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是本次旅行图,美篇之一,写到通过丙察察路线安全抵达了察隅县城。</p> <p class="ql-block">.早歺后,从察隅县出发,车辆行驶在G559公路上,去西藏墨脱。G559公路即扎墨公路,是从西藏波密县城扎木镇至墨脱县城墨脱镇是第一条墨脱公路,全长约117公里。这条公路由于地质条件复杂,修了整整40年,使墨脱县成为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这条公路穿越高山峡谷落差从海拔4000多米到1200米,主要是穿越喜马拉雅山脉的复杂地形。</p> <p class="ql-block">G559国道的路况比较好,是柏油路。雪山下桃花盛开,一路风景这边独好。</p> <p class="ql-block">乘车翻越德姆拉哑口,海拔接近4500米,空气稀薄,易出现高反。路边的指示牌写着:德姆拉山是虫草采集区。每年4月至6月,是采挖冬虫夏草的最佳季节,集中在5月下旬。5月下旬,高原积雪已经融化,冬虫夏草开始冒头,草体超过虫体,从草原上就能发现冬虫夏草。</p> <p class="ql-block">登上哑口的观景台,冰雪覆盖下的山峰,显得更雄伟险峻,给人以强烈震撼感。公路另一侧的雪己融化,沙石山上显得有些荒凉。</p> <p class="ql-block">过德姆拉山后,一路连绵不绝的雪山和冰川相伴,美的难以置信。</p> <p class="ql-block">冰雪之路。</p> <p class="ql-block">沿途游览著名的高原冰川湖《然乌湖》。然乌湖分上中下三个部分,我们主要游览了G559国道边上的上然乌湖。然乌湖湖面海拔3850米,湖面经冰川塑造成狭长河谷状,湖水面积22平方千米,是西藏最著名的淡水湖。</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然乌湖湖区两岸有大量冰残丘分布,山上是呈“马鬃状”分布的森林,森林沿山脊像马鬃一呈带纵向分布,山顶是终年不化,重叠起伏的雪山。</p> <p class="ql-block">在然乌湖的观景台上,湖面清新如镜,湖水清澈见底,被誉为“人间瑶池”。</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雪山下的然乌湖。</p> <p class="ql-block">换个角度欣赏,雪山下的然乌湖的水像翡翠一样碧绿。</p> <p class="ql-block">真美呀,然乌湖!</p> <p class="ql-block">蓝天白云下的然乌湖,岸边是藏民的玛尼堆,为每一位来到然乌湖的游客祈福平安。</p><p class="ql-block">照片,好姐妹在然乌湖边高兴地拍照,留下美好瞬间。</p> <p class="ql-block">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西藏,吹到了美丽的然乌湖。</p> <p class="ql-block">车驶行驶到中下然乌湖,在车上拍摄的中下然乌湖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过了然乌湖,车辆行驶在G318国道,向波密县和墨脱县方向行驶,今晚计划到达墨脱县城。扎墨公路地形复杂且路面窄,为了保护进出墨脱人员的人身安全,保证墨脱公路的正常通行, 墨脱县对进出车辆有双(号)进,单(号)出的规定,所以进出墨脱要注意时问。</p><p class="ql-block">照片,车辆在两侧是雪墙的路上行驶。</p> <p class="ql-block">扎墨公路,从波密到墨脱虽然只有120公里,但其中充满了挑战和惊喜,也被称“”中国终极越野之路。从波密开始一直往山上行驶,一路欣赏雪山、雪墙(雪崩后的雪由铲车推开一条路)、冰川河流、峡谷瀑布、森林、草甸、藏区村落等,风景美不胜收。为了赶路一路末停车,有些景点导游说出墨脱再停车观景。</p><p class="ql-block">在车上拍摄的雪墙的足有3米高,太震撼了!雪墙是雪山发生雪崩后,大量积雪不翻滚下泻,雪量逐渐增大形成雪墙。这时道路维护人员驾驶铲车推开的路,这种现象常发生在高海拔地区。</p> <p class="ql-block">扎墨公路的嘎隆拉隧道,全长3360米,海拔3700米。 这个隧道解决了墨脱公路长达8个月的大雪封山问题, 让季节性通车变成了全年通车,并缩短了26公里的路程。</p> <p class="ql-block">出了嘎隆拉隧道,连续下坡让海拔直降2000米,路窄坡陡,路上还有积雪,车辆行驶也要十分小心。</p><p class="ql-block">车辆行驶在热带雨林区域,让人心情激动起来,墨脱被称为“西藏的西双版纳”。</p><p class="ql-block">照片为车上拍摄的。这里山上种植香蕉、芒果、及茶林,郁郁葱葱。</p> <p class="ql-block">这条公路经过的地方,植被非常丰富,从高山冷杉林,到热带雨林,十里不同天,让人大开眼界。</p> <p class="ql-block">墨脱县属于边境地区,需持边防证才能进入。进入墨脱县第一站马迪村。</p><p class="ql-block">墨脱位于西藏的东南部,雅鲁藏布江的中下游,常住人口15000人。墨脱县居住的主要是门巴族和珞巴族。