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江楼:工运领袖王荷波

九九

<p class="ql-block">【潮江楼】位于福州市马尾前街177号,始建于清末,因其开门即可观潮赏景而得名。初始为茶楼,随着商贾旅人的增多,顺势改造为旅社、菜馆,迎接南来北往的客人。</p><p class="ql-block">1926年,中共早期领导人、工运领袖王荷波,回闽开展革命工作期间曾居住于此。当时,王荷波落脚在潮江楼,一方面是因为距离马尾造船厂较近,方便他深入马尾造船厂开展海军兵运工作,另一方面是因为一旦形势危急,比较方便撤离。1926年11月30日,王荷波在此组织召开“马江会议”,促成北伐军顺利入闽,使福州城免遭战祸,为潮江楼刻下了厚重的红色印记。</p> <p class="ql-block">王荷波(1882—1927),原名王灼华,福建福州人,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王荷波192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6月,出席中共“三大”,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9月,被补选为中共中央局委员。1924年6月,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和赤色职工国际大会。1925年1月,出席中共“四大”,被选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2月,当选中华铁路总工会委员长;5月,当选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1926年2月,主持召开了全国铁路总工会第三次代表大会;5月,出席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继续被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1927年,参与组织领导上海工人第二、第三次武装起义;5月,出席中共“五大”,被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主席;8月7日,出席“八七会议”,被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9月,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1927年10月18日,由于叛徒出卖,王荷波在北平被军阀张作霖逮捕;在狱中,他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保存组织;11月11日深夜,王荷波被杀害于北平安定门外箭楼西边。</p> <p class="ql-block">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共“三大”的合影。三排左二为毛泽东,二排左五为王荷波。</p> <p class="ql-block">1924年6月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和赤色职工国际大会时的王荷波(中)、罗章龙(右)、姚佐唐。</p> <p class="ql-block">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p> <p class="ql-block">中共“五大”第一次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察委员会,由正式委员7人、候补委员3人组成。‌王荷波为中央监察委员会首任主席。</p> <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于1927年8月7日在湖北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史称“八七会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荷波纪念馆展陈内容】</p><p class="ql-block">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革命先烈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王荷波从一名工人领袖,逐步成长为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工作的奠基人,展现了一个工人出身的共产党员从自发到自觉,进而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献身革命事业的光辉历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单元:觉醒之路)</p><p class="ql-block">王荷波出生于国家积贫积弱的危难时期,外有列强侵略,内有封建统治者压迫剥削。为谋生计,少年王荷波背井离乡,四处漂泊。在辗转流离中,他深刻感受到中国无产阶级的贫困与痛苦,开始组织和领导工人与外国资本家、北洋政府路局当局作斗争,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单元:早期领袖)</p><p class="ql-block">王荷波于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思想上发生了质的飞跃,这为他成为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打下了重要基础。此后,王荷波全身心投入到党的革命事业,参加了中共三大、共产国际五大、中共四大、中共五大及八七会议,逐步成长为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为党的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单元:纪检先驱)</p><p class="ql-block">随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深入和大革命的到来,中国共产党的影响迅速扩大,党的力量迅猛发展。为适应党的队伍发展,保持党的纯洁性,维护党的集中与统一,中央监察委员会应运而生,王荷波当选为首任主席。以王荷波为首的中央监察委员会积极履职,在严峻的革命形势下对完善党内监察制度、严肃党纪等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为推动党发展成为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无产阶级政党奠定了重要基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四单元:沥血忠诚)</p><p class="ql-block">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革命陡然陷入低谷时期。在大批共产党人惨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之际,王荷波临危受命,毅然北上肩负起恢复北方革命工作的重担。由于叛徒出卖,王荷波不幸被捕牺牲。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表现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凛然正气和坚定信念,用生命捍卫了对党的忠诚。</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五单元:红色家风)</p><p class="ql-block">王荷波牺牲前唯一嘱托:请求党组织对子女加强革命教育,教育他们千万别走和他相反的道路。王荷波的亲属及后人,以投身中国革命的实际行动,践行王荷波烈士的唯一遗嘱,坚定地走和他相同的道路,将王荷波烈士未竟的革命事业进行到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六单元:潮涌马江)</p><p class="ql-block">1926年,国共合作正式吹响北伐战争号角,中央决定委派王荷波进驻福州,发展统一战线,策反驻闽北洋海军,助力北伐军入闽。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福州,王荷波已从19岁的赤忱少年成长为一名成熟的职业革命家,凭借一腔热血与智慧,王荷波奔走于闽江两岸,在错综复杂的局势中成功阻击北洋军进入福州,使福州城免于战火侵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乌龙江阻击战】闽江流经福州南台岛南侧的一段被称为乌龙江,乌龙江的峡兜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从南部进入福州的必经之地。</p><p class="ql-block">1927年11月30日,张毅派出先头部队2000余人,从峡南乘木帆船渡过乌龙江,占领峡北,企图掩护其主力军过江。马江会议后,陈季良随即发布作战命令:海军舰艇紧急启航,陆战队立刻开赴拦截阵地。12月1日,海军“江元”号炮舰悄悄驶入乌龙江,对正在渡江的张毅部先头部队发起猛烈进攻,经过激烈交火,先头部队2000余人全部缴械投降。张毅部主力在重炮轰击之下无法渡江,退守闽侯南港瓜山一带负隅顽抗,反扑十分激烈,在激战中还打死了一名海军陆战队的团长,但始终无法突围。</p><p class="ql-block">在这关键时刻,马尾海军飞机制造处主任巴玉藻、副主任王助派出两架水上飞机助阵,其中一架是马尾海军飞机制造处半年前才研制的戊型双翼水上飞机“江鹳”号。战斗中,两架飞机不断向张毅部投掷炸弹和燃烧弹,虽未造成重大伤亡,但给敌军造成巨大的心理威慑。同时,“海筹”等舰在闽江口也截获了张毅部数艘运送枪炮和军需品的运输船。</p><p class="ql-block">张毅所部弹尽粮绝,军心涣散,只得派代表向北伐军东路军总指挥部请降。历经血与火的考验,在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军阀张毅被成功拦截歼灭在福州之外,乌龙江阻击战至此胜利结束,福州城避免了一场浩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学习王荷波的精神,就是要不负时代使命,风雨无阻,砥砺前行,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埋头苦干、担当作为,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不断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