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合同是实践性的吗?

微光

<p class="ql-block">不,借款合同不一定都是实践性的。借款合同的类型和性质取决于合同的当事人、合同的具体条款以及适用的法律。</p><p class="ql-block">以下是一些不同类型的借款合同及其性质:</p><p class="ql-block">1.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通常是实践性合同。在中国法律中,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除非有特殊约定,一般需要出借人将借款实际交付给借款人,合同才成立。</p><p class="ql-block">2. 商业借款合同:通常是诺成性合同。在商业环境中,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与借款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往往在双方达成一致意思表示并签署合同文件时即成立,不需要实际交付借款。</p><p class="ql-block">3. 电子借款合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借款平台上的借款合同可能是诺成性的,因为借款人在平台上同意借款条款后,资金通常通过电子方式直接划转到借款人账户,合同在双方达成合意时即成立。</p><p class="ql-block">4. 有特殊约定的借款合同:如果合同中有明确的条款说明合同在双方签字盖章后即成立,那么即使款项尚未交付,合同也被视为诺成性合同。</p><p class="ql-block">因此,借款合同的性质取决于具体的合同条款和当事人的意图。在签订借款合同时,应当仔细阅读合同条款,了解合同的性质和双方的权利义务。如果合同中明确规定了合同成立的条件,那么应按照合同的约定来确定借款合同是实践性还是诺成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