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中国造主要步枪02:1953年式步骑枪

徐南禄

<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军仅仅枪械装备的种类就几十种,制式化非常迫切。但由于当时兵工政策失误,没有做到这一点。到抗美援朝时,才发现参战部队的武器五花八门,每个军光步枪就将近十种,于是在部队入朝前后,紧急跟苏联签订了购买36个步兵师轻武器的协定(8000万卢布),除了进口苏联轻武器,国内兵工厂也开始仿制苏联枪械,此时苏联正在撤装莫辛—纳甘步枪,于是就把莫辛-纳甘M1944式的生产工具和技术资料卖给中国,在中国定型为1953年式步骑枪,1954年开始装备部队,其价格约为进口苏联枪支的一半。1960年53式停止生产,部队开始撤换成更新式的武器,许多53式仍然还在民兵及保卫部门装备使用。53式与M1944式有所不同,53式的准星座比M1944式的要宽,刺刀座也与M1944式有所不同。</p> <p class="ql-block">1953年式步骑枪 技术参数</p><p class="ql-block">口径:7.62毫米</p><p class="ql-block">长:1020毫米</p><p class="ql-block">枪管长:520毫米</p><p class="ql-block">重:3.92千克</p><p class="ql-block">初速:820米/ 秒</p><p class="ql-block">射速:10发/ 分—15发/ 分</p><p class="ql-block">有效射程:400米</p><p class="ql-block">容量:5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