</p><p class="ql-block">墨脱县为独特的热带、亚热带、温带及寒带并的典型立体气候带,这里长满了热带植物,又有许多雪山,真可谓“一天经四季,十里不同天”呀。</p> <p class="ql-block">马迪村路边售卖的成串香蕉及可食用香蕉花,还有当地土特产。</p> <p class="ql-block">墨脱县是边境地区与印度接壤,游客也是戍边人,到墨脱需要办理边防证。墨脱街上的富边、兴边、固边、强边的石刻使我好奇与激动。</p> <p class="ql-block">马迪村位于墨脱县城北向,雅鲁藏布江左岸,扎墨公路通过该村。该村属亚热带气候,是墨脱县的香蕉种植基地之一,种茶叶、柠檬、蜜柚、香蕉等水果。</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为马迪村街景,绿色的植物如同南方小镇与刚刚的冰天雪地形成了强烈的反差。</p> <p class="ql-block">马迪村留影。</p> <p class="ql-block">由于今天路上末堵车,到墨脱县城还早,我们直接去了海市蜃楼景区。这里是观看墨脱县全景的最佳位置,也是网红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因为是下午游览,末能看到云海下的墨脱县城。站在观景台眺望墨脱县城全景,县城坐落在较平缓的山坡上,四周青山环绕,县城北边是雅鲁藏布江,一幢幢错落有致楼房和郁郁葱葱的农田映入眼帘,扎墨公路通到县城里。整座城市与自然融为一体,犹如人间仙境。</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站在海市蜃楼的观景台,拍墨脱县城全景。</p> <p class="ql-block">墨脱县地势北高南低,雅鲁藏布江自北向南贯穿全境,形成相对高差达7600米的“马蹄形”地貌。</p><p class="ql-block">照片,站在观景台,下面就是滔滔不绝的雅鲁藏布江。</p> <p class="ql-block">吃过晚饭,逛墨脱县城的莲花公园。美丽边城,莲花秘境墨脱。由于特殊气侯地理因素,这里常年云雾缭绕,如同仙境一般,自古便称作“博隅白玛岗”,藏语意为“隐藏的莲花”。</p> <p class="ql-block">莲花公园。</p> <p class="ql-block">在莲花公园附近偶遇当地青年的巡游演出队。</p> <p class="ql-block">巡游队热情邀情游客与他们一起拍照。</p><p class="ql-block">照片,我与当地人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世界只有一个墨脱,墨脱拥有整个世界。</p> <p class="ql-block">墨脱县城夜幕降临,灯光璀璨,很是热闹</p> <p class="ql-block">美丽边城墨脱。</p> <p class="ql-block">清晨在墨脱莲花公园拍照留念。</p><p class="ql-block">墨脱有:</p><p class="ql-block">世界第一大峽谷一雅鲁藏布江大峽谷,</p><p class="ql-block">世界山地垂直自然带最齐全最完整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世界上纬度最北的热带雨林。</p> <p class="ql-block">清晨游览雅鲁藏布江著名标志性的景点蛇形大拐弯《果果塘大拐弯》。清晨因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巨大水汽输送作用,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在墨脱汇聚,形成了大片云海,大拐弯若隐若现。</p> <p class="ql-block">云雾缭绕的果果塘大拐弯,如同仙境。</p> <p class="ql-block">随着时间的推移,云雾渐渐散去,大拐弯露出了真容。果果塘是墨脱的名片,奔涌而来的江水如蛇形般的突然转向。俯瞰果果宛如一个超大的棒棒糖,被江水包裹着的山丘,远处的雪山,近处的密林,波涛汹涌的江水,真是人间绝域之地。</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雅鲁藏布江果果塘大拐弯。</p> <p class="ql-block">墨脱门珞历史文化遗产博物馆位于县中心的莲花阁,这座高耸入云的博物馆是墨脱县城地标性建筑。馆内展示了种文化遗产和特色农产品,同时介绍墨脱的地理环境和城市景观。</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全面介绍墨脱县基本情况,地理位置、民俗文化、生产生活方式、交通、服饰等,详细展示了门珞民族风情。</p> <p class="ql-block">站在博物馆的四楼可以看到墨脱整个城市。清晨的墨脱县城云雾缭绕,芭蕉林下是稻田,旁边就是雅鲁藏布江。</p> <p class="ql-block">在墨脱游览完,吃过午饭,汽车行驶在扎墨公路上从墨脱返回波密县。</p> <p class="ql-block">途中游览扎墨公路最美的,令人震撼的瀑布亲水叠瀑,海拔3000米。瀑布分为三级,是山上的雪融化形成,水流似从天而降,让人瞬间沉浸在大自然的壮美中。