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西春日:“樱花雪”

丝丝花园

<p class="ql-block">樱花的美,不仅可以跨越代际。她以一种绵长的姿态恒常地怒放在这颗星球上,有种开得不顾别人死活的生命力。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平安时代,奈良的贵族开始赏樱,花祭、花会、花宴和花舞……</p> <p class="ql-block">3月到4月间,日本各地将陆续进入粉色的海洋,用最美人间四月天来形容再适合不过了。</p><p class="ql-block">日本全国能赏樱的地方很多,但京都的樱花有寺庙青瓦、神社鸟居的衬托,有千年古都的底蕴与人文,京都花韵、漫樱飞舞最能打动人。</p><p class="ql-block">根据日本气象社对樱花开花预报,我才制定出发的时间(天气影响花开情况,十分关键的,在2月下旬第二次公布花期时,我最终选择了盛花🌸期出发是4月5日,行程:大阪入境→姬路→神户→京都→奈良→大阪离境,最美的花期就是前后十天之内,真是祈求上天的誊顾,要风和日丽,有微风,这样才能看到绝美的🌸)</p><p class="ql-block">🌸樱花术语解析🔗/</p><p class="ql-block">所谓的樱花开花预测,</p><p class="ql-block">主要是指樱花的「初开」阶段,而当花朵开放至八成时,便才达到「满开」,这也是欣赏樱花的最佳时机</p><p class="ql-block">满开➕5~7天之后就是「樱飘雪」阶段,再迟就掉光了哦。“一期一会”是日本的一句古语,表示人对人和人、人和物之间,随机的相遇都存在独一无二的珍贵。樱花更是如此,据有关数据统计,赏樱的最佳时期也就是开花后的五天至一周,即便是计划好的赏樱行程,也会因为气候和花期的不同,赶不上盛开的时刻。</p><p class="ql-block">除此,樱花还是非常脆弱的植物,即使满开了也可能因为一夜暴雨而被全部打落,变成“落樱”,让看客失望而归。因此,追樱花全凭运气,也就更为珍贵。</p> <p class="ql-block">为了提高旅客的便利性和入境的效率,自2025年4月起在「羽田机场、成田机场、关西机场」三大国际机场全面升级通关流程,导入「自助通关机」,旅客仅需在出发前完成「Visit Japan Web 」资料登入,包含护照、航班、停留时间、住宿资讯、入境目的、海关申报等,抵达后即可使用QRcode,完成入境审查和海关手续!所以我在大阪入境十分丝滑,连取行李,前后共30分钟就出来了。第一站地:姬路城。从关西去姬路,有几种方式,①在关西坐飞船到伊势丹机场,然后转JR线到姬路,费用是最低的,但要上上落落,先坐大巴到码头→坐飞船🚢→再坐大巴→JR站→姬路,有行李🧳者就不算适合了。②在关西机场坐JR南海线→大阪难波→转线JR线→姬路,但时间约二小时三十分钟左右,还是行李要上落,也是算中选的。③坐机场大巴,关西至姬路,费用高3500円(¥175元左右),时间约为不到两小时,是三种交通中,最节约时间,方便的方式。缺点班次少,费用高,所以坐的客人真不多,一台40人的大巴,当时只有6位客人,4位去加古川,2位去姬路(我俩后面30分钟,就是包车状态的)</p> <p class="ql-block">从神户乘坐JR线约30分钟即可抵达兵库县姬路市。这座以世界遗产·姬路城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城下町,至今仍保留着格子窗的传统町屋等,完美融合了传统与现代之美。</p><p class="ql-block">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正值樱花盛开🌸这个季节漫步于姬路街头格外有趣,城市的建设是以姬路城为依托,在主干路上直接看到尽头就是漂亮的姬路城。</p> <p class="ql-block">姬路城,昵称“白鹭城”,是日本现存最宏伟、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堡,其外墙是纯白色,像展翅飞舞的白色苍鹭。这座城堡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4世纪。后来,日本战国时期丰臣秀吉于1580年对城堡进行了初步的扩建,而今天看到的大部分建筑群则是在1601年至1609年间,由当时的城主、德川家康的女婿池田辉政主持下完成大规模修筑的。