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思想为引领 筑牢新时代武装工作根基

红蓝融合-庆阳湖乡-李斌

<p class="ql-block">  近年来,我在参与乡武装工作实践过程中深刻认识到,法治思想不仅是治国理政的根本遵循,更是基层武装工作行稳致远的关键保障。将法治思想贯穿武装工作全过程,对于规范基层武装工作秩序、提升国防动员质效、增强群众国防意识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我在工作中的几点心得体会。</p><p class="ql-block"> 一、法治思想是武装工作规范化的“定盘星”</p><p class="ql-block"> 基层武装工作涉及兵员征集、民兵整组、国防教育等多项任务,每项工作都与群众利益紧密相连,只有依法依规推进,才能确保公平公正。在兵员征集环节,以往偶尔会出现个别群众对征兵政策理解不透、存在疑虑的情况。我们以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在宣传动员时,不仅向适龄青年及家长详细讲解服兵役的权利和义务,还将征兵的流程、标准、纪律要求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解读,让群众清楚知晓整个过程,消除误解和担忧。同时,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开展体检、政审等工作,坚决杜绝任何违规操作,确保每一名新兵都符合标准、经得起检验,切实维护了征兵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让群众感受到法治的力量和公平正义。</p><p class="ql-block"> 在民兵整组工作中,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民兵的选拔条件、编组原则和管理要求。通过规范的程序,从辖区内的各行各业选拔优秀人员编入民兵队伍,保证了民兵队伍的质量和战斗力。并且,在民兵训练、执行任务等方面,也严格按照法规制度进行管理,使民兵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法治化轨道。</p><p class="ql-block"> 二、法治宣传是凝聚国防共识的“催化剂”</p><p class="ql-block"> 法治思想的贯彻落实离不开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我们将国防教育与法治宣传有机结合,利用乡村集市、文化活动等时机,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悬挂横幅、现场讲解等多种形式,向群众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等法律法规,让群众明白支持国防建设、参与武装工作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p><p class="ql-block"> 例如,在开展国防教育活动时,我们选取一些因破坏国防设施、逃避兵役而受到法律制裁的典型案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进行剖析讲解,让群众直观地认识到违反法律法规的严重后果,从而增强他们的法治观念和国防意识。同时,组织辖区群众参观国防教育基地,开展法治与国防知识讲座,培养爱国情怀和法治素养。通过持续不断的宣传教育,越来越多的群众主动关心支持武装工作,形成了全社会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的良好氛围。</p><p class="ql-block"> 三、依法治理是破解工作难题的“金钥匙”</p><p class="ql-block"> 在乡武装工作推进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矛盾和问题,在协调处理民兵参与地方应急救援等工作时,涉及到诸多法律关系和责任界定问题。我们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明确民兵队伍的职责和权益,以及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责任,确保各项工作在法治框架内有序开展。当出现矛盾和纠纷时,以法律为准绳进行调解和处理,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提高了民兵参与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p><p class="ql-block"> 四、法治思维是提升工作能力的“必修课”</p><p class="ql-block"> 作为基层武装工作者,自身必须具备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我积极参加各类法治培训和学习活动,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和业务水平。在日常工作中,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法律作为开展工作的基本依据。</p><p class="ql-block"> 同时,注重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法治教育,定期组织学习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引导大家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通过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和监督机制,对武装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和约束,确保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在法治思维的引领下,我们的工作更加科学、规范、高效,群众对武装工作的满意度也不断提升。</p><p class="ql-block"> 总之,将法治思想贯穿乡武装工作始终,是新时代基层武装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强化法治意识,提升依法履职能力,以法治之力推动乡武装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国防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