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勤读会第106期分享会:2025年4月26日,大理石空国石博物馆,振泳主分享雷殿生《信念》,主题是:徒步旅行和人生路。</p> <p class="ql-block">书目:《信念》。</p><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雷殿生(1963年~),中国著名徒步旅行家,被誉为“当代徐霞客”。1998年至2008年,他用十年时间徒步穿越中国,行程达81000余公里。历经高原、沙漠、无人区等极端环境,多次与死神擦肩,成为首位全程徒步穿越罗布泊的探险者。其经历彰显坚韧精神,著有《十年徒步中国》,激励无数人探索自然、挑战自我。</p> <p class="ql-block">振泳主分享:雷殿生的人生起点,远低于大多数人。1963年,他出生于黑龙江呼兰县的小山村,幼年时母亲离世,不久后父亲也跟着撒手人寰,小学未毕业便辍学,开始在生活的泥沼中挣扎。寄人篱下的日子里,遭受的白眼与冷遇,让年少的他饱尝生活的艰辛与人性的冷漠。但命运的残酷并未将他打倒,反而在他心中种下了一颗渴望“活出人样”的种子,这颗种子在日后的岁月里生根发芽,成为支撑他完成徒步壮举的强大信念。</p><p class="ql-block">1987年,24岁的雷殿生偶然间被徐霞客诞辰400周年的邮票所吸引,徐霞客游历四方的故事,点燃了他心中“行万里路”的梦想之火。1989年,与徒步旅行家余纯顺的相遇,更是让他坚定了徒步中国的决心。为了实现这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雷殿生用十年时间精心筹备。他一边努力赚钱,积累资金,一边自学地理、历史、野外生存等知识,还坚持每天长跑锻炼体能,甚至为了避免旅途中突发阑尾炎影响行程,毅然选择不打麻醉进行阑尾切除手术,这份破釜沉舟的勇气与决绝,令人动容。</p> <p class="ql-block">她说:在这十年间,雷殿生走访了中国56个民族聚居地,用双脚丈量了祖国的每一寸土地,累计行程达8.1万余公里,相当于绕赤道两圈。他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沿途的风土人情、自然风光、生态环境,收集了大量珍贵的民俗、生态、历史资料,这些资料不仅是他个人的宝贵财富,更是对中国多元文化和自然风貌的一次全面记录与展示 。</p><p class="ql-block">1998年10月20日,农历九月初一,寓意“九九归一”,雷殿生卖掉所有家产,背负着简单的行囊,从家乡哈尔滨出发,踏上了长达十年的徒步征程。这十年间,他遭遇了无数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在湖南罗霄山,被巨蟒追逐,生死一线;神农架原始森林中,粮食断绝,只能靠吃树叶、生吞蛇肉维持生命;青海柴达木戈壁,断水数日,不得不喝自己的尿液和鲜血求生;西藏阿里无人区,被群狼围攻,烧光衣服才得以死里逃生…… 一路上,不仅有来自大自然的生死考验,还有人为的恶意与威胁,19次抢劫、被殴打、被辱骂、被质疑…… 但无论面对怎样的绝境,雷殿生从未有过一丝放弃的念头,心中的信念如同永不熄灭的火焰,支撑着他一步一步坚定地走下去。</p> <p class="ql-block">她继续说:徒步之旅并非只有苦难与危险,雷殿生也收获了无数温暖与感动。卡车司机专程为他送来食物和苹果,新疆小朋友给他两杯鲜羊奶,柯家兄妹留他住宿一晚,三哥无私送上饺子和衣服,边防战士给予他帮助,主持圣僧为他祈福,还有许多被他事迹感动的企业家送给他相机和其他物品…… 这些来自陌生人的善意,如同一束束微光,汇聚成照亮他前行道路的温暖力量,让他在孤独与艰辛中感受到人性的美好,也更加坚定了他走下去的信心。</p><p class="ql-block">最令人瞩目的,是他成功穿越“死亡之海”罗布泊。这片曾吞噬了余纯顺、彭加木等探险家生命的神秘区域,令无数人望而却步。雷殿生却选择挑战极限,他削发明志,写下遗嘱,独自踏上这片充满死亡气息的土地。在穿越罗布泊的31天里,他面临着高温、缺水、迷路、沙尘暴等重重困难,身体和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他最终成功走出罗布泊,创造了人类徒步史上的又一奇迹。当他走出罗布泊,面对迎接他的人们,双膝跪地,泪流满面,这一刻,他的泪水里包含着对这片土地的敬畏,对生命的感恩,以及对自己十年坚持的感慨。</p> <p class="ql-block">她最后说:合上书,雷殿生的形象在我心中无比高大。他的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信念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人只要有了坚定的信念,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超越自我,实现看似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为一点挫折和困难就轻易放弃自己的梦想,与雷殿生相比,我们所遇到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p><p class="ql-block">雷殿生的徒步之旅,不仅仅是一次身体的远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升华。