二战时,姬路曾遭到轰炸,据说一枚炸弹落入姬路城却没有爆炸,使主建筑得以幸存。城墙部分石垣使用了古代的石棺作为“転用石”,让人增添了更多想象和感叹。姬路城是日本保留最完整的木质天守阁,1993被列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姬路城从未被攻破过,是名副其实的“坚不可摧”。</p> <p class="ql-block">跨过护城河上樱门桥,走过木栈道,进入姬路城大手门(樱门),来到三之丸广场。</p> <p class="ql-block">三之丸广场坐满来赏🌸的人,三五知己好友带上饮料与食物,铺上地垫,在此渡过“见🌸”之时。来到如此靠近姬路城的广场,你可以清晰地看到天守四周的渡橹、城门和石墙,让人越发感受到这是一座“牢不可破之城堡”。三丸广场无需门票,可自由出入,从日落至午夜12点,可近距离欣赏灯光秀,不同季节和纪念日还有特别演出。</p> <p class="ql-block">再通过一座建筑风格十分雅致的菱之门,姬路城的主门,才算是真正进入了城堡。</p> <p class="ql-block">姬路城的中心是天守阁。天守阁位于城内最高的地方,其包括一个主天守和三个附属城堡。通过渡橹将五重(屋簷)六阶(层)的大天守和西小天守、乾(指西北方向)小天守、东小天守相连,形成了与日本很多天守阁完全不一样的制式——连立式天守,这是姬路城最大的特点。这4座天守均有多重飞檐,从不同的角度能够获得不同的观感,因此被称为“八方正面”,意思也很好理解,各个角度看都很好看。</p> <p class="ql-block">城堡耸立在高处,让人感觉它与云天相连。护城河环绕城墙,又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p> <p class="ql-block">从大门附近的售票厅购票(票价 1000 日元)后,可通过城堡内部场地的狭窄过道,登上六层高的天守阁。进姬路城里面,全程都需要赤脚(要自备一对厚袜子,四月初木地板还是十分凉凉的),会提供塑料袋装鞋子,然后就是不停的爬狭窄的楼梯。城楼的窗户很小,所以里面黑漆漆的,不过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姬路城的全景。</p> <p class="ql-block">天守阁城堡内错综复杂的结构,特别是三层楼的天守阁,由许多立柱以及宛如迷宫的弯曲通道所连接,能发挥防御作用,阻止敌人入侵,并让敌军陷入混乱。这样的设计是为了防止敌人进入最高的天守阁以及位于城堡中心的要塞。除了天守阁之外,姬路城占地107公顷,由81栋建筑组成。</p> <p class="ql-block">姬路城的内部,其实可看的并不多,因为基本上已经清空了,没什么陈设,主要就是看看房屋的结构。而且整个内部的窗子也是封起来的,有钢丝网,所以想俯瞰整个姬路城,必须穿过钢丝网。</p> <p class="ql-block">通往二之丸的“菱之门”是姬路城最大的门,被列为日本国家重要文化遗产。大门上方装饰着黑漆和金属配件的格栅窗和火灯窗等造型美观,实则具备军事功能,供人抛掷石块或持枪向外突刺之用。</p> <p class="ql-block">坐落在鹭山之上的是西之丸,由百间长廊和化妆橹等围合而成,是天下太平之后建成的橹,可用于防御、仓库和侍女居住。</p><p class="ql-block">西之丸 是姬路城女主人千姬用自己的嫁妆建成的。千姬,德川家康的孙女,曾与丰臣秀赖政治联姻,后改嫁姬路城城主本多忠刻,是一位命运多舛的战国时代女性。</p> <p class="ql-block">西之丸是一个狭长的庭院,居于姬路城的西侧,几乎占据整个姬路内城的四分之一。这里是德川家康的长孙女千姬公主嫁过来之后的住处,景色相当精致。尤其是在樱花季,庭院的樱花有上千株,目及之处无不缤纷绚烂。在西之丸庭院看大天守阁,城堡与樱花的构图也是美得惊艳。</p> <p class="ql-block">人生也如樱花一般,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生命循环,哭着来,也有去。人生,含苞待放,开得逍遥,落也无憾。</p> <p class="ql-block">姬路城的美,真的是无法用视频、图片、文字等一切媒介来诠释,需要亲自去看看,才能完全体会。