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行(二)——摩洛哥突尼斯之旅(2025.4.6~19)突尼斯篇

haizheng

<p class="ql-block">突尼斯共和国,简称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市。位于非洲北端,西与阿尔及利亚为邻,东南与利比亚接壤,北、东临地中海,与意大利隔海相望。总面积16万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300千米。人口1224万(2023年),90%以上为阿拉伯人。阿拉伯语为国语,通用法语。伊斯兰教为国教,主要是逊尼派。</p> <p class="ql-block">突尼斯历史悠久,其地理位置和气候使其即适于航海也适于农耕,古罗马人称其为“阿非利加”(非洲),意为迦太基居民。迦太基人来自地中海的腓尼基,他们最先为这里带来了文明。之后这里成为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的富饶之乡与战略要地,留下诸多古迹。</p><p class="ql-block">迦太基、罗马、阿拉伯……曾经盛极一时的文明将自己最辉煌、最精华的宝藏留给了这个古国,那些至今仍旧令人目不暇接的宫殿、清真寺、陵墓和喷泉……,向我们骄傲的展现着人类创造,再难复刻的文明之光。</p> <p class="ql-block">突尼斯兼具非洲、阿拉伯和地中海三重属性,拥有古老文明和地中海文化。突尼斯地处非洲北端,却不像非洲。东北濒临明媚的地中海,南接炽热的撒哈拉,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她有着三千年历史,比罗马更久远,多种文化的交融使其成为一个传奇宝藏国家。</p><p class="ql-block">法国著名作家安德烈.纪德曾说过:“突尼斯不属于非洲,也不属于阿拉伯,她是地中海的新娘。”用一场旅行,揭开她的面纱,你会发现,这里远比你想象中更值得热爱!来到突尼斯,走马观花看了6处(共有9处)世界文化遗产,已深深地感受到突尼斯多元文化交织汇聚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飞抵突尼斯,游览景点大多是世界文化遗产,突尼斯之行成了世界文化遗产之旅。我们先后游览了杜加古城遗址,苏塞古城和苏塞海港;凯鲁万大清真寺,蓄水池和西迪撒哈卜陵墓,凯鲁万麦地那;埃尔杰姆斗兽场,突尼斯老城,吉特巴大街;迦太基遗址(世遗)和西迪布萨义德(蓝白小镇)。</p> <p class="ql-block">杜加古城遗址,199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杜加古城遗址,是一座保存较完整的古罗马遗址。杜加古城,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或更早,目前遗址发掘了三分之一。踏入古城遗址区域,可以看到凯旋门、半圆形剧场、浴场区、复杂的供水系统、市场以及壮丽的朱庇特神殿等等,几乎保存了古代城市各个组成部分。气势恢宏的杜加古城建筑群融合了努米底亚、古迦太基、希腊、罗马不同文化和风格。</p> <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游览杜加遗址时,当地地导和领队提示神庙区有个值得一看的重要遗迹——Rose of the Wind,在神庙Altar的侧前方,是刻在地上的12方位,由一个大圆圈链接,用拉丁文标注方向,是古罗马人出海前参考风向的系统。也称地理指南针,地理指南针通常具有一个圆形的设计,其中等间距的线条或点辐射自一个中心点。</p><p class="ql-block">这几张照片就是突尼斯老师领着学生们看这处遗迹。</p> <p class="ql-block">罗马帝国时期,统治者更迭频繁,聪明的罗马人将雕像身体和头分开雕刻,新国王登基换头即可。</p> <p class="ql-block">浴场区可以看到,浴场的墙壁很厚,并有隔热系统,地上还有很多复杂对称的几何花卉图案。</p> <p class="ql-block">厕所也是公共交流区,地面马赛克几何图案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市场区</p> <p class="ql-block">娱乐场所</p> <p class="ql-block">杜加古城视频</p> <p class="ql-block">苏塞古城</p> <p class="ql-block">苏塞古城市场</p> <p class="ql-block">华灯初上苏塞古城</p> <p class="ql-block">凯鲁万古都及大清真寺(又称奥克巴清真寺)</p><p class="ql-block">凯鲁万(Kairouan)是突尼斯古都,位于突尼斯中部偏东地区,北距首都155公里,现是凯鲁万省首府,为突尼斯第四大城市。 凯鲁万市历史悠久,具有典型的阿拉伯建筑风格,曾是伊斯兰阿格拉比特王朝的首府。凯鲁万与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并称伊斯兰之四大圣地。突尼斯伊斯兰认为,到凯鲁万朝觐7次等于去麦加朝觐。城内有80余座清真寺,100余处陵墓,数十座蓄水池和穹顶室内市场。著名建筑有凯鲁万大清真寺、三大门清真寺和阿格拉比德大蓄水池等。