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挑战自我,追求梦想,在于用坚定的信念去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人生。在这个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时代,我们需要这样的精神力量来激励自己,让我们在面对生活的种种困难时,能够坚守信念,勇往直前。</p> <p class="ql-block">主分享现场部分视频,如下:</p> <p class="ql-block">振泳老师:</p><p class="ql-block"> 这是您在勤读会主分享的第二本书,我们从雷殿生《信念》中感受了他孤旅淬火成刃的十年,在绝境中绽放如莲的信念。谢谢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勤读会</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26日</p> <p class="ql-block">现场视频,如下:</p> <p class="ql-block">北岸分享:标题是时光里的旅行文字,关于旅行的文字,我以为还是古代的更有价值。例如《大唐西域记》又称《西域记》,是由唐代玄奘口述、辩机编的地理史籍,记载玄奘从长安(今西安)出发西行亲身游历西域的所见所闻,《大唐西域记》是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地古代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为各国学者所重视。</p><p class="ql-block">元成宗元贞元年(1296年),浙江温州人周达观奉命随使团前往真腊,周达观逗留约一年后于1297年7月回中国。回国后以游记形式创作了《真腊风土记》。《真腊风土记》全文8,500字,真可谓字字珠玑,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柬埔寨各方面的情况,特别是对辉煌的吴哥文化有详细记载,是研究柬埔寨历史和中柬关系史的必备读物。</p> <p class="ql-block">他说:石空收藏的古版图书与大理石也相得益彰,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徐霞客游记》是地理学名著,明朝徐霞客撰,成书于1640年。该书内容丰富多采,记述翔实精确,在地理学研究方面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书中关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历史、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记载,是研究云南少数民族历史的极为珍贵的史料。《徐霞客游记》对普通读者而言,它更像是一本旅游指南。</p><p class="ql-block">我比较喜欢1997年出版的“漂泊者之旅”图书系列中曾哲的《西路无碑》,该书通过生动的叙述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1989年6月18日到1990年7月在西部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西路无碑》作者在旅途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包括牧民、探险家、艺术家等,他们的故事和经历丰富了书的内容。书中还涉及了作者与旅途中遇到的同伴之间的友情、爱情等情感纠葛,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美好。《西路无碑》不仅是一部旅行文学作品,作者在书中分享了自己在旅行中的成长和变化,包括对自我认知的提升、对人生目标的明确等。</p> <p class="ql-block">他继续说:振泳分享的徒步旅行者雷殿生《信念:十年徒步中国》,书里讲述了他1998至2008年这十年间徒步中国的旅程,内容有穿越罗布泊、被狼群围堵的生死情景。这位被斯琴高娃称为“中国阿甘”的旅行者,2010年11月,他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世界上徒步旅行距离最远”认证,总行程达81000公里,被世界称为“中国当代的徐霞客”。但我以为叫“徐霞客式的徒步爱好者”更合理一点,雷殿生的文字无法和徐霞客相比。