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诗人孟郊 视频解读 人物生平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孟郊生于751年,卒于814年,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人。他自幼刻苦好学,然而仕途坎坷。早年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屡试不第,直到46岁时才考中进士。之后担任过一些低微的官职,如溧阳县尉等。在官场中,他因性格耿直,不愿迎合权贵,所以一直未能得到重用,生活也较为贫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主要作品 <p class="ql-block">孟诗现存500多首,长于五言古诗,代表作有《游子吟》《登科后》等。《游子吟》通过描绘慈母为游子缝衣的场景,歌颂了伟大的母爱;《登科后》则生动地展现了孟郊科举高中后的喜悦心情。此外,他的《织妇辞》等作品还体现了对民间疾苦的关怀。</p> 《游子吟》 <p class="ql-block">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p><p class="ql-block">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p><p class="ql-block">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p> 《登科后》 <p class="ql-block">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p><p class="ql-block">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p> 主要影响 <p class="ql-block">孟郊在诗坛有着重要的地位,他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苦吟精神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中唐诗歌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也为后来的诗人提供了借鉴和启示。</p> 文学地位 <p class="ql-block">孟郊在中唐诗坛具有重要地位,他与韩愈诗风近似,后人论诗常以“韩孟”并举,当时有“孟诗韩笔”之誉。以孟郊、韩愈为核心的“韩孟诗派”,是与“元白诗派”并驾齐驱、相互抗衡的中唐两大诗派之一,对中唐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p> 学生观看 <p class="ql-block">学习孟郊的古诗,不仅是文学的熏陶,更是一次情感的洗礼和思想的升华。他的诗让我们学会用心感受生活,珍惜身边的美好,用更细腻的笔触和更深刻的思考去表达情感,感悟人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