<span style="font-size:18px;">1988年,大清真寺连同凯鲁万城,一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span></p> <p class="ql-block">阿格拉比特蓄水池</p> <p class="ql-block">西迪.撒哈卜陵墓</p><p class="ql-block">西迪.撒哈卜(Sidi Sahbe)是7世纪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的亲密友人、理发师及早期门徒,曾随先知传教并带回大量经文和三根先知的胡须。陵墓最初为衣冠冢,17世纪由当地人为其修建陵寝,并珍藏胡须,故又称三根胡须清真寺。作为凯鲁万百余座伊斯兰圣人陵墓中最著名的一座,其保存的胡须被视为圣物,陵墓兼具清真寺与宗教教育功能,之后发展有诊所、驿站功能。</p> <p class="ql-block">陵墓建筑融合安达卢西亚式与阿拉伯风情,以精致瓷砖、镂空墙面、石膏雕花装饰著称,灵柩区仅限穆斯林进入。虽比凯鲁万的奥格巴清真寺小,但装饰更为华丽。</p> <p class="ql-block">装饰华丽是该陵墓建筑特色</p> <p class="ql-block">凯鲁万大清真寺,有着1400多年的历史,是北非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清真寺,其融合古罗马、拜占庭、伊斯兰多元文化的建筑风格和精妙布局,让人感受到阿拉伯文化的深厚底蕴。环绕大院四周的连拱柱廊、巍峨的尖塔,以及庄严、肃穆的氛围,都令人心生敬畏。置身其中,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到信仰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这个清真寺还有个趣闻。清真寺里的600根大理石柱都是取自迦太基等地的古罗马和拜占庭建筑,故风格、材质、尺寸各不相同,为了使用只能截短或拼接垫高,每根柱子都不完全一样,颇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仔细看,可发现每根柱子明显不一样</p> <p class="ql-block">壮观的全景</p> <p class="ql-block">位于广场中央的日晷,利用日影计时,根据太阳照射在4根尖柱所形成的影子来推算时间。</p> <p class="ql-block">阅读古兰经姑娘</p> <p class="ql-block">凯鲁万大清真寺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与宗教交融的象征,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p> <p class="ql-block">埃尔.杰姆斗兽场(El Jem Amphitheatre),又称杰姆圆形竞技场,被誉为北非最具标志性的历史建筑之一。197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公元3世纪(238年左右),该竞技场由罗马帝国时期的非洲总督戈尔迪安一世(Gordon I)主持修建,是罗马帝国在北非行省繁荣的象征。斗兽场呈椭圆形设计,长轴约148—150米,短轴122—124米,高36米,可容纳约3.5万至4.5万名观众,规模位列世界第三(仅次于罗马斗兽场和意大利普阿竞技场)。当地砂岩砌成,呈现出独特的金黄色调,历经千年仍保存完好,是全球保存最完好的古罗马斗兽场之一,部分原始装饰(如雕像、圆柱)仍可见,结构完整性远远超其他同类遗址。</p> <p class="ql-block">三层拱廊、巨石砌筑的工艺以及精美的石雕装饰,体现了罗马建筑的高超水平。</p> <p class="ql-block">斗兽场主要用于角斗表演、野兽搏斗及海战重演等公共娱乐活动。地下设有地牢,用于关押角斗士和野兽。</p><p class="ql-block">这张图就是底层出场区域。</p> <p class="ql-block">坐在看台上,仿佛能听到千年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十分难得的是,你可以上上下下在斗兽场全方位走动观看,与伟大的古罗马建筑近距离接触。与意大利罗马斗兽场的人潮汹涌相比,旅行感受太爽了。</p> <p class="ql-block">在幽静的高尔夫球场边的餐馆午餐,边享用当地美食边享受如画美景。只见碧空如洗,白云似雪,微风拂动,绿草如茵……</p> <p class="ql-block">地中海风光自带天然滤镜</p> <p class="ql-block">突尼斯的麦地那老城(Media of Tunis)是北非最具代表性的阿拉伯传统城市街区之一,始建于7世纪,13至16世纪成为伊斯兰文化和贸易的重要中心。198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它位于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市中心,是中世纪伊斯兰城市的典范,展现了北非地区历史、文化与建筑的独特融合。