《信念:十年徒步中国》文字简洁,图片精美,旅行体验非常人可比,封面和封底设计独特,打开后有雷殿生的旅行线路地图,背面还有中国56个民族所在地的邮戳。</p> <p class="ql-block">他最后说:我的旅行体验很少很少,去过两次北京,没有文字记录。2004年去过维西,写了《白云深处有人家——维西印象》,登载于2005年4月8日的《滇池晨报-都市名流》。后来有零星的旅行,限于省内。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世界人文环境趋同严重,旅游容易,旅行不容易,现在的人们旅行基本有微信朋友圈,图片为主。</p><p class="ql-block">去年7月在大理石空分享了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今年的4月是第二次来大理石空。南门城墙内,龙泉坊里,去年来时入口不好找,今年容易多了。大理石空里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大理石作品,观赏中流连忘返,看这些精美的大理石作品,何尝不是一次视觉和灵魂的旅行呢?每一次观赏都有新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巧丽分享:雷殿生15岁失去双亲,只读了三年半的书。但因为父亲说的“要活出个人样来”,他一直是很自立争气的。被徐霞客的邮票,还有偶遇余纯顺,激发出立志走遍全中国,以“环保,民族,探险”为目标的信念,从此在身体锻炼,经费积攒和知识储备上狠下功夫,做足十年的准备,再以十年时间,用脚步丈量中国版图,克服重重困难,遭遇大自然的险境,历经人性之恶,更看到祖国山河辽阔,各民族百姓的善良纯朴。雷殿生没有看过万卷书,但踏踏实实地走过万里路,和樊登交流时的他,见识谈吐不逊于在各自领域里的专家。我想,这就是择一事终一生,信念始终坚定,行动百折不挠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艳梅分享:四月,读振泳姐推荐的书《信念——人生每一步都算数 》,讲述作者雷殿生十年徒步中国的故事。从小我就有一个渴望流浪的灵魂,喜欢的作家三毛、安妮宝贝(庆山)都是在行走中成长的人,虽然没有去过太多地方,但是在阅读中也算跟随写书的人浪迹天涯了。</p><p class="ql-block">读《信念》感触最深的地方有:</p><p class="ql-block">一是关于信念:雷殿生幼年经历坎坷,父母早逝,父亲离世前的话:“人要活出人样”激励着他,十年的准备,十年的艰辛,从早到晚,从始至终,行走在苍茫天地间,心怀感恩和谦卑,走上一条成全自己人生的路。</p><p class="ql-block">二是书中喜欢的部分:在“探访自然秘境”部分,被莲花秘境墨脱的美和尊严折服,这里被称作莲花隐藏的圣地,如果不经历艰辛的路途,如何能够抵达美好的地方?“途中逸事”为让人心疼的孩子们落泪,也被迎江寺方丈的的话“走路也是一种修行”、“早走早休息”醍醐灌顶。同时边读书边感慨祖国山河的壮美,也为边防军人的付出感动。</p><p class="ql-block">当然最打动我的还是作者怀揣坚定信念成全自己的坚韧精神。如果任何一段路途,但是一条主动选择或被动带领的道路,那么它应该还承担其他的寓意:是生命起伏的路途,是穿越人间俗世的路途。也是一条坚韧静默而隐忍的精神实践的路途。</p> <p class="ql-block">爱华分享:老雷的故事,恐怕一辈子都讲不完听不厌啊,我最近感动得几次落泪,自己读完后,带着老二再读一遍,读到他照顾生病的妈妈,因为妈妈的去世自责,又借寿衣借棺葬父时,老二的眼泪也断了线!心被狠狠地抓了一把的疼。老雷13岁时母亲去世,15岁时父亲去世,25岁时诞生只身徒步中国的梦想,35岁时割掉阑尾卖掉房子出发,45岁时只身穿越罗布泊,完成壮举!他就是当代的徐霞客,甚至比徐更甚,因为他就是只身一人徒步走完中国,而徐还有随从或者管家。“孩子啊,走路也是一种修行。你要早走早休息”这是老方丈对他说的。拜访完56个民族,走完全中国后,老雷容貌都变得慈祥了。他现在看上去文质彬彬,书生气,与书中刚出发时照片上的样子相比,简直脱胎换骨。走路真的是一种修行。我佩服他的勇气毅力能力,他一直强调自己是个普通人,哪里普通了?他干成了绝大部分人都无法干成的事!必将载入史册。多少次命悬一线,斗野猪斗蟒蛇斗群狼?生吃蛇肉,剜肉自救……在大自然面前,更多地感受到人类的渺小。比自然更可怕的是人,有的人无端打骂他,放狗咬他,但更多的人在无私地帮助他,他也在回馈这种大爱,柯氏兄妹在他的帮助下也像他一样坚强地活下来了,并活出了人样。很少有人能真正体会得到,10年时间孤身一人行走在天地间,是何种感受?老雷做到了,他靠的是心中的信念,靠的是顽强的生命力!我这个时候读到这本书,就是一种缘分,愿我们大家都能实现心中的梦想!</p> <p class="ql-block">琴书分享:退休后读书、聚会,如点灯夜行,给退休生活增添了光亮,让心静下来,日常生活也会变得亮堂些。今天在大理古城石空国石博物馆,泳姐分享雷殿生先生的《信念》,身体、心情都极为愉悦,是幸福的一天。晚餐又是一顿美食!