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20号清晨,我背着背包,站在忻州西站的广场前,开启了这次山西之旅第二站——应县木塔。</p> <p class="ql-block">近半个小时我来到了应县西站,化5元钱座上了当地公交车,公交车直接将满满的一车游客送到木塔广场。</p> <p class="ql-block">这里,人们悠闲地散步或购物,远处可见高大的辽代文城牌坊门楼装饰精美,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p> <p class="ql-block">在广场上,我遇到了一位游客替我拍了一张以应县木塔为背景的照片留念。</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辽代文化城街道上,一棵高大的松树作为中心点缀,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远处,那座塔楼建筑静静地矗立着,仿佛在守护着这片土地。</p> <p class="ql-block">街道两旁装饰着红色灯笼与花坛,远处可见一座高大木塔矗立其间。我漫步其中,感受着这座城市的独特韵味,仿佛每一步都能触摸到历史的脉搏。</p> <p class="ql-block">一条宽阔的街道延伸至远处的传统建筑群落间,两侧店铺装饰着红色灯笼与旗帜,行人悠闲漫步其间。</p> <p class="ql-block">木塔与浮图宝刹牌坊同框交相辉映。</p> <p class="ql-block">“浮图宝刹”牌坊位于佛宫寺的最前面,正面书有“浮图宝刹”四个字,是清代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所建。</p> <p class="ql-block">一群历史文化考古文博系的学生在此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观音菩萨雕像位于圆形花坛中央,周围游客驻足观赏拍照,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张开双臂拥抱千年古塔、观音菩萨。</p> <p class="ql-block">经过安检进入佛宫寺大殿大门,大型石狮子威严守护着寺庙大门。</p> <p class="ql-block">佛宫寺牌匾员最为显眼,我虔诚地站在那里,感受着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走进寺庙内,我看到了大肚如来佛像金光闪闪地坐在宝座之上,在寺庙内供奉。我默默地祈祷,希望佛祖能保佑我平安幸福。</p> <p class="ql-block">我看到了一块刻着“佛宫寺释迦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铭文的石碑。</p> <p class="ql-block">高大的木塔矗立于广场中央,游客们聚集在其周围拍照或参观。虽然天气阴沉,但树木稀疏无叶,更显出这座木塔的巍峨壮观。</p> <p class="ql-block">木塔前左面是钟楼。</p> <p class="ql-block">在木塔前右面是鼓楼。</p> <p class="ql-block">佛宫寺释迦塔,为佛宫寺的核心,塔内供佛,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世界木建筑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又名为“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佛宫寺内,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p> <p class="ql-block">佛宫寺释迦塔,是世界上现存最高、最古老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高67.31米,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p> <p class="ql-block">木塔无钉无铆,依靠54种斗拱榫卯咬合,主体使用华北落叶松,总重约7400吨。</p> <p class="ql-block">塔身外观五层六檐,实为九层(明五暗四),塔内供奉佛牙舍利及辽代珍贵文物如经卷等。</p> <p class="ql-block">佛宫寺释迦塔主要供奉的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p> <p class="ql-block">“佛宫寺释迦塔”,意为“专门供奉佛祖释迦牟尼的宫殿”,其名称直接表明核心供奉对象为释迦牟尼。</p> <p class="ql-block">塔内一层中央供奉一尊高11米的辽代释迦牟尼佛贴金泥塑像,佛像手势分别为“施无畏说法印”和“予愿印”,象征消除恐惧与满足愿望。</p> <p class="ql-block">佛宫寺内的释迦塔,如此高大雄伟、结构精巧的天下奇塔,历代帝王将相、商客绅士、文人墨客、佛门人物利用牌匾、楹联这一艺术形式发挥了奇妙的作用,如同画龙之后再点上晴,把古木塔装饰、辉映得更加绚丽多姿、庄严神圣。