表在北京知青网南峰楼上的一篇文章,如今读来倍感亲切,特做成美篇,怀念我们曾经的南峰岁月,怀念在西北三线为军工事业奉献青春的日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致敬曾经的南峰岁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致敬曾经的我们自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真的是久违了,我想念的同事们!当看到一张张似曾熟悉,又有些陌生的面孔时感慨万千!岁月无情,在我们的脸庞上,雕刻了皱纹与沧桑。我们的丝丝银发,承载了一个甲子的忙碌。我们都不在年轻,可大家的精神风貌却彰显了我们正当年。你们拥抱生活的心态是最好的证明!是啊!如今进入了耳顺之年,我们变得爱回忆过去了,尤其是我们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地方,留给我们的无数遐想、欢乐的冷水河畔、巴山脚下、桥头小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真的是久违了,十分怀念汉中八号信箱南峰厂机器的轰鸣声,十分怀念那种热火朝天加班加点赶任务的场景。十分怀念夜幕降临时,在车间工房我们如饥似渴地看书、学习、写作、记笔记。我们许多知识就是在那个文化生活比较贫乏的年代,靠自强不息的努力烙入脑海的。除了上班,拉手风琴、吹黑管、织毛衣、谈恋爱等等,也是那个年月我们年轻人最盛行的事情。曾经的五车间非标班里传出的手风琴声,依然在心中回荡,依然记忆犹新。“莫斯科效外的晚上”“红河谷”“三套车”“北国之春”等等歌曲,陪伴着我们的青春岁月,为我们当年的生活平添了多少乐趣,伴随着我们走过了多少浪漫又平凡的日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延水河边的插队生活和西北三线的日月使我们成长了,并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生活,那是一笔人生及其宝贵的精神财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真的是久违了,我曾经住过的1号楼。真的怀念我们在单身宿舍生活的日子,那时我们风华正茂,我们正年轻。怀念那曾经的欢歌笑语,怀念那大巴山下满天的星斗,怀念大山里野花的芳香。怀念那小小的煤油炉,在那物质生活匮乏的年月,带给我们可口美味的享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想起我们同去牟家坝赶场的情景,想起进入牟家坝唯一的一家新华书店购书的时日。想起下班时,在桥头买菜与小贩的讨价还价,想起大山里野生弥猴桃的香甜,想起最喜欢吃的橙色野生菌……往事历历在目,很多美食是我们在北京享受不到的原生态美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那时大食堂的饭菜虽不够上乘,但清蒸带鱼,还是让我留恋。尤其是桥头的面皮绝对正宗,其独特的地方味道,好想好想再吃几回。那上山的小路,小路下边的小桥流水,虽然没有曲径通幽,但也颇有些农庄村舍的诗情画意。此情此景总在脑海中萦绕,挥之不去。大概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异乡情结吧!人就是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而将美逐渐放大,再乐享其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真的是久违了,我曾经的同事们,曾经的朋友们!感谢信息化时代,带给我们这样一个平台,感谢为建立南峰楼付出艰辛的先行者们。使我们有了回家的渴望,有了和同事们交流畅谈的激情……“我们曾经终日游荡,在异乡的青山上,让友谊地久天长!”这句歌词是我们共同的心声,它让我们彼此间挂念,相互间祝福。我们出生在50年代的人最注重感情,这份厚重的友谊,带给我们温暖温馨,令我们陶醉其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不在追忆逝去的青春年华,却仍在延续往昔的友谊,真的难能可贵!在我们许许多多的人中间,当年的插队知青,不乏“之乎者也”之人,不乏多才多艺之人,我们在祖国的四面八方发挥着光与热,时代造就了我们,我们自以为无愧于时代。八号信箱南峰家园也是藏龙卧虎之地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几回回梦里回汉中,忘不掉的南峰岁月,忘不掉的三线情怀,我们的青春在那里流淌,那是亲身经历过的刻骨铭心的记忆。期待我们重逢相聚的日子,其时见与不见都在惦记、都在思念。愿我们在祖国的四面八方各自安好!愿余生生活幸福美满!</span></p> <p class="ql-block">南峰人欢聚在北京天坛公园</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北京延庆野鸭湖湿地公园</p> <p class="ql-block">2018年7月我们去河南洛阳看望原八号信箱的同事们</p> <p class="ql-block">3月下旬北京燕墩公园的花正艳</p> <p class="ql-block">紫玉兰边醉春风</p> <p class="ql-block">娇媚作芳春</p> <p class="ql-block">嫩芽迎春</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文字与图片均系本人原创</b></p><p class="ql-block">写于2011年5月7日</p><p class="ql-block">整理完成于2025年4月3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