</p><p class="ql-block"> 《信念》记录了雷殿生25岁为梦想准备十年,35岁起连续十年徒步中国,行程81000公里,成为世界上连续徒步时间最长、行程最远之人的传奇经历。</p><p class="ql-block">为徒步中国,他学习荒野求生技能、锻炼身体、规划路线,甚至卖掉房子、割掉阑尾,展现出破釜沉舟的决心。穿越罗布泊,31天孤身徒步,成为第一个成功穿越“死亡之海”的人。 遭遇泥石流、雪崩、沙尘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19次抢劫、40多次野兽袭击,数次险些丧命;即使历经这一切,依然不放弃!只因为心中有坚定的信念!终于把梦想变为现实。就是践行了他书中所说的“选定目标,便择一事终一生”。“只面绝望,靠自己逆风翻盘”。</p><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要说的是:在老雷徒步中国的过程中,他也从一个普通的农村青年,脱胎换骨,蜕变为拥有强大内心和丰富阅历的探险家。</p><p class="ql-block">读《信念》,也想起自己40岁开始学开车,眼睛高度近视,工作又忙,学了几天后,很想放弃,也是咬牙坚持下去。现在有时候在洱海边开车兜风,自由自在,心中时常很感谢当时坚持下来的自己!只是更多遇事的时候,还是放弃的时候多,以后还是要多学学老雷。</p> <p class="ql-block">晓琴分享:1个人,背负90斤行囊,10年徒步81000公里,风餐露宿,跋山涉水,穿越中国31个省份(含港澳台),走访56个民族聚居地,孤身穿越罗布泊、阿里等无人区。他是探险家雷殿生,他用双脚丈量中国山河的十年,是一场孤独者与天地对话的精神远征。</p><p class="ql-block">雷殿生1963年出生在哈尔滨呼兰县的一个小山村,11岁无奈辍学,13岁母亲去世,15岁父亲去世,1987年因为“徐霞客诞生400周年”邮票萌生徒步探险的想法,1989年在大兴安岭偶遇正在徒步中国的余纯顺,坚定了想法并开始了10年的精心准备。在资讯和网络尚不发达的1998~2008年,凭借一支笔一个相机一张地图一颗心,每天写日记,记录徒步中国的点滴,手写近百万字,拍下约四万张照片,收集资料达两吨,他不是作家,却写就了本书,文字朴素真实,情感真挚细腻。</p><p class="ql-block">他行走在边境线、沿海线、高原、峡谷、原始森林、草原、沙漠戈壁等,穿烂了52双鞋,脚指甲磨掉了19次,遭遇了19次抢劫,无端被人殴打,历尽艰险。他经历了泥石流、雪崩、沙尘暴、龙卷风,险象环生;荒野中他被狼群围攻,被蟒蛇追赶,生吃土拨鼠,喝自己的血和尿,危在旦夕;沿途他宣传环保,拍照举报化工厂排污和野生动物猎杀者,被砸相机被枪指着遭受威胁。一路上他也接受着众多陌生人友好真诚的关爱和祝福,于苍茫天地间书写属于自己的史诗。</p> <p class="ql-block">爱萍分享:感谢泳姐推荐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祖国大地不一样的风景,看到了积极乐观的生命不一样的魅力,感受到信念的力量。</p><p class="ql-block">雷殿生在前言里,将自己20年来的经历总结为15个字里“有梦想,要行动,重细节,需专注,贵坚持,存敬畏。”生命是一场孤独的远行,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方向。有梦想的人很多,但行动起来,还专注坚持下去的就不多了。</p><p class="ql-block">我们都向往一帆风顺的人生,每个人都想过幸福的生活,每个人都想“活出个人样”。但什么是幸福?什么是“人样”? 在雷殿生的解读中,幸福被赋予了简洁而深邃的内涵。“那一刻你拥有你所需要的东西”,这句话道出了幸福的本质。雷殿生告诉我们,"人样"的标准不在别人眼中,而在自己的内心。他用脚步丈量大地,用信念穿越荒漠,用经历丰富生命。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另一种可能。徒步中的艰辛,既是对身体的考验,更是对意志的打磨。他克服困难,在孤独中与大自然对话,用双脚丈量着祖国的山河,用信念诠释着生命的尊严。他用走路,走出了人生的意义。他“行囊中的三件宝贝”(国旗、56个民族大团结邮票、一面白布做的29届奥运会旗帜)彰显出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人文情怀让人敬佩不已。这本书的套封里有他徒步十年走访56个民族居住地并加盖当地邮戳的邮票和他81000千米的路线图,真好!</p> <p class="ql-block">她说:生命的意义,不在于你走了多远,而在于你是否带着信念前行。雷殿生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最宝贵的光芒,也诠释了真正的强者,不是战胜他人,而是战胜自己。</p><p class="ql-block">阅读完这部作品后,我想了一下生活中究竟有哪些信念能够支撑我坚持完成每一件事?实在惭愧,答案是我没有“信念”。