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见闻(八)

蕙质兰心

<p class="ql-block">第十六站:吕德斯海姆</p> <p class="ql-block">  行程单以外的项目,是游览有“酒城”之称的吕德斯海姆小镇,其在欧洲享有的盛誉犹如乌镇之于中国。</p><p class="ql-block"> 小镇坐落在莱茵河岸森林密布的山坡上,满城都是重重叠叠的红色屋顶和绿树掩隐的街道,门前、窗台、酒桌、甚至路灯,都用鲜花装饰,处处彰显精致、浪漫和温馨。</p> <p class="ql-block">  清澈的莱茵河水、肥沃的土地和充足的阳光,为吕德斯海姆的葡萄创造了最好的生长条件,这里主要种植白葡萄雷司令,用其酿成的干白、半干、半甜、甜白以及气泡酒等,口感独特、品质优良,备受世界葡萄酒爱好者好评(原来,雷司令是葡萄的名字,不是酒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  小镇上有一条狭长、充满诗意的小巷,称为“画眉鸟巷”,装修华丽的啤酒馆和葡萄酒馆一间挨着一间,大多出售自家酿制的葡萄酒,并提供给游客免费品尝。据说,男人从此巷经过,没有一个能“小胡同赶猪——直来直去”的。就这么走一路,尝一路,不等从小巷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人多半就已经醉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乘坐缆车悠悠上山,随着高度攀升,一幅绝美的莱茵河风光画卷在眼前徐徐铺展。河流两岸,错落有致地分布着红顶白墙的房屋,就像童话里的小城堡,其间不时矗立着教堂细高的尖顶,在日光轻抚下,勾勒出如梦似幻的天际线。</p> <p class="ql-block">  俯瞰山坡,葡萄架犹如训练有素的士兵,沿着缓坡整齐排列,从近处一直延伸到远方。每一片葡萄田,都绿意盈盈,与湛蓝的天空、波光粼粼的莱茵河相互映衬,形成的壮美景观 。</p> <p class="ql-block">  走下缆车,步行约半小时,来到尼徳瓦尔德山最高处的尼德瓦尔德纪念碑前。 该纪念碑是为了纪念1870—1871年普法战争后,德意志帝国统一而建立的。</p> <p class="ql-block">  乘坐缆车缓缓下山,方才还高悬头顶的尼德瓦尔德纪念碑逐渐被抛在身后。缆车轻盈地穿梭于一片绿意葱茏之中,山坡上那规整排列的葡萄架,此刻像是被一双巨手精心铺展开来的绿色织锦。</p> <p class="ql-block">  缆车越往下降,小镇的轮廓愈发清晰。红顶白墙的房屋密密麻麻,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莱茵河两岸,宛如童话中的城堡。</p> <p class="ql-block">  缆车稳稳落地,双脚重新踏上土地,我们便马不停蹄地赶向码头,改乘游船,从科布伦茨到吕德斯海姆,欣赏德国的父亲河——莱茵河——最经典的一段。</p> <p class="ql-block">  随着游船缓缓启动,“德意志之角”逐渐远去。连绵起伏的山峦,整齐排列的葡萄架,古朴的农舍,中世纪的城堡,红顶白墙的房屋,尖顶高耸入云的教堂,……<span style="font-size:18px;">两岸的景色如同山水画卷徐徐展开。</span></p> <p class="ql-block">  在两岸显要的山谷上,分布着多处充满神秘色彩的古堡、葡萄园和中世纪的城镇景观,让人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  为了维持景观之原貌,在全长65公里的河道上没有一座桥梁,往来两岸需要坐渡船。正是这样的前瞻性眼光和胆识,让我们得以尽情饱览沿岸风景。</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站:法兰克福</p> <p class="ql-block">  法兰克福,是本次德国游的起点和终点。然而,这个一刷、再刷的城市,留给我的印象却并不深刻,原因无他,法兰克福太现代了。