甚至,这种美,是有味道的美,古朴的味道,樱花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夜色中的姬路城,白鹭城忽然间有了白帝城的感觉,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也许“鹭”和“帝”之间有一种高贵气质的共通性吧。</p> <p class="ql-block">换个角度,远眺白鹭城,城门的棱线在天际划过,夜樱在静谧蔚蓝的夜空中越发有玉树临风之感,白鹭如我,云淡天高。</p> <p class="ql-block">从姬路站笔直延伸至姬路城的城下町主干道——“大手前通大道”,沿途商铺林立。既有卖馒头、铜锣烧、鲷鱼烧的传统和果子店,也有当地的调味料店以及经营特产的伴手礼店,适合悠闲漫步,边走边品味姬路风情。</p> <p class="ql-block">姬路的千姬点心,有点过甜了。</p> <p class="ql-block">一种垂枝樱花树,则如同瀑布般,向下倾落。垂枝樱是通过同样具有下垂习性的野生品种江户彼岸樱的特殊个体中培育而成,通常花的形状较小,花瓣为单瓣的淡红色。此后,垂枝樱作为一个重要的分支,又培育出多个亚种,花瓣颜色也从淡红色到深粉色不等,花朵从单瓣到重瓣不等,如著名的“八重垂枝樱”。垂枝樱因其花瓣的鲜艳颜色和垂枝的优美姿态,与京都的气质十分契合,因此也被认为是最能代表京都的花。京都的圆山公园和醍醐寺,都是著名的垂枝樱花观景点。</p> <p class="ql-block">醍醐寺在京都的伏见区,从京都站出发乘电车也不算太远,从车站开始就有步行指示去醍醐寺,经过人行天桥、小区道路等步行1000米左右就到达。醍醐寺由空海大师的徒孙建于公元 874 年,后大部分建筑毁于战火,在桃山时代由日本战国三杰之一的丰臣秀吉重修,并从他处移栽来七百株樱花至此,并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举办了辉煌的“醍醐花见”。</p> <p class="ql-block">醍醐寺的樱花以枝垂樱、染井吉野与八重樱为主,花期从三月末延至四月下旬。三宝院庭园中,太阁千代樱低垂的花枝如东山魁夷笔下的水墨线条,以淡粉与素白晕染出空寂中的生机。金堂前的樱花林,则似其画作《绿响》中的层叠绿意,花瓣随风飘落时,仿佛山林间无声的呼吸。</p> <p class="ql-block">票价:寺内实行三景点(三宝院・灵宝馆・伽蓝)通票,春季(3月20日-5月15日)、秋季(10月15日-12月10日)通票成人1500日元;平时(春秋季以外的时间)成人1000日元。上醍醐成人600日元,持三景点通票的游客可享受100日元的优惠。伽藍夜枫:1000日元。在门口有牌子将当天樱花情况实时报道,你再决定要不要买票入内,因为在参道两旁已经有的樱花林。</p> <p class="ql-block">寺院分两部分,山下为下醍醐寺,山上为上醍醐寺。从下醍醐寺的仁王门入内,左侧三宝院,右侧灵宝馆。前方是伽蓝院。三宝院为桃山时代书院建筑,内囿葵之间、表书院、纯净观、护摩堂等,每间房内的墙壁和扇上都有江户时代名画家石田幽汀和狩野山乐的彩色障壁画。三宝院庭园由丰臣秀吉本人设计。</p> <p class="ql-block">在进入醍醐寺正门前先看到了三宝院,三宝院流是醍醐三流之一,在真言宗中非常重要。三宝院基本是一步一景,不愧是天下人赏花之地。</p> <p class="ql-block">三宝院拥有国宝级的池泉回游式庭园,园内垂樱如瀑,粉白的花瓣随风轻舞,落在青苔斑驳的石灯笼上,为古寺增添了几分柔美。</p> <p class="ql-block">三宝院是一处精美的日式园林,据说是丰臣秀吉参与设计。</p> <p class="ql-block">只要踏入醍醐寺的山门,走在那条樱花大道上,你便会明了,当年丰臣秀吉为什么选择了醍醐寺来办「赏花大会」,因为实在太美了。</p><p class="ql-block">每到三月,整座寺庙就淹没于樱花海之中,巨大的垂枝樱矗立在庭园之中,用华丽的姿态绽放完这七日的美好春景。</p> <p class="ql-block">醍醐寺本身在修缮时,也尽量维持着原本的面貌,就像其百年如一的樱花美景。高大的垂枝樱层层叠叠,在时间的长河中自在安闲。</p> <p class="ql-block">垂枝樱已进入吹雪期,花瓣柔软地织在嫩绿的草地上,形成春日里难以消融的积雪,阳光照耀着瀑布般下垂的花枝,金光闪闪随风摇曳,仿佛误入垂枝樱仙境。