</p><p class="ql-block">照片,与朋友在亲水叠瀑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资源、世界第一大峡谷自然景观和青藏高原最主要的水汽通道环境。</p> <p class="ql-block">亲水叠瀑周围是茂密的原始森林,水从林中飞流直下,发出轰鸣声音,美景使人心情愉悦。</p> <p class="ql-block">亲水叠布观景台的对面是连绵不绝的雪山及原始森林。</p> <p class="ql-block">扎墨公路两侧的原始森林、雪山及藏民悬挂的五彩经幡。</p> <p class="ql-block">汽车穿过嘎隆拉隧道,来到嘎龙拉山一片地势较为平缓的雪地。途中停车,导游说,这里地势平坦有雪山雪地,大家可以玩雪,但海拔3700米,注意身体。大家纷纷下车,玩雪,拍照。</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嘎隆拉隧道穿越嘎龙拉雪山,在隧道口的马路上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正在拍雪景。</p> <p class="ql-block">在白雪皑皑的雪山脚下,厚厚的雪地,在银装素裹的天地里玩雪,真是今生难忘。</p> <p class="ql-block">大家站在雪地里,有的挥舞着丝巾拍照;有的攥起雪球并抛向空中,欢呼雀跃,尽情地玩耍,来了一个雪地狂欢。</p> <p class="ql-block">大家玩的兴趣正高,突然不知谁叫了一声,雪崩啦!大家停上了玩雪,马上看惊心动魄的雪崩。看雪崩又惊奇又担心,没想到听说过的雪崩我们亲眼见到了,同时想到了危险,担心路是否会堵。很幸运,雪崩发生在路的另一侧,没有堵路。</p> <p class="ql-block">汽车继续向波密县方向行驶,路边山上的松树林间,藏民悬挂的五彩经幡,随风飘扬,它青藏高原一道独特的靓丽风景。</p><p class="ql-block">经幡挂在路边是为每一个路人祈福平安与吉祥。这不仅是藏族人信仰的象征,也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今天从墨脱至波密县的路上没有堵车很顺利到达了波密县城。距离吃晚饭的时间还早,大家一起出来逛街观景。</p><p class="ql-block">波密县属西藏林芝地区,属亚热带气、高原温暖湿润气候、高原冷湿寒带。波密县被雪山环绕,但气候温和,素有“西藏的瑞士”“雪域的江南”之称,海拔仅2700米,海拔相对低,是进藏游客理想的休整地。</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波密县城,远处的雪山,街上桃花盛开,干净整洁的街道,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G318川藏线穿城而过。</p> <p class="ql-block">波密文化广场上樱花与雪山。</p><p class="ql-block">波密是西藏历史上最早的政治实体一一藏王政权的发源地,也被认为藏王松赞干布(约7世纪)的故乡。藏语中的“波密”意为“祖先”。波密处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中心,连接西藏与中亚,历史上是军事、商贸和文化交流的中转站,具有战略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帕隆布河穿过波密县城。</p><p class="ql-block">帕隆布河是雅鲁藏布江水量最大的支流,发源阿扎贡拉冰川,水能资源丰富,蕴藏居雅鲁藏布江五大支流之首。</p><p class="ql-block">照片,帕隆布河旁的景观大道拍照。</p> <p class="ql-block">沿着帕隆布河的景观大道漫步,远处是连绵起伏的雪山及青山,帕隆布河穿城而过,县城的景观桥横跨帕隆布河,将县城两岸接起来。</p> <p class="ql-block">在帕隆布河边漫步观景,朋友拍的抖音。</p> <p class="ql-block">波密县街景:雪山下的樱花、雪莲花路灯、中石油波密县的加油站一好客川藏心之所向。</p> <p class="ql-block">波密县的景观桥这是波密县城藏式装饰的景观桥,中间过车,两边有行人道,很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藏式装饰风格的景观桥,桥上步行道木板铺装,柱子为方形,并涂有多彩花纹,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站在景观桥观景。</p> <p class="ql-block">波密县法治文化广场。</p> <p class="ql-block">波密县法治文化主题广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全文刻在墙面上供大家学习。</p> <p class="ql-block">波密县拥有众多壮丽的冰川,被称为冰川之乡。</p><p class="ql-block">中国最美的冰川一一米堆冰川位于西藏波密县境内,靠近川藏公路,是藏东南著名的海洋型冰川之一。</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米堆冰川景区。