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三老汉骑车跨越过长江之三

徐州无言言

<p class="ql-block">今早,阳光并不明媚,我从三河古镇出发,骑着单车开始了一段充满挑战与惊喜的旅程。青石铺就的街道,白墙黑瓦的建筑,都在向我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我用力蹬着踏板,微风拂过脸颊,带着一丝历史的沉香。</p> <p class="ql-block">离开三河古镇,我穿越了丁汝昌故里。那里的一草一木,似乎都铭刻着这位民族英雄的传奇。我想象着他当年的英勇身姿,心中涌起无限的敬意,脚下的力量也更坚定了几分。丁汝昌,这位北洋海军提督,曾率舰队访问日本,回国后陈请清政府再购新舰,增强北洋海军实力,可惜未被采纳。</p> <p class="ql-block">离开丁汝昌故里,我来到了闻名遐迩的渔网之乡。空气中弥漫着渔网的独特气息,仿佛人们辛勤劳作的身影让我感受到生活的坚韧与希望。石头镇的风景如画,让我忍不住放慢了车速,尽情欣赏大自然的恩赐。</p> <p class="ql-block">庐江县的山水宛如一幅展开的画卷,我在其间骑行,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今天的骑车穿越并不是轻松的一天,丘陵地带,风太大了,只能慢慢爬坡。大前年也是这样,一步步地穿越过来这330国道,直奔长江的。</p> <p class="ql-block">爬大坡,流大汗,赤背之战已经出现,这个时间才骑70多公里,为自己加油。在这尘土飞扬的烂路上,我们三老汉和烂路相遇了,仿佛是一场奇妙的“缘分”。我们发现彼此有着相似的梦想和追求,都渴望走出困境,去追寻更美好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枞阳县老洲镇的田野一望无际,在大风中轻轻摇曳。终于,我骑着车跨过长江,来到了铜都——铜陵市。这座城市的繁华与活力扑面而来,现代化的建筑与古老的铜文化相互交融。</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我经历了爬坡时的艰辛,也享受了下坡时的风驰电掣;我感受过烈日的炙烤,也品味过微风的轻抚。每一次用力的踩踏,都是对自己的挑战;每一次汗水的流淌,都是成长的见证。进入了市区,这不仅是一次骑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旅程。在这漫长的道路上,我学会了坚持,懂得了欣赏,也收获了无数美好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这间宿舍宽敞明亮,装修精致典雅,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高品质与舒适。住宿的环境温馨宜人,柔软的床铺仿佛云朵般轻柔,让人一夜好眠。三老汉知足也,138元还有早餐吃!</p> <p class="ql-block">我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单车骑行是一种自由自在、贴近自然的活动。在自己的骑行征程中,我们可以亲身体验路途的艰辛与美好,骑行锻炼自己的意志和体魄,也能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而我们三人,均年龄大了点,已过75岁的古稀年龄,如此折腾的我们非常知足也,也感觉值得,在自己人生中的烙印与骑行史上,已经在自己人生中打下烙印,自己的骑行史上,已经留下了深刻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同时它也象征着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不依赖于快速便捷的交通工具,而是选择以缓慢而坚定的方式骑行去感受人生的每一段路程。这道炖鱼头简直是味蕾的盛宴,鲜嫩的鱼头在浓郁的汤汁中炖煮得恰到好处,每一口都饱含着醇厚的鲜香。</p> <p class="ql-block">炖鱼头端上桌,热气腾腾,那肥美的鱼头浸在金黄的汤汁里,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让人垂涎欲滴。在铜陵市的这段旅程,不仅让我感受到了骑行的乐趣,更让我品味到了生活的美好。三老汉的骑行故事,将在长江两岸继续流传,成为我们心中永恒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孙立人,字抚民,号仲能,汉族,1900 年 12 月 8 日出生于安徽省庐江县金牛镇(出生地另一说法为安徽舒城县三河,今属安徽合肥肥西县)。他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有“丛林之狐”“东方隆美尔”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缅战:担任 38 师师长,在孟关杰布山隘间战役毙敌 2000 余,孟拱河谷战役击毙日军 12000 余。在仁安羌战役中,他以不足千人的兵力解救七千英军,创造了二战史上的奇迹,此役为他赢得中、美、英三国授勋。</p><p class="ql-block"> ○ 第二次入缅作战:担任新一军军长,攻克八莫、南坎、老龙山、南巴卡、新维、腊戍、乔美等地,共击毙日军 3 万 3 千余,是抗战中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抗战胜利后,他率部赴广州接受日军投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