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张伟[乐在方寸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美篇号14317002</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通沟岭山城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市官地镇南天门村。是一座千年古城,现存渤海至辽金与清代文化遗存景点多处。 这里有一个“老虎洞”也叫“神仙洞”或“阳璟洞玄錝”。据史料记载,一个叫李大法师的人,上世纪20年代初在这里修炼并传道。李大法师名叫李天真,又名李天贞,原来是一个和尚,舒兰县火轮川人,曾是灵云寺达摩派弟子,想自创“天真派”,曾去吉林化缘,以气功方法表演了在室内40天坐禅不吃饭,得到了一些有钱的人的布施,凑集了一些钱,并得到两只骆驼,那个年代吉林到敦化还没有修筑铁道,交通很不方便,于是,他就骑着骆驼,历经半个月行程来到敦化。选中老虎洞进行修建,准备学达摩老祖面壁修炼,并传道。可是好景不长,九.一八事变,李天真法师和他的两个徒弟杨济方、于宪睿分别当了群众组织的抗日大刀会的法师。并率部加入了王德林的救国军。并都在军队里担任要职,其中于宪睿任救国军剿抚司令。后来他与弟子们都壮烈牺牲,是响当当的抗日英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通往老虎洞的山间峭壁小道有三条,一条比一条险,我去过无数次,偏偏喜欢选择险象环生的那一条紧贴崖壁的羊肠小道,只能容下一只脚,稍有不慎就会坠落无底深渊,但刺激性极强,我愿意去挑战这样的极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这个洞现在仍然很坚固,没有遭到破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这个季节这里正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州花金达莱花盛开的时候,大沙河峡谷两岸开满了红艳艳的金达莱,像朝霞一样红彤彤一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这里还是当年抗联的秘营,现在仍然保留着一些遗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这里有一眼不冻泉叫德胜泉,相传公元668年唐代初期,领土东部受外敌侵犯,唐太宗李世民派薛礼东征收复失地,唐军久攻不下,将士饥餐饮渴。此时将士们发现一处天然泉眼,泉水潺潺,将士们纷纷饮下此水,后一鼓作气攻下敌军阵营,大获全胜,唐太宗李世民倍感欣喜,故赐名为“得胜泉”。抗日战争时期,抗联将士以此地为根据地,备战起居,屡立奇功,喜获全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这个传说到今天己经是传的神乎其神了,近几年常有学子来此泉取水饮之,是取之“旗开得胜”之意,至于是否灵验谁也说不清。从科学角度分析,这是一个良好的心理暗示或者说是心理安慰,让考生放松一下心情,在考场上放下紧张的情绪发挥正常。如果你的孩子正赶上中考或高考,也去试一试。也就当假期踏青赏花游玩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德胜泉碑文最后有一段话,信不信由你:“此泉水甘甜爽口,沁人心脾,饮后方能头脑清醒,超常发挥,金榜题名。家里有即将高考的同学们一定要来接一瓶,决战高考!大获全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这里还有一个奇怪的地质现象谁也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不管什么季节总有几处保持着长年不化的冰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在通沟岭山城下,又有渤海国的石湖平地城。石湖平地城是敦化境内最大的渤海平地城。问题在于,通沟岭山城和石湖平地城,都未进行考古发掘。就是说,这两座城,究竟是否由渤海国所建或沿用,尚需进一步做考古验证。在未进行考古发掘的情况下,只能加强在其周边的考古调查。有消息报道有关部门在今年的适当时间将对此遗址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挖掘清理。我们期待许多历史谜团浮出水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这里随处可见古人遗留下来的石头制品与生产生活工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这是这座古城留下来的石质建筑构件,在文化堆积层中常常被发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在古城遗址附近瓷器与陶器残片也是常见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古城下面的这条河叫大沙河,它是亿万年前的一次火山喷发活动冲击出来的一条深谷。这条河里产一种宝石叫“黑曜石”,别名叫龙晶、十胜石等,是一种常见的天然黑色宝石。它具有辟邪化煞的效用,可以避免负面能量的干扰,能强力化解负能量。属于火山岩,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水,产地大多是曾有火山活动的地区。该自然资源被分为彩虹眼黑曜石、冰种彩虹眼黑曜石、金曜石等。在生成的过程中,由于熔岩外围温度冷却最快,所含二氧化硅的岩浆很快凝结成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史料记载早在西周时期生活在这里的肃慎人(渤海民族的祖先)就用黑曜石制作生活生产工具,最著名的是黑曜石箭头,史书上有记载。“楉矢石砮”,“肃慎之矢”的典故就出自于此地。这里的黑曜石储存量太大了,从西周至今不知产出了多少,如果您到此一游一定注意河边地头,发现那种黑色通透像玻璃一样的石质东西,拿起来仔细看看,它就是宝石中的极品黑曜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我收集整理的有关通沟岭山城与南天门的传奇故事太多了,如果简单的讲述也要写出十几万字,今天只讲一个。很早就听说南天门有三硬,即“岭底的风,崖壁的松,南天门代代出英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这第一硬是“岭底的风”,先说明一下原来金达莱花谷归沙河桥乡岭底村,前年南天门开发红色旅游,即抗联研学基地和金达莱花谷,简称为“双红文化旅游”,经协调这里就归属了南天门村,它的所在之地大沙河峡谷是超低海拔,是由火山喷发冲出来的一条河床,在地质领域应该属地下河,有着几亿年的历史。春季,惠风和畅,把两岸的金达莱吹开的格外鲜艳。夏日,暖风袭来,让村民感受到了浓浓的温馨惬意。秋天,金风送爽,哺育着各种农作物成熟,硕果累累一派丰收景象。隆冬,朔风阵阵,到处银装素裹,瑞叶琼花,诗画一般迷人。这二硬是“崖壁的松”,大沙河两岸的悬崖峭壁十分险峻,许多植物顽强的生长在上面,尤其是挺拔的松树生命力极强,把根系深深的扎入悬崖的石缝中,倔强的身躯昂首屹立笑傲云天。这第三硬是“南天门代代出英雄”。说的是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就踏上了这片土地,在此生息繁衍。所以说这里的人民身上流淌着渤海民族敢于拼搏不畏强敌的血液,传承着先辈们不屈不挠的意志与精神,这一点在抗战时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在那个艰苦卓绝的年代南天门是抗联最信得过的红色根据地。这里的父老乡亲为抗日救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他们为抗联队伍筹济各种物资,协助抗联打了许多胜仗,最著名的“天门岭伏击战”被写入了东北抗联史。他们在日军的威逼下拒绝提供有关抗联储藏军需物资的地点,以及所有关于抗联的行踪与信息。恼羞成怒的日军火烧了村庄,抢走了过冬的粮食,尽管如此也没有一个人出卖自己的良心。一个日军头领低下了无可奈何的头说:我们大日本皇军连一个这么小的村子都征服不了,何谈征服这个民族。在南天门人的遗传基因里永远保留着“英雄”二字。每年在金达莱花盛开的时候当地的村民会告诉前来赏花的游客,这里的金达莱是英雄的花,是先烈们的鲜血染成的。“山山金达莱,村村烈士碑。”是著名诗人贺敬之对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这块革命热土的深情赞颂,也是这里的真实写照。</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