</p> <p class="ql-block">最著名的一株是“醍醐深雪樱”,树龄约有180年,更是长得铺天盖地,如凤凰展翅,一张照片很难捕捉到全貌。</p><p class="ql-block">枝干粗壮,堪称是最大的一株巨木,花瓣亦是大而舒展,在眼前无疑是压倒般的美。并且从休憩室的沙发就能一窥其优雅的身姿,这种不经意间的感动与震撼,叫人久久难忘。</p> <p class="ql-block">能得到秀吉垂青的醍醐寺,自然是历史悠长且信仰深厚,留存的佛像、画作等寺宝多达10万件以上。其中一部分收藏在灵宝馆,比如药师三尊像(国宝)、五大明王像(重要文化遗产)、醍醐花见时用过的金天目茶碗等道具。而在灵宝馆庭园里可以看到多株枝垂樱,满开的姿态十分之动人。</p> <p class="ql-block">寺中的樱花,数不胜数,但是灵宝馆的这棵醍醐深雪樱,却让人怎么看都不会厌烦。</p> <p class="ql-block">醍醐寺以春天的樱花而著名,说它是「樱之寺」也不为过。从平安时代开始就是非常有名的赏樱点。</p> <p class="ql-block">来到伽蓝的最上端,就可以到达“观音堂”,周围散布林泉,弁天堂、地藏堂、钟楼、传法学院,步入堂中,扑鼻而来的便是浓郁的佛香,虽然说不出有什么特殊,但是总会让浮躁的心安静下来虔诚祈祷前来的还可在堂中抄写佛经。</p> <p class="ql-block">伽蓝的五重塔,是京都最古老的木造建筑,配上成排的山樱,视觉冲击感太强了。始建于平安时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千年前的建筑犹在,樱花也年复一年盛开,每年来赏樱的人们却已更换了数十代,醍醐寺便是古都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樱花树枝桠肆意舒展,花朵相互簇拥,微风拂过,花瓣簌簌飘落,像是下起了一场花雨。垂樱与寺内的五重塔、枯山水庭园等古建筑完美融合,红墙黑瓦、木质廊桥,在粉色樱花的点缀下,少了几分肃穆,多了几分浪漫。</p> <p class="ql-block">去清水寺路过的:大谷本庙,此庙的特殊地位,据说历代真宗宗主都安葬在此,而真宗的信徒在日本佛教界是最庞大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清水寺是京都一座非常古老的寺院,据《清水寺缘起绘卷》记载,公元778年,大和国兴福寺僧人贤心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佛相告,说往北方向有一座音羽山,山上有金色的水流,前往那里修行可或高德。于是,贤心来到了音羽山,果然看到了从山崖上飞流直下的金色水流,并见到了在水流下修行的行叡居士。默念千手观音的行叡居士见到贤心,说“我等了你200年,接下来就拜托你了。”行叡居士说完边身形消失。贤心顿悟,那行叡居士便是传道于自己的观音菩萨。</p> <p class="ql-block">京都作为日本首都,建于794年。显然,清水寺早于京都十余年,因此,京都人相信,因为观音菩萨的引领,才使得日本的天皇下决心将都城从奈良迁到京都,在观音菩萨的身边,寻求观音菩萨的保佑。确实,京都从794年开始,一直到1869年,明治天皇前往江户(现东京)巡游不归,京都作为日本的首都,延续了整整1075年,因此被称为“千年古都”。从建都到现在,1000余年间,日本到处闹地震海啸,唯独京都没啥地震。即使年年台风袭击,京都也不闹洪灾。京都人说:“观音菩萨功不可没”。正因为观音菩萨是京都的守护神,所以,清水寺也就成了京都人的“圣寺”。</p> <p class="ql-block">三重塔,作为清水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始建于公元847年,历经风雨沧桑,现塔为1632年重建而成。塔身高达30.1米,不仅是全日本最大的三重塔,更是京都城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987年,三重塔经历了一次全面的解体修理,如今已恢复了其色彩鲜艳、气势恢宏的原貌。(同款清水寺门票)</p> <p class="ql-block">新婚夫妇大多会来此处参拜,因为这一参拜能够让你“暗结珠胎”,怀孕生子。怀上孩子之后,就要祈祷安产。古代医疗条件差,生孩子风险很大,因此,“安产”是所有家人的期望。于是,清水寺前的参拜道,有了一个名称,叫“三年坂”。