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站在报告厅的外面,他整理了一下衣服,脑子里飞速构思了要进场的情景,三天前他就在脑中预演今天的分享会,甚至对着浴室镜子练习过表情。话题是之前已经细细考虑了的,想象了读者们可能会交流的话题,嘴角微微一笑,他昂首走进大厅。</p><p class="ql-block"> 这本书经过了几年时间的书写,终于出版了,看到书的一霎那,心情非常激动,仿佛经历一次长途的跋涉,到了目的地的释放和酣畅,他很期待能在今天的这个时候,和在座的的人激起一点共鸣。</p><p class="ql-block"> 就象位农民,日复一日的劳作,在终于收成的日子里,和家人朋友坐下来,整一桌好饭菜,喝上一小口,然后打话匣子,感受下“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快乐。</p><p class="ql-block">大厅似乎很大,容纳三、四百人,但只看见稀稀拉拉坐着几十人,“这很正常,一般的读者会真正能有几十个人喜欢的就不错了。”他心里这样和自己说。</p><p class="ql-block"> 主讲人的位置设在台上,与台下有一段距离,看不太清楚来人。没有主持人,他清了下嗓子,简单介绍了自己。从门口陆陆续续有人进来,全是穿着校服的学生模样。他开始从自己如何开始热爱文学开始讲起,讲一个十岁的孩子,意外的参加一次全国作文大赛中获奖,从而激发起心中文学爱好的火花,讲中国古典诗词文化的美妙,以及对自己的文化启蒙。</p><p class="ql-block"> 座位下,有些嘈杂起来,不断的有人离开,一路小跑的走出去,也有人在窃窃私语,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会厅里回荡,仿佛撞上墙壁又弹回来,显得那么孤单。和创作时“暗夜无人,自己和自己对抗”的孤独感觉是那么象。思绪有种卡顿的凝固,于是,他想这个话题就先结束吧。</p><p class="ql-block"> 还是给大家讲讲这本书的创作过程吧,他仿佛对这个话题更兴致盎然,声音更加响亮起来,他讲他曾经在风雨夜看到到的一个外卖小哥的背影,禁不住想象小哥每日的工作,会遇到哪些不一样的顾客;讲十几年前的一场雪,勾起了旧岁月的回忆,和那天一起经历这场风雪的人,都有哪些不一样的故事,讲创作自已散文集时,曾无数次站在废旧的旧城上寻找岁月更迭的烙印。</p><p class="ql-block"> 他的声音如溪流般缓缓流淌,那些在心中锁了很长时间的月光从眼角溢了出来,温热的液体在胸腔里漫开,就像退潮后终于等来了涨潮。他似乎在想,这些场景,可曾有那么一瞬也曾照拂过大家的内心。</p><p class="ql-block"> 分享会的最后,作家想让大家随意聊聊自己的文学之路。座位上一片沉默,话语未被接住,像石子沉入沥青海,那些低垂的睫毛组成一片黑压压的芦苇荡,他仿佛解围似地说:“没关系的,大家就随意的聊聊,”终于有个人站起来,表示自己想学习写作,想请教老师方法。“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观察,多动动笔”老师和蔼地说着,</p><p class="ql-block"> 依稀有几个人继续问着一些和学习写作有关的问题,老师耐心地回答。</p><p class="ql-block"> 走出报告厅时,太阳升出了云层,有些明晃晃的刺眼,或许,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文学离大众的距离,离自己想象的还有点距离,就珍惜好自己内心的那份热爱与真诚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