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清代文学家涨潮在《幽梦影》中写:「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p> <p class="ql-block">如今人到中年,不论读书还是阅人,都颇有种“庭中望月”的感慨!</p><p class="ql-block">何为庭中望月?想象一下,抬头望天上月亮的感觉。其实这个比喻性的表达,描述的是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读书时的心境和体验。庭中望月指中年这个阶段。</p> <p class="ql-block">我们处在少年时期,因为所见、所闻、所想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故而对知识的领悟和体验有限,这就如同“隙中窥月”,只能看到月亮的一部分。到了中年时期,因为具有了丰富的人生经历与阅历,所以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欣赏知识,“庭中望月”的意思就是开阔的视野,让人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如同抬头看满月。步入老年时期,阅读就像“台上玩月”,能够用一个“玩”字形容,这说明心情有多么地放松,能够安静和自由地阅读,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必达更高的境界。</p> <p class="ql-block">世界读书日那天,我写了个<a href="https://www.meipian.cn/raise/short-content/7a6ibsp?share_to=copy_link&user_id=519038&uuid=439ecd00fd983514b68c73f9a4b30ce5&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519038&utm_medium=meipian_android&share_user_mpuuid=822dceb1567a476152e38e79e1d81b8a"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日常说说</a>,内容如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世界读书日,我没有读书。浏览书架,目之所及皆为旧书。不分年代、题材、装帧和语种,它们一本紧挨着一本立在架上,几分凌乱,却乱中有序。横陈的旧书,折叠了我们的时间,也加载了我们的记忆。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喜欢自己曾经好读书的样子,更喜欢现在爱出游的状态!二者兼得,幸哉!</span></p><p class="ql-block">那天傍晚开始,下了一场好大的雨,闷热了多日的广州城终于有了些缓解。翻看来者们的点赞与留评,同城美友张先生的留评很精彩,他写“<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在一个安静的雨夜,置身在安静的书房,听着窗外的雨声,看着眼前的孤灯,漫漫长夜,仔细品读着一首诗或者是词,仿佛回到千百年前,置于李白、欧阳修、李清照所处的那个年代。 才子佳人、帝王将相、落魄书生、股肱之臣,他们的笔下温暖、哀愁、旷达,在心中流淌出一股莫名的哀愁或悲伤。</span>” </p><p class="ql-block">张先生这是读懂了我的心思啊!世界读书日,我看似没读书,但仰望书架上的每一本旧书,就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里闪过,记忆深刻的地方会有细节,情景历历在目。于是我回复了张先生的留评“想象中最好的生活,「晴耕雨读」甚好!”</p> <p class="ql-block">住在城里的我们,“晴耕”很难做到,如今能静静地“雨读”也是少之又少了。特别怀念那些年在“公交车上阅读”的日子,不知不觉中读完了不知多少本名著、小说、诗集,还有那认认真真写的阅读后感美篇文章。文章里记录下的点滴,是那个年龄阶段的我的思维方式,折射出来的是我对生活及人性的理解与思考。</p><p class="ql-block">当下回看,我被自己感动着,生活真的是在打磨人。有人说“把阅读真正嵌入到生活中的人,就像在桃花瓣中投入一颗酒曲,时间会把一坛轻薄易碎的花瓣酿成酒,而在酒香四溢之前,我们很难察觉坛中正在发生的一切。”多么美妙的描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看那旧时文人夜读,总有一盏烛灯,在四季轮换的时光,伴着春天的萌动、夏日的澄明、秋季的萧瑟、冬雪的寒冷,他们熟读经史子集,还有诗词格律,沉浸在书的海洋。好书如同明灯</span>,当心情郁闷或者遇上糟心事的日子里,能让心安静下来,<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书中找到些许明媚,</span>在文字里畅想自己期待的美好。</p><p class="ql-block">现实中的我们,随着时代潮流的快速发展,阅读这件事,总会被平日的琐碎杂事牵绊,又或因工作的压力以及生活的纵情声色而耽搁。不读书的理由比比皆是,其实关键在于你自己是否愿意花时间看书。我们之所以喜欢读书,其真实的目的就是不甘于平庸,因为阅读让你眼界开阔,思维拓展,有所追求。</p> <p class="ql-block">“有的书要一页页读,有的书要一步步读。”我觉得这句话很经典,道出了读书的方式,同时也在提醒我们,人生和读书一样,一页书要慢慢地看,日子要一天天地过。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阅读的能力在提升,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什么年龄阶段做什么事,这是顺其自然的表现。</p> <p class="ql-block">在广州城,有许多适合读书的地方。这个春天,广州首个超美海边灯塔图书馆——南沙灯塔图书馆正式免费开放。还有一众<span style="font-size:18px;">如繁星点点的图书馆——</span>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州图书馆、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越秀区图书馆、荔湾区图书馆、海珠区图书馆、天河区图书馆、白云区图书馆、黄埔区图书馆、花都区图书馆、番禺区图书馆、南沙区图书馆、从化区图书馆、增城区图书馆。这些覆盖了整个广州的图书馆,交<span style="font-size:18px;">织出这座城市独有的人文星图,勾勒出一座沉浸于书香的图书馆之城。</span></p><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23日,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不知爱阅读的你,当天是否有去广州的任意一家图书馆呢?</p> <p class="ql-block">无论如何,留些时间去读书吧!<span style="font-size:18px;">培根这样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博采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啊!我们所读的书,都会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体现出来。而且,一本书上所要传达的总有象外之象,我们借助于书籍,寻着先哲的足迹,学会自省,归纳美好,做到“超以象外,得其环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人生只有一次,但看一场好看的电影,将自己置身于戏中,你会体验到多种不一样的生活。我们读一本书,也是同样。文人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让我们珍惜</span>有书可读的时光,去书海里寻找诗意的世界,<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行求知,以知促行,做到知行合一。</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如此一生,足矣!</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