</p> <p class="ql-block">从米堆冰川景区大门需乘坐景交车后,想看到冰川的风景,前往冰川湖岸,还需要徒步走一个多小时。如果体力不支可选择骑马或坐摩托车(往返100元)。</p><p class="ql-block">照片,本人选择了坐摩托车,当然骑手是藏民啦。途中路过一片古老的胡杨林,停车摆拍。看胡杨林最美季节在秋天,春天胡杨树还末发芽。</p> <p class="ql-block">巔峰越野,318国道的冰川奇观。</p> <p class="ql-block">米堆冰川,在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冰川之一。米堆冰川主峰海拔6800米,雪线海拔4600米,末端海拔只有2400米,是中国海拔最低的冰川之一,也</p><p class="ql-block">是世界上少有的低海拔冰川。</p> <p class="ql-block">米堆冰川末端形成冰舌,附近分布着冰蚀湖和冰碛湖,湖水碧绿,倒映冰川和雪山。在冬季湖水结冰,游客可以走过冰面,到达冰川下面,近距离欣赏美丽的冰川。由于天气变暖,湖冰开始融化,游客只能在观景台欣赏米堆冰川了。(有些遗憾)</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站在观景台欣赏冰川及冰湖。</p> <p class="ql-block">米堆冰川全景。</p> <p class="ql-block">大美的米堆冰川。</p> <p class="ql-block">在米堆冰川,冰川、湖泊、森林、农庄、农田等融为一体,让人感觉到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p> <p class="ql-block">从米堆冰川观景台走到米堆村附近的胡杨林,欣赏迷人的风景。古老的胡杨树还末发芽,但可以想象秋天层林尽染,景色壮美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在胡杨林中,远眺连绵起伏的雪山及藏民的五彩经幡在胡杨林中显得更加色彩斑斓。</p> <p class="ql-block">米堆冰川山脚下的米堆村,是藏族聚居地,传统的木屋,农田与经幡构成藏地田园风光。</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在藏族村的藏民在出售具有藏族民族特色的纪念品。</p> <p class="ql-block">在藏民摊位上品尝了地道的酥油茶和牦牛肉烤串,并在雪山脚下留个影,心里美美哒!</p> <p class="ql-block">米堆冰川位于米堆河的上游,冰川及雪山融化的碧绿的雪水形成了湍流不息之河。</p> <p class="ql-block">在米堆河旁观景拍照留作纪念。</p> <p class="ql-block">在米堆冰川景区外的米堆河旁有一个米堆小镇,可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及娱乐。大概是新建的,游客不多,但建筑具有藏族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波密县318国上来古冰川是一处亿万年的冰川,规模宏大,是蓝色冰川,也是一组冰川的统称。来古冰川紧临然乌湖,是帕隆布河的源头。来古冰川海拔3888米,是由6条冰川组成的,冰川与冰湖、原始森林、藏族村落相映成趣。冰湖因地质差异呈现不同的颜色,部分湖面漂浮冰山,宛如南级景观。</p> <p class="ql-block">进入来古冰川需乘坐景区交通车,来到山脚下。要想看到冰川风晕,需徒步2公里或骑马(往返100元)。为了节省体力,本人选择了骑马上山。</p><p class="ql-block">照片,我们的马队行进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p> <p class="ql-block">骑马来到冰川冰湖边,牵马的是藏族妇女。</p> <p class="ql-block">由于天气变暖,冰湖开始融化,无法穿越冰湖近距离接触冰川有些遗憾。</p><p class="ql-block">来古冰川是世界三大冰川之一,站在这里,仿佛置身于冰雪仙境。“来古”在藏语中意为“隐藏着的世外桃园”。这里有蓝天白云、雪山冰川、万年的蓝冰块,雪山冰蓝色冰湖,美景让人激动不已!</p> <p class="ql-block">来古冰川。</p> <p class="ql-block">来古冰川与冰湖。</p> <p class="ql-block">雪空之下,天地蓝白交融的壮美景象,让人赏心悦目!</p> <p class="ql-block">蓝天白云下,雪白的冰川,冰湖中漂浮冰堆,站在湖边留下美照!</p> <p class="ql-block">在来古冰川与牵马的藏族妇女合影。</p> <p class="ql-block">在来古冰川游玩累了,可到藏民的毡房内休息喝酥油茶,感受藏民的热情好客。</p> <p class="ql-block">冰川的风好大呀。</p> <p class="ql-block">游览来古冰川后,晚上入住西藏昌都地区的八宿县,该县地处怒江上游,县城所在地白马镇海拔3260米。八宿藏语意为“勇士山脚下村庄”,八宿县以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为主,日落充足,干季、雨季分明。