读个书,遇到点不明白的地方,轻易就放弃了;练个字练两天就停了;爱写小作文,总以自己忙为由,今年一篇都没写了;想着锻炼身体、减肥,下载了好多健身操视频、开始跑步,动几天后就停了……好多事情我都这样,虎头蛇尾,不了了之,做事没有计划,行动中没有想法,心中缺乏信念。而雷殿生却十年磨一剑,只为做好一件事。在徒步中,他一点点攻克难关,一步步修正计划,他坚毅、果敢、永不言弃,目标明确,坚定信念。他的信念,如同磐石般坚定,从未因外界的风雨而动摇。他的信念,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他用十年准备,他用十年行走,他十年如一日,一步步走,一点点克服困难,最终完成了自己的梦想。除了钦佩,别无它言。想想自己为什么一事无成,再看看别人的成功,就是封面上的话“人生每一步都算数”!</p><p class="ql-block">致敬每一位为梦想努力的朋友们!</p> <p class="ql-block">水无颜分享: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背个行囊在路上走啊走是件非常浪漫的事,但一直以来我都没有真正走出去过。</p><p class="ql-block">看雷殿生用十年准备用十年践行自己的理想,既惭愧又感动。能够支持他完成计划的是不朽的信念,是我最缺乏的宝贵品质。</p><p class="ql-block">对我来说,这本书与去年读的《生命才是最值得去的地方》恰恰能够互相印证:我们终己一生就是一场修行,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最重要的是向内看清自己,不管你的人生里有没有清晰的目标,然后做好自己。</p> <p class="ql-block">辉辉分享:跟着老雷游大中国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他的人生轨迹:</p><p class="ql-block">1-15岁:磨难坎坷的少年;</p><p class="ql-block">15-25岁:外出闯荡,开始掌握命运的主动,梦想诞生;</p><p class="ql-block">25-35岁:用10年时间为徒步中国计划做各方面的准备;</p><p class="ql-block">35-45岁:用10年时间徒步81000公里,走过中国内地每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香港、澳门、台湾,走过1600多个县,5000个乡镇,遍访中国56个民族聚居地,行程相当于绕赤道两圈,最后一站用31天穿越罗布泊,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从这片“死亡之海”罗布泊中走出来的人。10年来经历了各种艰险,死里逃生,信念的力量。</p><p class="ql-block">45岁至今(62岁),将部分经历整理成书,建立了2个博物馆,2000多场讲座,大量珍贵的资料,一身宝贵的经验。脱胎换骨,精神力量激励众人。</p> <p class="ql-block">她说:本书语言朴实无华,就像老雷这个人一样,平凡中有不凡,普通人的传奇。书中还藏着即简单又深刻的哲理:“走路也是一种修行”、“要活出人样”,到底什么是人样?老雷用“人心一定要正,走正路才走得远”的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答案。</p><p class="ql-block">谢谢泳姐的分享,很喜欢这本书,今后时刻告诫自己仰望星空的同时还要脚踏实地。</p> <p class="ql-block">秀玲分享:没有看这本书,听了大家的分享,被雷殿生的信念感动到了,一个十年徒步中国81000公里的“当代徐霞客”,用血泡、险境和51本日记写就的生命史诗。</p><p class="ql-block">“一个人可以没有退路,但绝不能没有信念”。</p><p class="ql-block">他告诉我们信念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融进血液里的坚持;不是偶尔的热血澎湃,而是日复一日的枯燥积累。</p><p class="ql-block">或许我们不必徒步中国,但总该为自己相信的事情,像雷殿生那样“傻”一次。</p> <p class="ql-block">jn分享: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的小孩。离开了家乡,他乡变故乡,离家的人就是流浪的小孩。内心不安定,就是在流浪。吾心安处是吾乡。终于明白,从向外走《行者无疆》到向内求《生命才是最值得去的地方》,探寻自己内心,心路历程,这个旅程会持续很久很久。不管是有信念带着目标的徒步,还是没有目的自由式的漫游,先动起来,行动中慢慢感受、体会和思考。这一过程让我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行走和阅读是一对隐形的翅膀,飞累了就歇歇脚,停停走走,走走停停。借用一句现在年轻人中流行的口号:“我梦寐以求是真爱和自由”“陪你去热爱这个世界”,兄弟姐妹们,行走的时候,记得叫上我!