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名字熠熠生辉,让我们难以忘怀。我的战友曾建福,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故事,如同一首激昂的战歌,在我心中久久回荡。</p><p class="ql-block">1981年10月,曾建福应征入伍,来到了新疆和静36103部队81分队。这支部队,有着无比辉煌的历史。它由贺龙元帅领导,参加过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会宁会师后与地方游击队整编诞生的。随后,转战陕甘宁各省战场,涌现出众多英雄人物。保卫延安的“战斗英雄”王老虎,在杜鹏程写的长篇军旅小说《保卫延安》中被生动描写,那是真实发生的事迹。刘胡兰为保护我团十二名战友,被叛徒出卖,壮烈牺牲,毛主席亲自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在宜川保卫战中,部队集体荣获“宜川战斗第一功”,特等战斗英雄连德合、杜立海等英模更是闪耀着光芒。部队跟随王震将军进军新疆,在对印自卫反击战中,舍身排雷的“战斗英雄”罗光燮、特等英雄彭青云闻名全军。还参加过西藏、石河子平叛战斗,8次上昆仑,4次挺进帕米尔高原。1976年,在罗布泊马兰基地参加代号为“7601”的原子弹试验,在核武条件下第一次穿过爆心,这些都被记载在张也写的长篇纪实小说《厉害了,步兵十团》中。全国解放后,“全国退役军人模范”王成邦四次接受毛主席、周总理接见,2019年7月26日,在北京受到习总书记接见。这是一支英雄辈出的部队,曾建福能成为其中一员,是无比光荣的。</p> <p class="ql-block"><b>庚续“南泥湾”精神,生产建设不忘战备训练</b></p><p class="ql-block">1982年,新疆和静县的冬天还带着丝丝寒意,我们所在的部队步兵四师十团一连接到上级命令,担负起十团农场的生产建设任务。山上的雪开始慢慢融化,给麦田浇水的任务也随之而来。对于来自丘陵地区的南方兵来说,这可是件新鲜事儿。新疆日照时间长,气候干燥少雨,望着那一大片大约二百亩平整得看不到头的土地上的麦苗,大家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这就是我们接下来一年要劳作的地方啊。</p><p class="ql-block">白天,战友们顶着没有温度却异常强烈的太阳,紫外线把大家晒得黑不溜秋。夜晚,拿着手电,全身洒满驱蚊剂,即便如此,蚊子还是能钻进衣衫。大家来回巡视在麦地,稍有不慎,脚踏进浇过水的麦地,雪水冰冷刺骨。麦地里和渠干上草丁太多,又不能脱掉湿鞋光着脚,偶尔休息片刻,也要赶紧穿上大衣,每晚眉毛上都挂满白霜。</p> <p class="ql-block">夏日的太阳不再温柔,火红的它灼烧着大地。汗水从头上滴下,眼睛都睁不开,军装干了又湿,湿了又干,汗渍在军装上画满了地图。从渠干里放的雪水是有时间限制的,必须争抢进度,所以常常要熬夜加班。各排各班发扬吃苦耐劳、连续作战的精神,每天只休息6 - 7个小时。班长方勇见我们新兵疲惫,常常让我们多休息一会,自己带领党员老兵先上多干。南北方水土差异大,生活习惯不同,很多战友都犯了疟疾病,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给麦田浇水不分白昼,所以三餐作息没啥规律。有几次早上我们回营地,看到指导员赵海燕裤子湿了半截,脚上的解放鞋沾满一层稀泥,也没换洗,我们知道连首长和我们一样又干了一个通宵。</p><p class="ql-block">在实干中学,在实干中锤炼自己,我们赓续“南泥湾”精神,用辛勤的汗水,洗涤落后的思想尘埃,一步一个脚印地从地方青年蜕变为革命战士。在执行生产任务的同时,连队不忘军人的本职,整理内务,出操队列练习,单双杠练习,培养战士的军事素质。麦田里的小麦和我们一样在天天成长,当金灿灿的麦穗点头招手,仿佛在感谢我们付出的辛劳。麦子收割后运回晒场,我们头戴草帽,面围纱巾,手拿圆锹开始扬麦除尘,一天下来腰酸背疼,吃饭拿筷子都费劲。麦子晒干以后,搬进仓库更是重体力活,俩人抬着麻袋弄到一人背上,我们背上上百斤的麻袋,来回搬运,累得抬不起头,直不起腰,双腿不停打颤,汗水浸透军装如雨一样流下,锤炼着我们的意志,洗尽心中的铅华。我们用行动向党诉说,要做一个合格的钢铁战士。</p> <p class="ql-block">1984年,再次进入农场。这次接到的任务是挖鱼塘。冬天的严寒还未过去,冰凌花还挂在枯草上,大家在沼泽地上搭建帐篷,在帐篷外修建小土墙围成四合院,然后搬掉冰块平整训练场,架设训练器材。按农场要求,鱼塘深3米、长100米、宽50米。战友们冒着零下二十度的严寒,用钢钎费劲地掀掉地上的冻土,用坎土曼、铁锹将冻土装人力小车上,手上、背上磨出了血泡。大家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喊着口号,争先恐后,争创劳动竞赛标兵。</p><p class="ql-block">烈日当头,冻土融化,场地一片泥泞,运土的小车深陷泥土,作业难度陡然加大,往往一小车土要全班合作才能拉动,工程进度慢了下来。连队延迟了作业时间,他们班利用假日干活,誓要将进度赶上去,争创全连第一。连队休整期间,不忘战备训练,紧急集合、五公里越野、翻越障碍等训练课目一个都不少。生产建设是模范,打起仗来是英雄。韩师长来驻地检查时,高度评价我连生产建设不忘战备,发扬了革命光荣传统,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年终总结时,连队和连长向先林获三等功,指导员赵海燕获师“优秀指导员”的称号。</p> <p class="ql-block"><b>苦练军事技能,增强自身素质</b></p><p class="ql-block">1983年,上级下达了《连排战勤演练科目》,我们班担负了《班用战场战伤自救互救教学法》的任务,班长方勇任教学法的班长。方班长以他们班为基础,在全连抽调人员,新建了一个教学法课目九人班。教学法没有现成的,方班长根据战场场景自编教材,然后大家集思广益,一点一点地修改,不知经过多少次推倒重来。