八宿县城四面环山,怒江傍城流过,G318国道穿城而过。</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八宿县主干道,也是G318国道。</p> <p class="ql-block">八宿县四面环山,傍晚时分,路灯亮起,街上的饭店生意红火,由于县城海拔高,所有饭店都提供供氧服务。</p> <p class="ql-block">早晨离开八宿县乘车沿着G318国道,途经怒江大桥穿越著名的《怒江七十二拐》,从海拔最低的3100米一路攀升到最高点业拉山口4561米,再盘旋下降至邦达镇海拔4100米,长约12公里,堪称中国公路上的奇迹。</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登上观景台,远眺连绵起伏的雪山,近处是天路七十二拐,感慨“走过72拐所有弯路,今后人生尽是坦途”。</p><p class="ql-block">照片,为天路七十二拐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天路七十二拐,作为川藏南线必经之路,对许多车手和骑手来说,正是因为它的惊险,才更有挑战性,从上往下看“怒江七十二拐”,感觉十分震撼。行驶在七十二拐的路上,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七十二拐的壮美,更能感受修筑这条路的先辈们大无畏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川藏公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全长2400公里。沿途穿越横断山脉和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000米。位于八宿县境内的七十二拐和怒江天堑,充分展示了四十多年前,十八路军筑路的艰辛和英雄壮举。</p> <p class="ql-block">清晨,远眺海拔4618米的天路七十二拐,感慨万分,本人74岁年龄还能来到西藏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真是不简单,为自己点赞。</p> <p class="ql-block">业拉山哑口(也称怒江山哑口),海拔4568米,是318国道必经之地。以“恕江72拐”闻名,是从业拉山哑口到怒江峡谷的险峻盘山公路,被誉为中国十大险峻公路之一。</p> <p class="ql-block">站在业拉山哑口,藏民的五彩经幡随风飘荡,极目远眺,壮阔之景震撼人心!</p> <p class="ql-block">站在哑口处,可俯瞰壮观的峡谷 和蜿蜒的公路,是川藏线标志性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在业拉山哑口,与好朋友冒着凛冽寒风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心情愉悦,心旷神怡!翻越G318滇藏第一高峰《业拉山口》,后途经藏东可可西里《邦达草原》。帮达草原是三江流域之高山深谷中一块地势宽续的高寒草原。</p> <p class="ql-block">无论旅行车行驶在318国道上、在旅游景点、停留在318沿线的宾馆,饭店,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318 此生必驾”的标识牌,使我们不会开车的人都心情激动。</p><p class="ql-block">“318此生必驾”,是自驾圈内广为流传的一句话,特指318国道川藏南线(成都至拉萨段),完成一次自驾旅行。这条线路因壮丽的风景、独特的文化风貌以及极具挑战性的路况,成为追寻自由、实破自成的精神象征。</p><p class="ql-block">照片,中午在左贡县城吃午歺,饭店的墙上的横幅上都是来此自驾者的签名。</p> <p class="ql-block">在左贡县午歺后,沿玉曲河途径318川藏线上最高的东达山哑口,海拔高度5130米,如此独特的地方就在这里。东达山位于西藏左境内,一年四季积雪覆盖,被视为“生命禁区”,也是此生必驾318重要打卡地。自驾东达山勇士之境,山路蜿蜒,山峰巍峨,皑皑白雪在阳光下闪烁光芒。本人能在74岁的高龄,站在G318线最高哑口,海拔5130米,挑站自我,感到激动与自豪!</p> <p class="ql-block">在东达山哑口观景台,遇到从成都到拉萨,穿越318国道的摩托车队,并与勇敢的骑手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让我从心里敬仰和佩服的女摩托车骑手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东达山哑口号称川藏线上的生命禁区,海拢5130米,含氧量仅为沿海地区三成,也是旅途中最艰难的部分。</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东达山哑口的大型玛坭堆上,挂儰了五彩经幡,为路人祈福。</p> <p class="ql-block">旅行的行程还在继续,将编辑此次旅行记忆之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