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街头寻找傻子阿炳

云裳 倾城

<p class="ql-block">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听闻过“傻子阿炳的故事”。阿炳,原名华彦钧,自幼跟随父亲在无锡著名道馆洞虚宫中的雷尊殿当道士,中年时双目失明,因此后来大家都叫他“瞎子阿炳”。在无锡街头,总能感受到这座城市对阿炳的深深怀念。墙上写着“无锡”两个红色大字的地方,人们正在拍照或参观,仿佛也在追寻着阿炳的足迹。</p> <p class="ql-block">一般来讲,一座城市最中心地段所树立的雕塑,刻画的必定是最能代表这座城市的名人。而无锡市中心的这座雕塑人物,却是家喻户晓的民间二胡艺术家——“阿炳”。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雕塑,描绘了一个正在拉二胡的人物形象,背面的现代高楼大厦城市景观与阿炳的塑像格格不入。阿炳打着赤脚 ,衣衫褴褛弓着瘦瘦的躯体,用生命的张力拉着他的《二泉映月》,相信每一个路过的人听到都会为之动容,都能感受到他那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无奈的现实生活。</p> <p class="ql-block">在“阿炳”雕塑不远处,还有一处“阿炳故居”,这里同时也是“阿炳纪念馆”,如今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且免费向公众开放。阿炳故居入口处挂着牌匾,门口有人进出。走进故居,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阿炳生活的那个年代。这里的一切都让人感受到阿炳生活的点滴,以及他对音乐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作为我国最为知名的民间艺术家之一,阿炳为世人留下了享誉全球的民乐佳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当属已成为“世界名曲”的《二泉映月》,也正是这部作品,让他被后人铭记与缅怀。这是一间陈旧的房间,墙壁斑驳,家具简陋但整齐摆放着一个茶壶放在小桌上;房间里有一扇打开的大门通向另一个空间。在这里,阿炳创作出了许多不朽的音乐作品,其中《二泉映月》更是成为了他的代表作,让世界认识了这位伟大的民间艺术家。</p> <p class="ql-block">然而,阿炳晚年的生活极其凄惨,不仅双目失明,还穷困潦倒。他的故居真实还原了他当时的生活环境,令人感慨万千。许多游客参观后,都忍不住心酸落泪。眼前的景象,如果不特意说明是“名人故居”,估计很多人都会以为这是乞丐的住所。而这,恰恰让每一位参观者深切感受到阿炳当时生活的窘迫与无奈,也反映出旧时代残酷的社会现实。这是一个复古的小柜子,上面挂着两个皮箱,柜子里放着一台老式钟表,旁边还堆放了一些杂物。这些简单的家具和物品,见证了阿炳晚年的艰辛生活。</p> <p class="ql-block">看看这些家什,这不就是我们小时候看到的70年代街头要饭的景象吗?老旧墙壁上悬挂着各种农具与生活用品,显得古朴而富有历史感。阿炳的生活虽然困苦,但他对音乐的热爱却从未减退。他用二胡拉出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也拉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无锡街头寻找傻子阿炳,我们不仅找到了一位伟大的民间艺术家,更找到了那份对生活的执着与热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