</p> <p class="ql-block">“永镇金城”、“法海慧莲”牌匾。。</p> <p class="ql-block">塔内外有明、清及民国历代名人包括皇帝题写的匾额54块。</p> <p class="ql-block">“峻极神工”:明成祖朱棣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北征途经应州时题写,赞颂木塔建筑技艺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天下奇观”:明武宗朱厚照于正德十三年(1518年)亲征鞑靼后登塔所题,抒发豪情并赞美木塔奇景。</p> <p class="ql-block">“释迦塔”:金代王瓛(或王献)所书,匾额中“释”字右下角多一横,形成独特写法。</p> <p class="ql-block">“天柱地轴”:明代田蕙题写,比喻木塔如支撑天地的巨柱,书法刚劲雄健。</p> <p class="ql-block">“万古观瞻”: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应州知州章弘题。</p> <p class="ql-block">“重新真会”:清代匾额,“真”字中间少一横,与“毗卢真境”匾的“真”字写法一致。</p> <p class="ql-block">“金城”“雁塔”:与“天下奇观”匾并列悬挂,象征坚固与高耸。</p> <p class="ql-block">“玩海”“拱辰”:明代薛敬之题写,原悬挂于第五层四方,现存三块。</p> <p class="ql-block">“慈光远照”“天华云锦”:清代当地商行(如油坊行、当铺行)所题,反映民间信仰与商业文化。</p> <p class="ql-block">“正直”“中立不倚”:清代官员题写,兼具赞颂木塔与为官之道的双重寓意。</p> <p class="ql-block">木塔后的小西天。</p> <p class="ql-block">在小西天庭院中古塔矗立,周围环绕着盛开的花朵与树木;砖瓦结构的传统建筑风格显得庄重而典雅。我静静地站在那里,感受着这座古塔所散发出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红墙与斑驳的墙面形成鲜明对比,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p> <p class="ql-block">小西天平台上几棵梨树正绽放芬香,看着古塔,闻着花香,真是人间仙境。</p> <p class="ql-block">春天盛开的花朵映衬着一座古老的砖塔建筑,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美丽;古朴与自然交织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石碑上刻着“云汉石”字样,应县木塔的云汉石是一块大青石,石中央有一条长长的白色线条,这是在建塔时挖地基出土的。这块石头在金元时期被寺僧特别建亭保护,亭上置匾曰“天学汉”。传说中,有一位皇帝在梦中受到佛祖指点,认为这块石头是女娲补天时遗落的,于是下令挖掘,最终在应州地下发现了这块石头。明代万历年间,应州人田中颖在此石上刻下了“云汉石”三字。</p> <p class="ql-block">一对角兽。</p> <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建塔选址时的传说,鲁班与他的妹妹来到应州,看到当地百姓饱受战祸之苦,决定建造一座木塔来压制杀气。鲁班自信地表示一夜之间可以建成木塔,而他的妹妹则与他打赌,如果鲁班能一夜建成木塔,她就能一夜绣完十二双绣花鞋。最终,鲁班在三更天时完成了六层木塔,而妹妹因偷看而未能完成绣鞋,只好请来天上的七仙女帮忙。</p> <p class="ql-block">还有另一种传说称,应县木塔的选址与神木降世有关。很久以前,应县之地原本荒芜,一日五彩祥云降临,一根巨大的神木从天而降。村民们认为这是上天赐予的福祉,便围绕这棵神木建造了一座宝塔,以祈求风调雨顺。</p> <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由辽兴宗的皇后萧氏(出身应州)倡导修建,辽清宁二年(1056年)正式动工。</p> <p class="ql-block">田和尚作为主要工程负责人奉敕募建。</p> <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的建造是辽代皇室与佛教团体合作的成果,以萧皇后倡建为起点,田和尚具体执行,跨越辽金两朝,历时约30年(1056—1195年),体现了古代大型工程的协作性与延续性。</p> <p class="ql-block">应县正将木塔周围的村庄拆迁,以木塔为中心建成旅游综合体。</p> <p class="ql-block">在拆迁的过程中也有钉子户,我想政府为民造福,按排好拆迁户的生产和生活的。</p> <p class="ql-block">从东门出口步行一里路,就可以到应县的净土寺,净土寺也是国宝级单位。</p> <p class="ql-block">要来应县木塔几年了,今年终于如愿,一切都让我高兴而来,开心而归,看了古塔,长了知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