</p><p class="ql-block">单兵战术不行就练,战友们拿着手表卡时间,动作不标准不行,时间不快不行。战友们二人一组,展开对抗演练。在戈壁滩上,尖锐的石子划烂了军装,手臂被划破,鲜血直流。烈日下的戈壁像火炉一般,汗水浸透军装,都能拧下水来。双眼被额头上的汗水淌过,像针刺一般难受。有一个动作始终快不起来,与全班的动作不协调,他便在晚间拉上潘义锋、张建强两位战友反复练习,直到合格为止。为了还原一个战场场景的构想,方班长费寝忘食,严格要求,反复琢磨,直到满意,才有了一丝笑容。在军区组织的现场汇报会上,受到刘海清司令员的肯定和表扬,他们班和方勇班长获得三等功。</p> <p class="ql-block">转眼到了1983年6月,部队千里行军,翻过天山冰大板来到乌拉泊(小地名笈笈槽子),参加反空降、反坦克的“双反”演习。搭好帐篷,在帐篷内挖一米深的地窝,用黄土稀泥砌上几公分的保坎,一个班用营房就算建成。我和战友们每天在山上跟在坦克后面训练,山上是晒黑尖锐的小石子和骆驼刺,坦克扬起的黄土飞尘,在烈日下,伴随流淌的汗水冲进我们眼里鼻孔里,睁不开眼,呼吸喘息也很困难。战友们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怕苦,不怕累,想想革命老前辈,顶着困难上。</p><p class="ql-block">部队休整开会,会前举行拉歌比赛,战友们嗓子都唱疼了,场面很是热烈。休整期间,还举行拔河比赛、唱歌、诗词朗诵,大家情绪高涨。苦中有乐,保持人民军队高昂斗志,激发青春向上的活力,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正是我们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p><p class="ql-block">1983年12上旬,胡耀邦总书记访问日本结束,转道新疆看望部队,我们在海沟子军用机场举行阅兵式接受检阅。年末的一天,接到上级命令,在和静县三坪火车站执勤,押送在途内地“严打”劳教犯人,大家火速赶到火车站。两小时后已是深夜,战友们昂首挺拔,手持钢枪,列队整齐站在火车站台,只见车窗外焊上了排排钢条,直到火车鸣笛远去,才收兵。</p> <p class="ql-block"><b>不忘初心和使命,赤胆忠心跟党走</b></p><p class="ql-block">习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辉煌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要“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不忘历史、不忘初心”。党的历史是一幅波澜壮阔的斗争史,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取得了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p><p class="ql-block">当前,美帝国主义、西方反华势力对我国贼心不死,见不得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对中国羡慕嫉妒恨,不断借人权问题、台湾问题、香港问题、国内民族问题等制裁华为、新疆棉,全面围堵中国。一些国内洋奴帮办还煽风点火,积极配合。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要深刻理解学党史的精神内涵,明白学党史的现实性和必要性。</p><p class="ql-block">“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党在一百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了上百种精神,其中“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等,为我们在新时代不同时期、不同岗位准备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我们部队在革命战争年代或者建国后涌现的英雄模范和事迹,都是我们党上百种精神的集中体现。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沉着冷静应对纷繁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跟党走。</p> <p class="ql-block">曾建福就是这样一位不忘初心和使命的战友。他在部队的日子里,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无论是生产建设的艰苦劳作,还是军事技能的刻苦训练,他都全身心投入。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他的精神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我们明白作为一名军人,肩负的责任和使命。</p><p class="ql-block">在那些与曾建福并肩作战的日子里,我们一起经历了无数的困难和挑战,但也收获了深厚的战友情谊。他的笑容,他的坚韧,他的拼搏,都成为了我心中最珍贵的回忆。如今,虽然时光已经流逝,但他的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p><p class="ql-block">我们要铭记曾建福这样的战友,铭记他们为国家和人民所做出的贡献。让我们传承他们的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因为,我们都是新时代的战士,肩负着保家卫国、建设祖国的神圣使命。让我们以曾建福为榜样,续写属于我们的辉煌篇章,让英雄的精神永远闪耀光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