“坂”在日文中,是“坡”的意思。那么,这个“三年坂”是什么意思呢?</p><p class="ql-block">三年坂其实,是“产宁坂”的日语谐音。孕妇走过这“产宁坂”去清水寺参拜千手观音菩萨,就是为了祈求“生产安宁”。</p> <p class="ql-block">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清水舞台”。它立于悬崖边缘,高约13米,由138根巨大的木柱支撑,仿佛悬浮在空中。据说,清水舞台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国的传统建筑,它巧妙地通过榫卯结构连接,未使用一颗铁钉,展现了古代匠人的超凡智慧。站在舞台上,可以俯瞰整个京都市的美景,感受历史与现代的交融。寺内的主要建筑——本堂,宽19米、进深16米,供奉着十一面观音菩萨,四周环绕着精致的雕塑和绘画,展现出浓厚的宗教氛围。</p> <p class="ql-block">清水寺的建筑以橙红为主基调,木头建筑大都以原色来搭建,鲜艳的橙红建筑在碧绿山体的衬托下十分醒目。站在这高耸山尖的舞台上,远眺山下,京都的全景如画卷般缓缓展开,远山含烟,近水如镜,让人不禁屏息,感受这份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壮丽。古城的韵味与现代的气息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叹岁月的流转与文明的延续。可以想象,当四季更迭,应季的不同景致会展现在人们眼前。春日樱花烂漫,夏日绿荫如盖,秋日红叶满径,冬日雪景如画,每一景都有它独特的韵味,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在本堂,可以看到侧室供奉着的日本财神大黑天像,一手拿着万宝槌、另一手拿着宝物袋,双脚站在金光闪闪的粮仓上,寓意着招财进宝、丰衣足食,美好的寓意。</p> <p class="ql-block">清水寺因寺中清水而得名,一小山泉瀑布,顺寺旁山涯流下,称为音羽瀑布,被列为日本十大名泉之首。清泉一分为三,分别代表长寿、健康、智慧,被看作赐予神奇力量的灵水,游客路经此地一定会喝上一口,据说可预防疾病及灾难,是必经的祈福仪式。</p> <p class="ql-block">清水寺子安塔,于公元1500年建立,纯木质结构,站在塔前,遥望清水舞台</p> <p class="ql-block">  在清水寺赏樱,赏的不仅是花,更是一种氛围,一种传承。年年人潮如涌,岁岁樱花盛放,在这里,人与自然、历史与现代仿佛达成了一场永恒的默契。每一朵飘落的花瓣,每一阵轻柔的微风,都在诉说着关于春天、关于清水寺的动人故事 。</p> <p class="ql-block">连接清水寺的二三年坂更是浓缩京都特色的代表街道,可以眺望山下京都的风景,非常古朴。高台寺有夜樱,从17:30分开始……</p> <p class="ql-block">高台寺位于日本京都东山灵山之麓,是祭祀丰臣秀吉正室北政所的古寺 ,丰臣秀吉病逝后,夫人北政所出家,为祈祷其夫冥福、安养修佛,于庆长十一年(1606 年)开始建寺,宽永元年(1624 年)迎请高僧三江绍益开山主持,号称高台寺 。</p> <p class="ql-block">桃山时代在日本建筑史上无疑是非常具有创造性的一个时代。</p><p class="ql-block">庭园布局</p><p class="ql-block">在这个时代的庭园中,枯山水是很大的一个特点,小堀远州。远州所作枯山水几乎不使用任何开花植物,僧人或茶人可以在这些静止不变的自然元素中宁静而止念。庭园的整体布局十分开敞明亮,形散而神不散。其中的石块虽然看似飘零四处,但实际上有着自然分明的整体脉络,在无形之中就增添了几分山林的野趣。而高台寺的庭园采用枯山水设计风格,旨在传达海洋辽阔之意境。</p> <p class="ql-block">在方丈南边,是被称为“波心庭”的枯山水,由砂纹、立山、石组等元素组成,与其他寺庙枯山水的不同之处在于,波心庭的枯山水是时时变化的。在波心庭的西侧,栽种了一棵垂樱。或许这棵樱花树是宁宁特意为纪念酷爱赏樱的秀吉所设计,如今已经是第四代樱树。当春天粉色垂樱盛开时,柔软的花束垂在白砂上,随微风轻轻摇晃。静坐于方丈里,看樱花树下枯山水的纹路,有水波荡漾、春风拂面之感。</p> <p class="ql-block">夜间浪漫点灯,赏梦幻粉樱在暗夜里静谧绽放。