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宁波天一阁杂记

老孙(SunYiBen)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宁波的广告语“书藏古今,港通天下”可谓响彻四方。港通天下虽不稀奇,但书藏古今却令人叹为观止,而个人藏书更是难能可贵!天一阁藏书楼便是这样一个令人敬仰的地方,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如此声名显赫之地,我却从未踏足,只因自感学识浅薄,与这座藏书楼的距离仿佛遥不可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虽然我读书不多,识字有限,但对读书人始终怀有深深的敬意与羡慕。从小便立志成为读书人,退休后更是恶补了小学和初中的课程,自认为总算有了一点文化。今年1月8日,知青朋友邬毛银带我前往茅山拜谒了天一阁藏书楼的创始人范钦之墓,这让我对这位明朝副部级官员的前辈产生了由衷的崇敬之情,心中萌生了一定要到他家中一探究竟的愿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迈入古稀之年,身体素质大不如前,总有一种早走晚归的紧迫感。若在阎王殿遇见酷爱读书的阎王,他问我宁波“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情况,我却因未去过天一阁而无言以对,岂不尴尬?于是今日清晨,我乘371路公交车前往天一阁。本想买票,却因年事已高而免票,还意外获得了一张价值不菲的“窜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西大门步入天一阁,浓郁的书香扑面而来,历史的厚重感油然而生。几幅对联别具特色,彰显出藏书楼的非凡气质。南来北往的游客络绎不绝,从八十高龄的老人到仅两个月大的婴儿,皆目不转睛地汲取着历史的书香底蕴。我自然也不甘落后,先双手合十,向范钦先生的石雕像虔诚致敬。随后四处寻找宁波知青群相识的网名为“土木”的原宁波设计院退休王总工程师,听闻她在此担任志愿者讲解员,希望能借此机会与老友相见,并请她为我讲解。遗憾的是未能遇见王总,只好独自摸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幸好遇到一个旅游团,导游正在讲解:“这里是天一阁的精华所在,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帖。《兰亭集序》据说源于王羲之邀请友人饮酒赋诗,将佳作随手录下,皆为草书。王羲之的正楷尚有传世之作,但草书极为罕见,其草书《兰亭集序》更是被唐太宗李世民带入陵墓。天一阁的《兰亭集序》均为仿帖,其中唐朝一位书法家(名字未记清)的仿帖相似度最高,犹如AI生成的图像。导游讲解得口若悬河,我却因喋喋不休问他,他大显不耐烦,我只好悻悻而去。因为我不是旅游团的人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与旅游团分别后,我只能独自探索,游历花园,攀爬假山,穿梭于畅堂与内室之间。天一阁比苏州的狮子林更为广阔,不知有多少间房,占地面积令人惊叹。心想明朝初期在朱元璋治理下是历史上最廉洁的政府,范钦身处明朝中期也属廉洁之朝,他官至兵部右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副部长,何来如此多的钱财建造如此宏伟的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七拐八绕,总往人多的地方走,见那边人头攒动,便疾步前往。原来是一间麻将陈列馆,馆内陈列着各种材质、工艺各异的麻将牌,堪称麻将大全。麻将据说是郑和下西洋时为解海上无聊而发明,而天一阁的麻将馆却坚称麻将为唐朝宁波人陈政钥所创。在宁波月湖盛园中又说是清朝宁波人陈渔友发明。不论谁为麻将之父,麻将的发明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它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的娱乐生活,也有人说它导致赌博成风,使人颓废不前,甚至破坏家庭和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家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天一阁藏书楼的重要收藏。我费尽心思找到了家谱馆,自然先寻孙氏一族。虽找到了孙氏家谱,却大失所望。宁波的孙氏曾出孙燧,明朝大臣,因检举宁王朱宸濠谋反而被杀。其三子孙堪、孙墀、孙陞誓言为父报仇,却因守墓三年、守孝三年而丧失最佳时机与斗志,被尊为“三孝子”。我却为他们感到羞愧,守丧守孝六年,岂非贪生怕死,逃避为父报仇之责?实在窝囊,愧对祖先孙武、孙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出得天一阁,我在想,宁波人常夸耀“书藏古今,港通天下”,实则言过其实。古代线装书虽见几本,但未见清朝和民国的书籍,更无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的书,连当代领袖们的著作也未见踪影。或许天一阁如今已不再藏书,仅作为古迹供人参观罢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不管如何,藏书之人值得尊敬,读书之人更应受到尊敬。毛主席曾言:“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无法战胜任何敌人。”为何无文化?因缺少读书。从天一阁参观出来,我深感为了自己,更为中华民族的未来,每个人都应好好读书,尤其是青少年,你们是祖国的希望,更应努力读书。</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备注:坐在天一阁外围的长椅上,洋洋洒洒写下数千字,不敢称天一阁游记,权作参观天一阁杂记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孙益奔写于2025年4月29日中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