</p><p class="ql-block">作为政治、宗教和商业核心,麦地那曾是突尼斯城市的灵魂,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p> <p class="ql-block">老城市场</p> <p class="ql-block">传统手工匠人</p> <p class="ql-block">宰图纳大清真寺(又称:图纳大清真寺)位于突尼斯市旧城麦地那的中心。清真寺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于公元732年。清真寺内有15个中殿,能容纳2000人祈祷,此外还有一座高达44米的宣礼塔。如今宰图纳清真寺仍是突尼斯共和国举行盛大宗教仪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44米高宣礼塔</p> <p class="ql-block">突尼斯老城入口的凯旋门</p> <p class="ql-block">布尔吉巴大街与老城相连,大街以突尼斯第一任总统名字命名,道路两旁分布着大剧院、天主教堂、海门等知名建筑。</p> <p class="ql-block">法国殖民时期按照巴黎城市风格建造的新区。如天主教堂,大剧院等。</p> <p class="ql-block">大剧院</p> <p class="ql-block">总统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突尼斯独立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雨后海港港湾</p> <p class="ql-block">离别最后一天,清晨,去看海上日出也是种特别的体验。晨曦微露,看着太阳缓缓升起,一点一点慢慢染红天际,光影交织中地中海风光更加旖旎动人。</p> <p class="ql-block">地中海度假酒店</p> <p class="ql-block">迦太基古城遗址(197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迦太基遗址,位于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城东北17公里处。迦太基在腓尼基语中意为新的城市。据文字记载,公元前814年由腓尼基人兴建,比罗马城早61年。曾是地中海上强盛的奴隶制国家迦太基的首都,是当时北非地中海地区政治、经济、商业和农业的中心。其中著名的安东尼浴池,是2世纪罗马皇帝安东尼时期建成,古城内有一座基督教堂遗址,是突尼斯境内最早的基督教堂。挖掘出来的腓尼基时代遗物,大多是坟墓、石棺和墓葬品。腓尼基人一度国力非常强盛,后与罗马帝国发生多次战争,在第三次布匿战争中,腓尼基人被罗马人击败。</p> <p class="ql-block">迦太基遗址是地中海地区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曾经的地中海心脏,埋藏着一个神秘的古文明。它,就是古罗马曾经最强大的对手——迦太基。</p> <p class="ql-block">古文明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p> <p class="ql-block">曾经奢华的安东尼浴池部分</p> <p class="ql-block">蓝白小镇,全名西迪布萨义德(DID I BOU SAID),位于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城东北部,之所以称它为“蓝白小镇”,是因为这个坐落在地中海边峭壁上的镇子,所有的房屋只有两种颜色,白色的墙,蓝色的门窗。整个小镇是沿山势蜿蜒而上,布局简单,一条鹅卵石铺就的街道,两边是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的白色房屋。那白色墙上镶嵌着的蓝色的铁窗和蓝色的木门。阿拉伯式的蔓藤涡卷展现在铁窗窗棂,对称而迷幻;木门上半部的穹顶代表着清真寺的建筑,门上的蓝色铜钉则拼合出星星和月亮,还有弓箭、花卉等伊斯兰图案,华丽而精美。这里也是艺术家与作家聚集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在百年草席老店品薄荷杏仁茶和甜甜圈</p> <p class="ql-block">一览地中海风光</p> <p class="ql-block">蓝白小镇位于地中海边,与意大利西西里岛遥遥相望。</p> <p class="ql-block">阳光下的小镇分外妖娆美丽迷人</p> <p class="ql-block">走过两个国家的蓝白小镇,无疑更偏爱颜值高的西迪布萨义德蓝白小镇。喜新厌旧大概是人类的天性。</p> <p class="ql-block">让人一眼爱上的蓝白小镇,一定要留个影,让美景永驻心中!</p> <p class="ql-block">结束了14天的北非之行,可用8个字概括旅行体验:轻松愉悦,远超预期。既有异域风情,又有厚重历史。沉浸其中,感受着不同文明的碰撞与交融,体会着阿拉伯人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又收获了无数的美好回忆与感悟。回望摩洛哥突尼斯之旅,其文化与历史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确实值得细细品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