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 云南民歌《有一个美丽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接上文,在普者黑村的芸水涧客栈酣睡了一晚。第二天队伍开拔,大巴经过230公里来到红河州蒙自市的“碧色寨”。</p> <p class="ql-block">这座建筑是原碧色寨“碧山小学”的旧址。现在是“滇越铁路研学所”和“蒙自市政协艺术家活动基地”。</p> <p class="ql-block">想当年,懦弱的清政府让法国佬在当地取得了路权,并于1909年修建了通往越南海防港的“滇越铁路”和“碧色寨车站”,贪婪的法国佬将在中国掠夺的资源,通过这条铁路源源不断的运回法国。</p> <p class="ql-block">由于铁路的兴起,碧色寨里国内外商贾云集,贸易兴盛。洋行、电报局、酒楼纷纷登场,一时间热闹非凡。当时曾被称为滇中“小香港”。</p> <p class="ql-block">在那个动乱无序的年代,不少历史伟人和名人都曾来到过这里。和这条滇越铁路有着不少历史的渊源。</p> <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滇越铁路曾使用过一段时间。由于实用性太低,2010年完全停运,车站被撤销。</p> <p class="ql-block">2017年冯小刚的电影《芳华》在此取景拍摄,后在全国上演。一时间喚醒了这段尘封已久的滇越铁路的峥嵘岁月。</p> <p class="ql-block">由于对车站旧址关注度的提升,政府成立了“滇越铁路历史文化公园”加以维护和管理,并对外开放。2013年被列为全国文保单位。</p> <p class="ql-block">看一看这座巳有100多年历史的车站,斑驳的墙面,綠色的长椅,和早已停摆的挂钟。时间仿佛凝固了这段历史长河中岁月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现在来这个法式风情车站参观的人很多,是很有必要设立这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国人牢记这段曾经屈辱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大巴驶向蒙自市区,早听说市中心有一美丽的湖泊“南湖”,面积达32万平m,形成巳有600多年历史。可惜无缘下车亲临,只能在飞驰的大巴上高速摄影了几张南湖一角的靚影。</p> <p class="ql-block">蒙自是云南“过桥米线”的发源地,中餐有幸品尝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丽珠亲手制作的过桥米线。</p> <p class="ql-block">果然,摆设和制作十分精美不同凡响。每人18碟菜肴从生到熟从葷到素,依次放入盛满滚烫鲜汤的大碗之中,最后撒上蛋皮絲花。整个过程十分享受。</p> <p class="ql-block">餐后,从蒙自行驶100公里,来到同属于红河州的元阳县“箐口村”。这是个很有特色的哈尼族人的村寨,梯田就在家门口。</p> <p class="ql-block">元阳县的梯田大多数都分布在哀牢山的南部,从海拔140m到2000m,总共有3700级天梯,层层叠叠,叠出了这惊心动魄,立体感十足的大地雕塑。</p> <p class="ql-block">在公路旁就可见箐口村哈尼人的住房,每家三层楼,一层养牲畜,二层住人,三层是仓库。顶上盖的是茅草。</p> <p class="ql-block">箐口村梯田的特点犹如仙人叠翠,每道曲线都精准顺应着山体的走势,艺术感十足。</p> <p class="ql-block">这不规则高低起伏的田埂,更象似一首首流动的韵律在翩翩起舞。</p> <p class="ql-block">这是2000多年来哈尼族祖先,用锄头一锄一锄的在哀牢山上叩开了红土地的门扉,在喀斯特荒山中硬生生的开出了这片生存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这时公路上出现了一队慢慢行走的耕牛,它们可是哈尼人战天斗地最好的帮手。</p><p class="ql-block">这时驾驶员催促我们上车,要赶往前面的“坝达梯田”去看日落。</p> <p class="ql-block">来到坝达梯田的观景平台,平台修的很壮观,设有上下三层。坝达梯田是元阳面积最大的梯田,但遗憾的是,只见白茫茫的雾气几乎笼罩了整个天空。</p> <p class="ql-block">坝达梯田在迷雾中,还是显得气势磅礴,面积宽广,层层叠叠,鳞次栉比,犹如天梯直入云霄。</p> <p class="ql-block">坝达,哈尼语中是“宽阔的田坝”的意思。哈尼人的豪言壮语,“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梯田也会修得有多高”</p><p class="ql-block">看来,今天是无缘看到梯田的落日余晖壮美景色了。