</p> <p class="ql-block">特别是在波心庭园中的垂枝樱花非常壮观,在夜晚的“点灯仪式”也相当唯美浪漫,你可以欣赏到古寺和植物之间微妙的链接,意境深远。</p> <p class="ql-block">奈良兴福寺,位于日本奈良县奈良市登大路町48号,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建筑风格的古老寺庙。其创建历史可以追溯到天智天皇八年(669年),最初由藤原镰足之嫡室镜女王在山城山阶村陶原(今京都市山科区东野之地)建立山阶寺,安置丈六释迦像。随着历史的变迁,山阶寺经历了多次迁移和更名。和铜三年(710年),迁都平城京之际,藤原不比等复移寺址至现地,并易名为兴福寺。</p> <p class="ql-block">奈良的樱花名景不多,除了春日大社和奈良公园就是这个冰室神社了吧,冰室神社因供奉着守护制冰业和冷藏冷冻业的冰之神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有四百多岁的枝垂樱四月初就会开满粉白的樱花,随风摇曳如同樱花粉瀑布,被誉为奈良第一名樱。而且每年春天这里都会祭祀冰之神,祈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p> <p class="ql-block">冰室神社的枝垂樱,是奈良春日里一场无声的告白。樱枝低垂于神社斑驳的木檐前,淡粉花瓣缀满枝头,仿佛被风揉碎的云絮,轻柔地落在神明的肩头。这里的樱花不似京都的喧闹,只在细雨与晴光交替的间隙,以湿润的呼吸与青苔覆盖的石阶对话。当暮色降临,神社灯笼次第亮起,樱花的轮廓被暗影勾勒,花瓣边缘泛着微光,此刻神性与凡俗的界限悄然溶解,你将体会到什么叫“真正的美诞生于阴影的褶皱之间”。</p> <p class="ql-block">奈良东大寺建于1200多年前,当时的奈良还叫平城京,日本的国都,是个模仿大唐长安而建造的都市,繁华一时。东大寺因建在平城京以东,故此得名,由信奉佛教的圣武天皇于天平十二年发愿兴建的,又称大华严寺,是日本华严宗大本山,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樱花细密的花枝如瀑布倾泻,为石阶披上流动的粉色绸缎。晨雾未散时最妙,朦胧中朱红鸟居时隐时现,仿佛下一秒就会有平安时代的贵族踏着落花款款而来。记得穿素色衣裳,让镜头记录下这穿越时空的美。</p> <p class="ql-block">奈良一直以鹿闻名,小鹿能够走上街头和人若无其事的讨食,温柔又灵气的小鹿来治愈下</p> <p class="ql-block">樱花雪中的小鹿,一阵大风袭来,樱花漫天飘落,被称作“花吹雪”</p> <p class="ql-block">奈良公园的鹿群可以追溯到公元710年,当时武瓮槌命(藤原氏守护神)骑着白鹿迁移到春日大社。这些鹿从那时起就在奈良公园生活,被称为“神的使者”。</p> <p class="ql-block">  经过1300多年的繁殖,据2024年7月统计,奈良公园里大约有1,325头鹿。 奈良鹿都是野生的,生活自由自在。</p> <p class="ql-block">鹿一见游客拿鹿仙贝,马上点头敬礼,有些则需要游客说“礼”后才开始点头。喂食完毕后,游客举起双手,聪明的鹿看到此手势,便知道已经没有食物了,马上转身离开。</p> <p class="ql-block">奈良的鹿被视为神的使者,象征着和平、吉祥、好运,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紧密相连。所以奈良鹿是奈良吉祥物‌。</p> <p class="ql-block">若草山,这座奈良标志性的山丘,每到樱花季节便成为人间仙境。粉色的樱花如云似霞般笼罩山间,与山脚自由漫步的小鹿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画卷。站在山顶俯瞰,整个奈良尽收眼底,远处的古建筑与近处的樱花交相辉映,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吉野山,位于日本奈良县,是日本最著名的樱花胜地之一。这里的樱花有着数百年的历史,作为蔵王権现大神的神木,一直被精心呵护与保护。吉野山的樱花种类繁多,不同区域的樱花各具特色,因此即便说“吉野山的樱花盛开”,其实也并非所有樱花树会在同一时刻同时开放。