欧洲最高的十座建筑有八座在法兰克福,德国商业银行大厦、欧罗巴塔、法兰克福展览中心、欧元塔……,一个比一个高,一个比一个来头大;三角形高塔、圆形、斜角、波浪式、双塔式……,造型一个比一个别致。这里拥有德国最大的航空枢纽和铁路枢纽,是德国乃至欧洲重要的工商业、金融、会展、出版和交通中心。置身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现代化都市中,感觉自己不是一位观光客,而是来出差的职场人。 </p> <p class="ql-block">(上面两图来自网上)</p> <p class="ql-block">  法兰克福还保留着中古街道面貌的广场。广场有一个奇怪的名字——罗马广场。市政厅、教堂、塑像、喷泉是每一个城市广场的基本元素,法兰克福也不例外。广场西侧的市政厅,外观为阶梯状的人字形屋顶,有三个山形墙,是法兰克福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  看见中间一栋建筑的二楼有徽章图纹装饰的露台了吗?据说,那里是德国足球队夺冠后与球迷狂欢之处 。2014年德国队世界杯夺冠,2022年法兰克福队欧联杯夺冠后,队员们都曾登上市政厅阳台,与罗马广场上的市民共同欢庆胜利。</p> <p class="ql-block">  市政厅的一项重要功能是为结婚的男女颁发结婚证。领证出来后,新人连同亲朋好友在市政厅门口庆祝,场面堪比小型婚礼现场。恰好,一对新人在亲友的见证和祝福下喜结连理。从领证出来,到全家人合影,被我们集体围观,远远地记录下这甜蜜的画面。尽管心里清楚,围观和偷拍确有些失礼,可眼前这满溢幸福的场景实在是可遇不可求,谁都不想错失。怀着深深的歉意,我们在心底默默为这对新人送上最美好的祝愿,愿他们往后的日子,岁月温柔,爱意永恒 。</p> <p class="ql-block">  广场中间有正义女神喷泉,女神左手持天平象征公正,右手持剑象征着法律的威严和制裁罪恶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老城的一座半身雕像,导游让我们猜,雕像中的人物是谁?“马克思!”有人一眼就认出来。是啊,马克思不就是德国人吗?然而不是,雕像中的人物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法兰克福本地的诗人和作家FriedrichStoltze。只能说和马克思有几分相似,尤其是那发型和大胡子,加之中国人对马克思有特殊的了解和感情,所以“怎么看怎么像”。</span>幸亏不是,否则,在如今中国人的语境里,“见马克思”可不是一件好事。</p> <p class="ql-block">(上图来自网上)</p> <p class="ql-block">  老城的街道上,有一个类似过街天桥的建筑,叫叹息桥,是以威尼斯叹息桥为蓝本建造的。威尼斯的叹息桥因连接法院与监狱,囚犯行刑前经过此桥时发出叹息而得名。法兰克福的叹息桥因何得名,尚待考证,总不会那么巧也是一边连着法院,一边连着监狱吧?</p> <p class="ql-block">  在老城的保罗广场,还有一座​纪念碑,是纪念东、西徳国在推倒柏林贝特曼大街墙统一以后修建的。它由一个四阶的石灰华石基座、一个三面的方尖碑以及顶部的青铜雕像组成。</p><p class="ql-block"> 顶部雕像是和平女神克莱奥(Clio),碑身刻有与德国统一相关的文字、图案或浮雕,内容与统一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人物等有关。</p> <p class="ql-block">  法兰克福是世界图书业的中心。在歌德广场上,有一组三人雕像,为了纪念1454年西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古腾堡、他的助手雪弗尔和赞助商福斯特。他们被称为西方印刷史上的三驾马车。屈指一算,华夏的毕昇1041-1048年发明的活字印刷比他们要早400多年。</p> <p class="ql-block">  现代化的外表下,法兰克福的历史并未退场,而是以另一种形式延续,古老与现代在碰撞交融间,书写着属于这座城市独一无二的传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