</p> <p class="ql-block">这时雾气越来越浓,10m开外已看不清什么了,观景台上的人影也巳寥寥无几。我们也回了今晚下榻的元阳酒店。</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早,赶往“多依树”观景平台,这里是观赏日出的最佳位子。然而,又是天公不作美。同行的摄影老发师说,不用遗憾,他也曾落空了许多次了。</p> <p class="ql-block">多依树梯田同样面积宽阔,立体感极强。看晨雾中盛滿水的各种形状梯田,犹如万千面镜子坠落人间,优雅而不失秀气。</p> <p class="ql-block">这壮观的场面不只是单纯的自然景观,而是一个民族用2000年谱写的一部伟大的生存史诗。</p> <p class="ql-block">虽然没看到元阳梯田的日出、日落的壮丽景色。但面对哈尼族人世世代代创造的,人与大自然奋斗的这部伟大杰作,从心里由衷的敬佩。</p> <p class="ql-block">一时间,一阵浓雾飘来,什么也看不清了。</p> <p class="ql-block">又一阵风吹过,神奇的景色又重新呈现。</p><p class="ql-block">哈尼人经过13年的申报之路,终于在2013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中,名至实归。</p> <p class="ql-block">连法国人类学博士欧也纳来观后,久久不肯离去。他赞道“哈尼梯田是真正的大地艺术,大地的雕塑,哈尼人是真正的大地艺术家”。</p> <p class="ql-block">上午饱览壮丽的元阳梯田,驱车82公里,来到红河州建水市临安镇。中餐后,漫步古城。</p> <p class="ql-block">建水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自唐朝始建城以来,至今巳有1200多年了。历史悠久人文深厚,自古以来文风兴盛,被誉为“文献名邦”。</p><p class="ql-block">1994年经国务院评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p> <p class="ql-block">走过这四柱三门书写“两迎镇鎗”的牌坊,进入“红井街”。</p> <p class="ql-block">红井街21号是朱老总旧居,1913年老总在此居住了两年,组织指挥剿匪、护路,保卫了建水一带百姓的安宁。</p> <p class="ql-block">穿过庭院后面是一个带天井的四合院,现巳为展示朱德生平往事的陈列馆。前院墙上还有中央领导的提字。</p> <p class="ql-block">步行向前走,路经“扬家花园”。此地古建筑和古民居比比皆是,堪称是活的“古建筑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面前是南城门“阜安门”,复建于2011年。建水曾有完整的建于明洪武22年(1389年)东南西北四城门,毁于明末清初战火,仅存东城门。</p> <p class="ql-block">从“桂林街”一直往前走,走过路口提写“赫濯”的牌坊,前面就是建水的主干道“临安路”。</p> <p class="ql-block">临安路是建水的市中心马路,很宽,路面均铺有青石板,古色古香,两旁行道树是用少见的“悬铃木”。正前方即是巳有600多年历史的东门“迎晖门”。</p> <p class="ql-block">屋檐下是唐代草圣张旭的“飞霞流云”四个狂草大字。犹如天女散花、翩翩起舞,令人叫绝。是清光绪25年宋姓知府亲手立的匾。</p> <p class="ql-block">正面就是那个巍峨挺拔的迎晖门“朝阳楼”,屋檐下“雄镇东南”四字出自于清代云南书法大家涂啅所书,每字2m,雄浑俊美,冠绝于世。</p> <p class="ql-block">朝阳楼十分雄伟高大,长77m宽26m高24.5m。侧面的楼梯可以登楼,楼上可观看建水全景。</p> <p class="ql-block">从临安路返回,走过三间四柱“翰林”牌坊,进入“翰林街”。翰林街长600多m,是建水最热闹的街区,充满晚清、民国味道的银楼、客𣏾、翰玉阁等等商铺林立。</p> <p class="ql-block">翰林街自古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从这里走出了不少的翰林和进士,还有文武双全的将军。特别一佴姓人家有“一门出三将”的美谈。</p> <p class="ql-block">再过去十几m,就来到素有“滇南大观园”之称的“朱家花园”。现巳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和国家级文保单位。</p> <p class="ql-block">朱家的正门为三重檐垂花楼大门。三叠水式盈,富有寓意的图案错落有致,优雅精美。</p> <p class="ql-block">朱家花园是富商大贾朱成章兄弟建于清光绪年间。历经两代人30年于宣统二年(1910年)建成。