随着樱花的分布,游客可以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逐步欣赏到从山脚到山顶的不同樱花景致。直接坐到JR吉野站就是山脚下,可以步行上山(无费用),也可以坐大巴山(价格便宜),或者缆车(最贵的,花费时间少)</p> <p class="ql-block">吉野山樱花主要以白山樱为主,共有大约200种3万棵。从山脚到山顶大致分为四个密集群,依次盛开。据吉野町介绍,海拔较低的密集群“下千本”4月8日盛开。此外,山上的“中千本”和“上千本”也逐渐接近盛开,海拔最高的“奥千本”预计将在4月15日盛开。</p> <p class="ql-block">相传,修验道的开山祖师“役小角(役行者)”在吉野山修行时,感受到神明显灵,便以樱花木雕刻藏王权现像,因此吉野山的樱花也被认为带有神圣的象征意义。而有别于河岸樱、公园樱、小区樱、路边樱,吉野山的樱花可以称作满山樱。以白色山樱为主,壮观磅礴的3万株樱花各放异彩,这可是独一份。去吉野山吧,体验文人墨客的“山中一日,世上千年。”</p> <p class="ql-block">金峯山寺(蔵王堂):世界遗产级别的千年佛寺,寺前广场樱花烂漫,禅意盎然。金峯山寺是日本修验道的起点,以跋山涉水修行,崇敬自然山林著称。因此藏王堂周边有很多为修验道营业的小旅舍。</p> <p class="ql-block">已近午饭,不妨找家居酒屋小憩,点一壶樱花酒,静看人潮流动,享受粉嫩恬淡的微醺时光。</p> <p class="ql-block">吉水神社观景台:从吉水神社的境内,正如“一目千本”的名称一样,可以一览中千本和上千本的山樱。“一目千本”又名“一目十年”,据说一眼看到那景色就有长寿的好处,可以长寿十年。</p> <p class="ql-block">继续向上,沿着蜿蜒的山路进入中千本区域。这里是吉野山的精华所在,茶屋、寺庙、古街道错落有致,恍若穿越时空。樱花枝繁叶茂,如拱形天幕般笼罩小径,行走其中,宛如穿越粉色的时光隧道。</p> <p class="ql-block">道路两旁参天的日本杉和樱花树林立,隔绝了外界的喧嚣,留下一片宁静氛围,风光独好。</p> <p class="ql-block">30000棵樱花树覆盖山间每一个角落,通幽曲径上落英缤纷,漫天飞舞的樱吹雪景致,在这一刻具象化;古寺和神社掩映在粉色云霞中,仿佛要超脱尘世一般;就连缆车都是樱花的,宛若陷入粉色海洋中,难以自拔。</p><p class="ql-block">据说,吉野山樱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14年,在传统和歌、民歌以及其它艺术作品中都能见到它的身影,有“日本第一赏花秘境”之称,快来感受这份只属于春天的浪漫叭~</p> <p class="ql-block">登上上千本,视野开阔,远近高低尽收眼下,远处山峦叠嶂,风光旖旎,白色和绿色交相辉映,近处山坡上自由生长的樱花成群成片,高低错落有致,白色的,白中带粉的,还有紫色带粉的,应接不暇,满目春光,真是赏心悦目。更有壮硕无比又枝干虬曲,带着岁月皱纹的樱花树带来的岁月美感。你可以在樱花树下席把而坐,把心境调至静音,似是似不是地呆在着,那意境绝对是超凡入圣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最佳赏樱期,山谷被染成粉白相间的画卷,宛如神灵撒落人间的花毯。据说,山中的吉水神社是唯一现存的南朝皇居,金峰山寺内供奉的藏王权现像威严庄重。漫步山间,南朝史迹、源义经藏身洞穴、芭蕉吟诗过的“西行庵”随处可见,历史与传说在此交织。</p> <p class="ql-block">樱花的美,是浩浩荡荡的宣誓,不仅是美丽的风景,更是一种精神的美,不管这世界多么繁美丰盛,毅然选择了在自己最辉煌的时候凋谢,灿烂地盛开,果断地离去,且不拖泥带水,不污不染,零落成泥碾作尘,质本洁来还洁去。</p> <p class="ql-block">吉野山不仅是赏樱圣地,更是日本修验道的中心。象征吉野山的金峰山寺,是修行者的精神寄托,200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当千年古寺遇上千年樱花,整片山林都像被施了魔法,氛围神秘而庄严。</p> <p class="ql-block">  背割堤位于八幡市,是一条京都市区以南的郊外河堤。