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 观海听涛</p><p class="ql-block">美篇号 502040474</p><p class="ql-block">在贵州黔东南凯里市的雷山县境内,有个地名叫做西江,又因为这里有一千几百户苗族居民,就称为西江千户苗寨。现在全寨6千多人口中,苗族居民高于百分之九十五,号称是全国最大的苗族村寨。</p><p class="ql-block">在西南地区,苗族按服饰称呼的有八个支系,即大花苗,小花苗,鸦雀苗,素苗,青苗,花苗,白苗,黑苗。据考证,西江一带的苗族被称为黑苗。而雷山县苗族内部的自我划分有长裙苗和中裙苗以及短裙苗之分,西江苗族属长裙苗。</p><p class="ql-block">这里有四面重峦叠嶂的大山,梯田依山顺势上连云天,白水河穿寨而过,将西江苗寨一分为二。寨内吊脚楼早已成为过去,而层层叠叠的三层或四层木屋随处可见,其沿着山势而建又连绵成片,气势恢宏。苗族农耕和歌舞及其遗风古俗在这里世代相传。这里不仅保留着最纯粹的自然美景,而且有着深厚的人文气息。西江千户苗寨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示着苗族发展史的积累与沉淀,是研究与探索苗族文化的绝佳之地。</p><p class="ql-block">寨外的观景台可俯瞰苗寨全貌,是游客的必到之处。登上观景台,苗寨群山环抱,云雾缭绕,清新宜人。每当晨曦或落日时,黑瓦木墙金光闪耀,与云雾、梯田构成如画美景。夜晚灯火辉煌,如繁星洒落,与星空辉映,如梦似幻。</p><p class="ql-block">寨内的七座风雨桥,也是这里的一大特色。进入千户苗寨,随处可见木制的古桥,白水河把这头的山和那头的山分开,于是,架在这白水河上的桥便成了连通两头最紧密的要道。 既起到方便寨民过河的作用,也是古寨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七座风雨桥,除了编号外,其中五座桥有苗族的别称,分别是一号风雨桥苗语哿嗡僦,意为龙潭桥;二号风雨桥苗语嘎銩僦,意为螃蟹桥;三号风雨桥苗语僦哟妃,意为游方桥或情人桥;四号桥苗语僦岽乧,意为学子桥;七号风雨桥苗语僦餸嗡,意为回龙桥。</p><p class="ql-block">这七座风雨桥,造型各不相同,带给游人无尽的审美享受。如果白水河是苗寨的一条玉带,那七座风雨桥就是镶嵌在玉带上的宝石,如果白水河是乐谱中的谱线,那七座桥就是谱线上的音符。俗话说小桥流水人家是江南水乡的缩影,而在这里则是风雨桥流水木屋,小桥对应的是结构精巧的风雨桥,人家对应的是山坡上层层叠叠的苗家木屋,或许这里风情更胜江南!</p><p class="ql-block">注:第一图取自苗寨宣传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