占地2万多平方,建筑5千多平方,房屋214间,天井42个。</p> <p class="ql-block">从题有“四水归堂”的大门,进入“梅、兰、竹、菊”四个内院,建筑精美,各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后沿着“水井堂”和“紫藤院”来到“华堂”。</p> <p class="ql-block">华堂是朱家的私塾学馆,传授“朱子家训”。</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遇到一对在拍照的情侶,征得他们的同意也蹭拍了二张。(这清打扮,在这环境里真是绝配)</p> <p class="ql-block">华堂前有一“小鹅湖”和水上戏台,体现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p> <p class="ql-block">走过朱氏宗祠圆洞门,就是三进的“蓄芳阁”。正面就是朱花园内的大湖。花院内的整体建筑气势恢宏、陡脊飞檐、画栋雕梁、错落有致。</p> <p class="ql-block">整个院落内水池、亭阁、戏台、花圃、庭荫花木,一应傎全,处处透显出富户人家的极其奢华。</p> <p class="ql-block">沿着大湖走过“绿影长廊”,登上假山,来到“四眼龙井”后的“香榭”。看了花园介绍,朱家从一佃户到清末明初的滇南首富,十代人走过了整整一个大清朝的历史。又从辉煌的终点,三起三落,终成一帘幽梦。</p> <p class="ql-block">这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但,最终还是留下了这一座灿烂无比的花园。</p> <p class="ql-block">1990年,政府投资了几千万,进行了整体的修缮,才有了今天煥发新生的朱家花园。</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朱家花园,从临安路一直向西走,想去看看中国的仅次于曲阜的“文庙”。不料,在路旁见有一组“高中状元”的雕塑群。</p> <p class="ql-block">原来这里是“云南提督学政考棚”所在地。是明、清时期滇南四府的院试考场。1993年已被云南省定为“省文保单位”。</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我国古代科举考试的重要遗址。我国科举制度自隋代以来,于清末废止,巳经历了1300多年。</p> <p class="ql-block">临安路再往西行,又看见了“临安府署”。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至今已有640多年历史了。这些古代官员办公的场所,现巳成为人们游览打卡之地。</p> <p class="ql-block">建水在当时已是滇南最大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这个临安府署旧址原来一直由县政府在里面办公,为了旅游事业,搬出后,就按原始风貌重新翻修的。</p> <p class="ql-block">走了一圈,这临安府署建筑规模庞大,气势雄伟。中轴线上依次为大门、宜门、大堂、二堂、内宅。建筑群高脊飞檐、褐瓦朱门古朴大气。这复制了的原版府署很让人受教。</p> <p class="ql-block">向前走了不远的路,就到了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建水文庙”。这座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巳有700多年历史。门口是“太和元气”四柱三楼三门木牌坊。</p> <p class="ql-block">走过这一进牌坊,迎面是3m多高的孔子石雕像。</p> <p class="ql-block">石像后,是巨大的“泮池”俗称“学海”,足有45亩。面积之大为全国文庙之首。池中小岛上修有“钓鳌亭”,由三孔石桥相连。</p> <p class="ql-block">沿着泮湖左侧走到此间,见立有一块“官员兵民人等于此下马”碑。</p> <p class="ql-block">由“義路”石牌坊拾阶而上,见一个圆形小广场,对面是相仿的汉白玉“礼门”石坊。</p> <p class="ql-block">两侧红墙上分别题写“鸢飞”和“鱼耀”二大字。文庙经明清两朝的不断扩建,占地面积巳达114亩,四周古木森森。</p> <p class="ql-block">圆形广场上立有“洙泗渊源”牌坊,五间三门古牌楼。四周须弥石座上雕有龙、象、狮、麟等神兽,刻工精湛,栩栩如生,是罕见的石雕精品。</p> <p class="ql-block">走过二经牌楼看东西两侧,有两对木石结构的牌坊横立。分别为“道冠古今”、“德配天地”,建制相同,为五开间四柱三楼单道砖木结构牌坊。</p> <p class="ql-block">前面即是“棂星门”,为三开间单檐歇山顶建筑。