从京阪电车八幡站下车左拐跨过淀川,远远的就能看见背割堤的身影,大部分的乘客来此的目的地也都是同一个地方,因此顺着人流走可以了(出了电车站,就有志愿者将如何去背割堤的路线地图,用英文一一解说,然后将地图交给游客,你可顺着人流的方向就能到达了)。</p> <p class="ql-block">背割堤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是从堤坝最高处向两侧,布满了垂樱。</p> <p class="ql-block">背割堤的樱花长廊,是京都人晨跑的秘密基地。1.4公里的河岸种植了220株染井吉野樱,花开时如粉色巨伞连绵成海。清晨7点前抵达,整条樱花隧道只属于你。</p> <p class="ql-block">堤岸青绿的草地上,有人在野餐、有人在小憩、小孩在奔跑玩乐。“花见” ,对于当地人来说,是一种生活方式与一场欢快的聚会吧。不妨带上一份便当,坐于樱花树下的草地上,融入这场“春日聚会”。</p> <p class="ql-block">一阵风吹过来,欣赏樱花瓣轻轻落地的样子,真是非常梦幻</p> <p class="ql-block">大阪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中期的桃山时代。在丰臣秀吉的领导下,大阪逐渐发展成为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大阪城就是丰臣秀吉的居城。江户时代,德川家康分别发动了两次战争(大阪冬之阵和大阪夏之阵),攻陷大阪城。1620年,德川秀忠拆除大阪城之后,覆土将丰臣家的遗迹全部埋在地底,并在原址建设了新的大阪城。</p> <p class="ql-block">大阪城天守阁共五层,采用多层楼阁造型。入母屋破风与层叠的屋顶相互穿插,形成层次丰富的屋顶和建筑立面。天守阁一层到四层采用了德川时代的白漆墙壁,五层则采用了丰臣时代的黑漆墙壁,以凸显这两个时代的不同特色。天守阁的屋顶呈墨绿色,建筑立面采用金色装饰,雄伟气派、金碧辉煌。</p> <p class="ql-block">站在天守阁的瞭望台上,整个大阪城尽收眼底,护城河环绕四周,城墙巍峨耸立,依稀能让人感受到当年这里作为政治、军事中心的威严与繁华。城堡内的庭园景色优美,四季变换着不同的景致,樱花盛开时如云似霞,红叶飘落时如诗如画。</p> <p class="ql-block">气势磅礴、构造精巧的城堡。城堡的外护城河宽达70-90米,水面波光粼粼,宛如一面镜子,倒映着蓝天白云与城堡的雄伟身姿。河堤宽阔,城墙由巨石堆砌而成,高达十多米,显得魁伟结实,不可逾越,据说是日本古城墙之最。</p> <p class="ql-block">1615年5月8日,大阪城陷落。自1467年应仁之乱起,历时148年的日本战国时代终于结束,归于统一,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划上了句号,日本进入了长达二百多年的德川幕府时代。</p> <p class="ql-block">1615年5月8日,大阪城陷落。丰臣秀赖和母亲淀殿夫人,在此处自尽。丰臣家族从此灭亡。</p> <p class="ql-block">关西机场对面的临空城,白沙青松是这里给人的第一印象,有着松树和白色玉石的大理石海滩。</p><p class="ql-block">在大海的气息和波涛声中,可以让您全身心地感受到美丽的绿色,充分满足您游玩的心情。
这里非常适合眺望远景,还可以看到关西国际机场起飞的飞机,远处还可以看到淡路岛、明石海峡大桥等。</p> <p class="ql-block">从日本观光地中,被选定为适合求婚的浪漫景点,《恋人的圣地》纪念碑。</p><p class="ql-block">LOVE,也清晰表达了爱情的氛围,是非常适合重要的告白场景。</p> <p class="ql-block">三月下旬,樱花开始从南向北推进,关西仿佛成了众神的调色盘。清水寺的晨雾染上了淡粉,奈良的小鹿们抖落着绯色花雨,大阪的巷弄里飘起了带着花香的炊烟。这不是普通的春日美景,而是神明在朱红鸟居与山海之间,用樱花写下的浪漫密语~。行程:关西→_→姬路→_→京都(醍醐寺、清水寺、高台寺)→_→奈良(奈良公园、若草山)→_→吉野山→_→大阪→_→京都背割堤→_→大阪城→_→临空城。当染井吉野樱与蔚蓝天幕相遇,关西的春日便成了是枝裕和镜头下的诗。只要你欣赏过盛樱的状观,会令你终身难忘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