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良渚博物院

四季清

<p class="ql-block"> 图文原创 四 季 清</p><p class="ql-block"> 摄影器材 华为手机</p><p class="ql-block"> 摄影肘间 2025.4.29.</p> <p class="ql-block">  4月26日我带着好奇的心情去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游览了一圈,实地体验了良渚古人筑城、建房、修渠、种稻、制玉器等各项伟大的创举,亲身感悟到良渚文化的源远流长,它确实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今天(29日),为更进一步了解良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我决定去杭州良渚文化博物院去参观一次,因此我吃过早饭就在小区门口的金家渡地铁站乘上2号线地铁向良渚方向出发了。地铁很快,不到30分钟就到了良渚站,从D口出站再坐上1222号公交车,大概20分钟我们就到了良渚博物大门斜对面的“良渚博物馆”公交站,下了公交往回走约80米再从斑马线过去就到了良渚博物院大门,经过扫码预约,在检票口出示预约码就进博物院参观了。</p> <p class="ql-block">  良渚博物院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是一座专注于展示良渚文化的考古遗址博物馆。博物院四周辟有美丽洲公园,对面为良渚文化村,博物院园内绿树成荫、潭水清澈,空气清新,鸟语花香。博物院占地面积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该博物院由英国著名建筑设计师戴卫·奇普菲尔德设计,其外形简洁,突破了具象形态的束缚,体现了艺术与自然、历史与现代的和谐融合。博物院展览的主题为“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主要分为水乡泽国、文明圣地、玉魂国魄三个展厅,以体现良渚文明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历史发展进程当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贡献。</p> <p class="ql-block">  第一展厅水乡泽国:讲述了良渚文化时期,一个建立在湿地上的王国的崛起与发展。在中国长江下游,有一个古称“震泽”的太湖。距今五千年前后的良渚遗址位于环太湖流域的西南部,这里气候温润,水网密布,适合人居,为良渚先民提供了创造文明和早期国家的历史舞台。</p> <p class="ql-block">  良渚遗址发现于1936年,发现者叫施昕更。1939年,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认为以良渚遗址为代表的远古文化具有独特的个性。1959年,著名考古学家夏鼐正式提出良渚文化的命名。良渚古城遗址是在2007年的考古活动中发现的,曾入选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良渚古城的发现,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被誉为“中华第一城”。</p> <p class="ql-block">  第二展厅:展示良渚古城遗址,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被誉为“中华第一城”。良渚古城是良渚文化权力与信仰的中心,位于山环水抱的“c”形盆地中,逐渐形成宫殿区、内城、外城的三重布局结构,与后世都城“宫城、皇城、郭城”的三重结构体系类似。近年来在古城外围还发現有大型水利系统,这是中国最早的经过科学规划的水资源管理系统,在城市规划史和建设史上堪称杰作。良渚古城以其选址之科学、规划之合理、体量宏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史前都邑城市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  第三展厅:展示了良渚时期的用玉已形成明显的等级之分,以及神徽像作为共同信仰的神。中华玉文化源远流长,良渚玉器无与伦比。作好政权、等级和宗教观念的物化形式,良渚文明的玉礼器规格等级之高、制作水平之精不仅展观良渚制玉工艺的最高水平,更反映出良渚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统一的宗教信仰,成为影响中国数千年“礼制”的重要源头。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出土的玉器,不仅数量多,而且已形成了明显的等级之分。这些玉器以玉琮、玉鈛、玉璧为代表,按军权、神权和王权形成独具特色的用玉礼制。很多玉器上刻有神徽像,这也是他们共同信仰的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