</p> <p class="ql-block">“杏坛”,相传是孔子聚徒讲学之地。杏坛中央有一块明代的“孔圣弦颂图”画像碑,碑文为御题48个字的《孔子像赞》。</p> <p class="ql-block">转过杏坛,见内院人生鼎沸。经询问,原来是石林县巴林中学来此举行“祭孔典礼”。见校长老师古装打扮,举香祭拜。也许,想让学子们从仪式中令悟感恩、知礼、尊师、重教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走上石阶就是“大成殿”,有清代建水知府书法家王文治手书“先师庙”三个大字。大成殿五开间三进深,单檐歇山顶建筑,十分高大雄伟。</p> <p class="ql-block">殿内照明有点昏暗,整个大殿里显得神密,气氛庄重。</p> <p class="ql-block">这里供奉的彩色孔子塑像,慈眉善目。怎么看都象是一位老寿星。</p> <p class="ql-block">孔圣人像前,还供着四大弟子,分别为“孟子、子思、曾参、颜回”。分别都设立了神位。</p> <p class="ql-block">前廊为12根青石柱,高5m。最两侧整块青石柱上分别雕有“龙腾祥云”石龙抱柱,使用精湛的高浮雕与镂空雕枝术,使得立体感极强。这在全国文庙中独一无二。</p> <p class="ql-block">从文庙右侧门出来,就是市中心的“孔子文化广场”。今晚将下榻建水市酒店。</p> <p class="ql-block">上午,来到距市区5公里的古桥“建水十七孔桥”。此桥于清乾隆年间修了三孔桥,于道光年间又修了十四孔与之相连,故称十七孔桥。</p> <p class="ql-block">此桥十分漂亮,特别中间的大楼阁造型尤其玲珑秀丽亭亭玉立,三层檐分别有三个歇山顶组合而成,楼中有楼。充分体现了建水匠人的高超枝艺。</p> <p class="ql-block">此桥横跨在沪江与塌冲河上,因两河蜿蜒如蛟龙,故又取名为“双龙桥”。远看,又犹如一膄在航行中的楼船。</p> <p class="ql-block">桥的南首各有一只石象镇守。原来也建有一座小阁,毁于护国战争期间。</p> <p class="ql-block">桥长148m,宽3-5m。经时间的打磨,桥面上的青石板巳变得光滑铮亮。</p> <p class="ql-block">这是桥北首的小阁,为重檐攒尖楼阁,飞檐翹角感觉十分灵动。</p> <p class="ql-block">双龙桥是我国现存最著名的10座古桥之一。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盛赞这桥是我国集桥梁建筑科学和造型艺术为一体,不可多得的古桥。</p> <p class="ql-block">2003年,国家邮政局发行了4枚一套《古桥》邮票,双龙桥就是其中的一枚。</p><p class="ql-block">2006年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从双龙桥行驶约5公里,来到建水“贝山陶庄”。陶庄由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向炳成,经历了11年建造而成的。这里充滿向大师的奇思妙想。</p> <p class="ql-block">陶庄占地约80亩,其整体风格乍一看,有点杂乱无章,细看这些局部很有艺术匠心,展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美感。</p> <p class="ql-block">这些用废弃的陶罐、陶瓮搭建出来的造型,看似随意堆砌,却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创意感十足。</p> <p class="ql-block">有些造型有点欧州古城堡的韵味,或是西非陶罐的故乡摩洛哥的陶罐市场。这些重组的造型让人产生天马行空的想象。</p> <p class="ql-block">穿过向大师的烧陶窑房,站在高处远望,建水古城与四周的田园风光尽收眼㡳。有着悠久制陶历史,深厚文化底蕴的建水人才会创造出如此奇异的陶罐装饰空间。</p> <p class="ql-block">贝山陶庄用陶罐、奇石文化为特色,以崭新的视觉亮点,将会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参观、欣赏。</p> <p class="ql-block">今天,巳经走完了建水的全部行程,建水古城的人文历史,他的山山水,他的故事,包括地上铺就的青石板……。都让人印象深刻。</p><p class="ql-block">下一站要去看看云南第二大湖—“抚仙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THE END〗</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敬请欣赏下集)</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