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坐落于东城区北新桥三条东口,是全面展示中国海外移民历史和文化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现有藏品近6万件(套)。2024年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1960年,著名爱国侨领、中国侨联首任主席陈嘉庚先生倡议在首都兴建中国华侨博物馆并带头捐款。2014年馆舍落成。</p> <p class="ql-block">《华侨华人历史文化展》为常设展览,分为中国人民移民海外的历史、华侨华人海外生活篇和供献篇、华人华侨与中国发展、中国侨务五部分。</p> <p class="ql-block">展厅陈列使用图文结合、场景复原、艺术品创作、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方式辅助文物展示,帮助观众了解中国海外移民的历史变迁和社会生活,华侨华人在世界各地开拓、创业和所作贡献的历史,展示近代以来华侨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支持以及中国侨务机构的沿革发展。</p> <p class="ql-block">展示旧社会时期中国人民被列強剥削,劳工出海,过番下南洋等历史事件。</p> <p class="ql-block">展厅二楼远眺</p> <p class="ql-block">二层为“延安九日——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特展”和"记录时代"归侨摄影家翁乃强捐赠摄影展。</p> <p class="ql-block">“延安九日——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特展”,以嘉庚先生1940年访问延安的九天为主题重点,通过“摸索—客居南洋,心怀祖国”,“追寻—延安九日,同向而行”,“归来—共商国是,风范长存”三个部分,展示陈嘉庚先生与中国共产党同声相应、同心相知、同向而行的历史往事,再现广大华侨的爱国情怀。</p> <p class="ql-block">陈嘉庚先生一生为辛亥革命、民族教育、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不朽贡献,被毛主席称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p> <p class="ql-block">展览综合运用大量史料、图片、实物和音视频、艺术品的展现方式,160多件实物展品立体全面地呈现陈嘉庚1940年访问延安九天的细节故事。</p> 时间轴 <p class="ql-block">5月31日:第一日,抵达延安</p> <p class="ql-block">6月1日:第二日,参观延安女大,杨家岭拜会毛主席。</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与陈嘉庚谈话场景再现</p> <p class="ql-block">6月2日:第三日,参观抗大</p> <p class="ql-block">6月3日:第四日,与在延安的海外华侨青年会面。</p> <p class="ql-block">6月4日:第五日,与朱德总司令会面</p> <p class="ql-block">6月5日:第六日,延安印象</p> <p class="ql-block">6月6日:第七日,参观安塞</p> <p class="ql-block">6月7日:第8日,欢送会</p> <p class="ql-block">6月8日:第九日,告别延安</p> <p class="ql-block">“延安九日”是陈嘉庚先生生命历程中的重要节点,通过此次访问,他得出“中国的希望延安”的结论,开启了与中国共产党的同向而行。</p> <p class="ql-block">翁乃强,1936年在印尼雅加达出生,家族的重要背景造就了他日后的艺术追求。15岁回国,接受了系统的艺术教育,先后在北京育英中学、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和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深造。1964年,翁乃强进入《人民中国》杂志社,开启了他与摄影的深入联系。后调入中央美术学院,参与了摄影工作室的建立,成为一名教授。他的艺术之路跨越了国界,体现了祖国与海外华侨深厚的情感。</p> <p class="ql-block">翁乃强的摄影作品以纪实风格为主。他的作品题材多样,内容丰富,记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发展和建设,也展现了普通人的生活和爱国情怀,为历史留下了宝贵的影像资料。</p> <p class="ql-block">1971年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到北京开展交流活动时,翁乃强拍摄了多张中美乒乓球队员交流的情景,成为“小球推动大球”的见证者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中的运动员,你能认出几个?</p> <p class="ql-block">地下一层还4个常设展厅,闭馆时间已到,来不及看了,下次再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