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是女儿、是儿媳、是妈妈也是婆婆的多重身份的组合体。作为女儿,我是爸爸妈妈的贴心小棉袄;身为儿媳,我是孝敬婆婆的好儿媳;成为妈妈,我温暖着家庭的每一个成员;变为婆婆,我不仅传递着温暖、传递着爱,更是把爱与智慧相融。</p> <p class="ql-block"> 青春年少时,我曾在心里默默的许愿:若我独自生活一生,我就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恬淡的过一生;若我走进家庭了,我一定要做个贤妻良母;若我有儿媳妇或女婿,我一定做最好婆婆或丈母娘。那时,我就把人生的每一时期,都给自己一个定位,这样的的思维定式,是我一生爱他人、被人爱而幸福的开始。</p><p class="ql-block"> 当我成为母亲之后,我亲身体验了当妈妈的不易,我就更爱婆婆、更爱妈妈。婆婆是老革命,亲身经历过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我尊敬她、爱戴她。我家的彩色电视机给她看,把她家的黑白电视拿回来自己看;看到合适的衣服就给她买,她要给钱都坚决拒绝;大事小事的自己解决,从不把问题给她。我妈妈和婆婆一样都是经受过旧时代苦难。自己省吃俭用,心里却都装着全家老小。拼尽全力培养我们几个儿女,由于操劳过度,头发全白,面部皱纹密布。我们几个儿女也是在妈妈的晚年,给了她最好的陪伴。</p> <p class="ql-block"> 尤其是儿媳妇进入我们的家庭后,是对我的初心的大考验。儿媳妇是音乐老师,她爱美、爱干净、聪明、智慧。在学校,她是优秀老师;在家庭,她也是多重身份集一身。虽然她能把每个角色都扮演的很好,但她毕竟年轻,涉世不深,生活经验也不足。</p><p class="ql-block"> 家,是温馨的港湾。家要温暖更需要有默契与包容。不同时代的两代人在一起生活,难免会有不同观念的碰撞。两个不同家庭的人生活在一起,生活习惯等也会出现不协和音。性格脾气同,难免会有摩擦。我和爱人曾多次谈心和交流家庭的一些琐事,我们也达成了共识。我们知道,懂得尊重彼此的差异,珍惜对方的付出,即使偶有分歧,也能以平和的心态进行沟通,寻求共识。在家的世界里,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相互的理解与支持。</p><p class="ql-block">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窗帘,我们便已起身,开始为家人准备早餐。那热气腾腾的粥品,那香气四溢的糕点,不仅仅是味蕾上的享受,更是心灵的慰藉。在餐桌上,一家人谈笑风生,分享着日常的点滴。有时,孩子们赶时间上班,来不及吃早餐了,粥就端到了门口,好歹都要求吃上几口。有孙子了。家里除了忙碌,更多的是默契配合。从宝宝吃饭的食材、做法、喂养方式,到宝宝受凉发热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再到宝宝交小朋友等等。无一不是协调统一、高度配合。</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记得在宝宝两岁多的时候,被我和爷爷惯了不少坏毛病。儿子在宝宝犯坏毛病的时候,拉到房间里,让他贴墙站,问他刚才有没有做错,宝宝不听他说话,就是使劲的哭,哭的撕心裂肺的。我们在外面听着不明真的往里面冲想制止,都被儿子挡了出来,并说,谁都不许进来。宝宝哭不动了,儿子还是反复讲道理。直到宝宝认错,保证不再犯了,才放出来。这样的实例我们家经历了几次,把宝宝身上的坏毛病都治好了。由于儿子、儿媳的教育方法得当,我们现在的孙子阳光、懂礼貌、尊重人、爱看书,同时还养成了非常好的生活习惯。爷爷奶奶带孙子,在不知不觉中的溺爱、包办、包庇,真的会惯坏孙子。儿子的教育方式给我们上了一课。让我们心服口服</p> <p class="ql-block"> 和谐温馨是每个家庭追求的目标。夫妻恩爱,母子情深,父子情重,小敬老,老爱小,尊老爱幼,关爱倍至。一家人工作顺心、生活幸福、精神愉快是最完美的人生。</p><p class="ql-block"> 家,似船只停泊的港湾,似鸟儿停歇的巢儿。当我们开心时候,家是我们分享的乐园;当我们遇到烦恼时,家是分解烦恼的机器;当我们被人误解时,家是我们理解和信任的港湾;当我们不如意和迷路时,家是那盏永远照亮我们回家的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