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著名石刻、佛教石窟,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大足石刻是大足区境内141处摩崖造像的总称。我去的是国宝级的宝顶山景区。它是大足石刻的核心景区。</p><p class="ql-block">大足石刻始建于初唐,距今一千五百年左右的历史,而后盛于两宋,至明清共刻有佛像5万余尊。内容以佛教为主,道教,儒教次之,三教一体世所罕见。石窟造像与云岗、龙门、莫高窟齐名。</p><p class="ql-block">大足石刻以其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整而著称于世。以鲜明的民族化,世俗化,生活化特色在中国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堪称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1999年被世界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文化遗产称号,是重庆地区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大足石刻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有重要贡献,具有前期各代石窟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p> <p class="ql-block">大足石刻位于距重庆市区九十多公里的大足区。交通便利,有高铁及长途汽车往返。</p> <p class="ql-block">石窟艺术源于古印度,公元三世纪传入中国。在五世纪至七世纪出现了两次造像高潮,而后在公元九世纪至十三世纪又以大足石刻为代表形成了又一次造像高潮,此后中国石窟艺术停滞,再没有造过一尊石像,大足石刻也就成为了中国石窟艺术的绝唱。</p> <p class="ql-block">大足石刻原属大足县,后县改区。</p> <p class="ql-block">大足石刻简介</p> <p class="ql-block">大足石刻为什么不叫石窟,因为大部分石刻都是雕刻在石壁上而非先造洞窟而后凿像,因此叫石刻!</p> <p class="ql-block">石刻大部分是彩色的</p> <p class="ql-block">巳巳如意,生生不息。</p> <p class="ql-block">九龙浴太子图:刻画的是著名的佛教故事,释迦太子出生时的神圣时刻。</p><p class="ql-block">佛教传说中释迦牟尼的母亲40岁时仍无子,某日夜梦中梦见儿子化身六牙白象进入其右腋,自此,其母感应怀孕,十月怀胎,在返回娘家待产途中路过一个花园,其母折下一枝盛开的花朵,这时释迦太子从其母右腋下产出。出生后,释迦太子东南西北各走了七步,每一步都绽放出莲花,然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庄严宣告,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同时九条龙飞舞而来,喷撖洒出冷暖二泉,为他举行盛大的洗礼仪式。</p> <p class="ql-block">大足石刻中的孔雀明王经变相龛,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孔雀双翅展开,其上端坐着一位威严的孔雀明王。孔雀明王的修持文化在古代印度及藏传佛教中都有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大足石刻卧佛,正式名称是释迦涅槃圣迹图。是大足石刻群中最具代表性的石刻造像之一。石刻造像干南宋时期,卧佛长31米,是世界现存最大的石雕半身卧佛像。膝部以下隐于岩壁,右肩陷于地下,左肩置于祥云中,象征佛陀横卧天地之间。</p><p class="ql-block">此卧佛是大足石刻的代表作!</p> <p class="ql-block">在卧佛身前的众像是得知释迦牟尼佛即将涅槃而依依不舍而前来送行,涅槃代表着修行的圆满,标志着佛教的最高境界,表示从生老病死中获得解脱和重生。追求尽善尽美的理想状态是昄依佛门所向往的至高目标。</p><p class="ql-block">释迦牟尼涅槃象征着不生不死的境界。</p> <p class="ql-block">大足石刻千手观音像,造于南宋时期,是唐末宋初宗教摩崖石刻的代表作。其龛高7.2一7.7米,宽12.5米,面积达88平方米。表面金箔復盖,千手代表法力无边,千眼象征智慧无穷!千手观音是宗教艺术的巅峰之作。</p> <p class="ql-block">华严三圣像。</p> <p class="ql-block">六道轮回图,刻于宋代。在佛教看来,一切众生都处于因果轮回之中,生生死死,世世浮沉,,此生彼灭,彼生此灭,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