</p> <p class="ql-block">学文线上分享:我因不在大理不能参加,信念趣说凑个热闹:</p><p class="ql-block">信念是信,信念是念。</p><p class="ql-block">信是信仰,信是信心,信是信任,信是信用,信是信誉,信是信奉,信是信守,信是信条,信是信服,信则都有,不信全无。</p><p class="ql-block">念是概念,念是观念,念是理念,念是意念,念是信念,念是想念,念是留念,念是怀念,念是惦念,念是感念,念是悬念,念是顾念,念是眷念,念是追念,念是挂念,念是纪念,念是念头,念是念想,念是心的统领,念是今天的想法,一念起则万物生,一念无则宇宙灭。</p><p class="ql-block">人生不过是一种偶然,一种随缘,来无由,去无踪。信念却是办法之门,是方向之盘,是目标之航,是意义所在。有了信念,促成信念就有了基础,成就信念就有了动力,实现信念就有了希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宇宙即信念,信念即宇宙。人之所以为人,正在于人有信念。</p><p class="ql-block">振泳和我在勤读会中,可谓是大哥哥大姐姐了。庆幸我们那代人还执着于是非和原则,执守于敬畏和感恩,没有丢失信仰和追求,不苟且,不随便,不敷衍,不牵就——因为我们从小就是在信念教育中成长壮大!</p><p class="ql-block">愿勤读会的所有兄弟姐妹勤读诗书,勤学好问,和信念结缘,和信念相伴,与信念拥抱!</p> <p class="ql-block">当天,在石空国石博物馆偶遇西班牙画家即兴作画。</p> <p class="ql-block">见证了画家和馆长李振葵先生的友谊。</p> <p class="ql-block">石空镇馆之宝:凤求凰。</p> <p class="ql-block">“走路也是一种修行!”</p><p class="ql-block">“克服心中杂念,一心走好自己的路。”</p> <p class="ql-block">图文来源于“勤读会”微信群书友和网络,“勤读会”工作组人员搜集整理。</p> <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读书活动安排:</p><p class="ql-block">1、水无颜主分享【美】黄仁宇《万历十五年》。</p><p class="ql-block">2、现场分享有诵读环节,具体内容工作组酌情安排。欢迎参加,敬请关注!</p> <p class="ql-block">近期书单:</p><p class="ql-block">5月,水无颜主分享【美】黄仁宇《万历十五年》。</p><p class="ql-block">6月,卫强主分享【俄】顾彼得《被遗忘的王国》。</p><p class="ql-block">7月,爱萍主分享【韩】韩江《素食者》。</p><p class="ql-block">8月,秉林主分享周桦《褚时健传》。</p><p class="ql-block">9月,烟花易冷主分享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p><p class="ql-block">10月,艳梅主分享雨果《九三年》。</p><p class="ql-block">11月,国润主分享南怀瑾《维摩诘的花雨满天》。</p><p class="ql-block">12月,10周年年会,自由分享《孟子》。</p><p class="ql-block">2026年1月,秉林主分享潘富俊《草木缘情》。</p><p class="ql-block">2月,正祥主分享【英】迪克·威尔逊《周恩来传》。</p><p class="ql-block">3月,晓岚主分享金庸《天龙八部》。</p><p class="ql-block">4月,云仙主分享琼瑶系列作品,书目待定。</p><p class="ql-block">5月,一片云李老师主分享金惟纯《人生只有一件事》。</p><p class="ql-block">6月,大理作家一苇主分享自己的作品《洱海祭》。</p><p class="ql-block">7月,辉辉主分享麦家《人生海海》。</p><p class="ql-block">8月,富萍主分享,书目待定。</p><p class="ql-block">9月,瑞诏主分享吴承恩《西游记》。</p><p class="ql-block">10月,国润主分享,书目待定。</p><p class="ql-block">11月,晓琴主分享亚妮《没眼人》。</p><p class="ql-block">12月,自由分享暨11周年庆,书目待定。</p><p class="ql-block">2027年1月,瑛子主分享龙应台《天长地久》。</p><p class="ql-block">2月,叶辉~帆书主分享【美】迈克·A. 辛格《臣服实验》。</p><p class="ql-block">3月,丽娟主分享【美】西恩.贝洛克《具身认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