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芭堤雅三大奇迹,九世皇庙宗教蜡像馆,游记

杨树志

<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9日,我们十分荣幸有机会来到位于芭堤雅宗教蜡像馆,这座蜡像馆位于九世皇庙建筑群内,是芭堤雅三大奇观景点之一。这是宏伟壮观的蜡像馆的全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据介绍这座蜡像馆供奉着泰国历代高僧栩栩如生,细节逼真的蜡像,这是笔者在现场拍摄的蜡像馆大门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进入蜡像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装饰豪华的门厅大堂,在白色天花板上镶嵌的七彩琉璃吸顶对映射下,厅内供奉的九世泰王和旁边十二位大尊长熠熠生辉佛光普照。</p> <p class="ql-block">进入蜡像馆展厅,果不其然我们看到的每一尊蜡像都让人如见真人,心生敬意;在菩提树下,鲜花丛中,低矮的僧床上,跌跏趺坐,身穿红色、黄色袈裟,就跟真的高僧在那打坐念经一样,慈祥、沉思,神情各不相同,每尊塑像前的僧床上都镶嵌着高僧的法号,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这是笔者在蜡像馆展厅内拍摄的第一张高僧蜡像 - 纹.素金若大尊长的实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纹·素金诺大尊长</p><p class="ql-block">生卒年月: 1887年1月16日﹣1985年7月2日,他出生于黎府,原名 Yan Bunpacha,从 13 岁起开始崇往佛门,当他达到出家的年龄时,他就拜精通佛法的的 Puritattoj Bangkidkwa 大师为师,学习佛法归依佛门,并将其作为自己追求佛法的指南。 1915 年起在 Doi Mae Pang Cha 寺修行佛法直到 1985 年 7 月 2 日去世,<span style="font-size:18px;">纹·素金诺大尊长</span>享年 98 岁,除了他美丽仁慈的面貌外,他的行为品德受到人们的钦佩和崇拜。</p> <p class="ql-block">这是笔者在蜡像馆展厅内拍摄的第二张高僧蜡像 - 菩提然腾高僧(茶·苏帕陀)的实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菩提然腾高僧(茶·苏帕陀)</p><p class="ql-block">生卒年月: 1918年6月17日﹣1992年1月16日。茶·苏帕陀品德高尚“做好事,诚实守信,恪守道德原则,干涉他人利益,做好我们范围内的一切事情......”,<span style="font-size:18px;">茶·苏帕陀是</span>一个直觉、专注的僧侣,有超卓化勇气以直率的方式为没有上学的孩子说话,当他达到受戒年龄时帮助他的母亲,并在碧武里府 Rai Som 区的 Wat Khao Bandai Kit 受戒。他学习佛法,修行内观禅修,包括以下科目,与许多老师友好相处,尤其是在自己管理的领域做的很出色。<span style="font-size:18px;">茶·苏帕陀一家祖辈</span>一直受到佛教徒的尊战,碧武里的村民害怕危险,希望依靠圣宝来保护房屋,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茶·苏帕陀</span>的祖母,在他们的房子里施法布置了护身符,为保护村民和房屋做出贡献。人们对茶·苏帕陀及家人功劳是铭记于心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笔者在蜡像馆展厅内拍摄的第三张高僧蜡像 -然威腊僧长(銮珀登)的实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然威腊僧长(銮珀登)</p><p class="ql-block">生卒年月:1878年9月17日﹣1974年1月16日, <span style="font-size:18px;">銮珀登</span>一辈做人正直高尚, 恪守“…做好事,诚实,乐于助人道德原则...."他从不要涉他人的利益,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奎珀登深受佛教信众敬仰,当佛布府村民害怕灾难降临,希望获得蜜珀登法力庇护,豪珀登因此制作了诸多灵符分发给村民护身,而且还让村民将布灵符挂在房子里辟邪驱灾。1937年,佛布府发生严重牲畜瘟疫,大量水牛黄牛死亡民众纷纷找<span style="font-size:18px;">銮珀登</span>请求驱邪消灾,<span style="font-size:18px;"> 銮珀登</span>因此专门制作四方形灵符,让村民拿去挂在树枝上,插在牛圈里,结果插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銮珀登</span>灵符的牛圈里竟然神奇地未发生黄牛死亡事件。銮珀登的善举受到人们的钦佩和崇拜。</p> <p class="ql-block">这是笔者在蜡像馆展厅内拍摄的第四张高僧蜡像 - 利·滩玛塔罗大尊长的实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利·滩玛塔罗大尊长</p><p class="ql-block">生卒年月: 1906年1月31日﹣1961年4月26日, <span style="font-size:18px;">利·滩玛塔罗的人生桔子言“</span>..少想些事,多些做些实事好事...”。<span style="font-size:18px;">利·滩玛塔罗</span>两岁就在乌斯姆布寺接受佛礼洗礼,在他二岁生日期间,就祈祷尊崇佛礼,并对未来的先知充满希望。<span style="font-size:18px;">利·滩玛塔罗在三</span>个月后,就虔诚拜谒了的忚的师父,并就跟随他四处周游,在整个斋月期间,他一直奉行佛法,并前往附近的省份,包括纳罗契纳邦,普拉钦布里詹。柬埔寨、缅甸、印度的布里特拉德拉邦,在Chanthaburi省度过了14年的斋戒。后来,<span style="font-size:18px;">利·滩玛塔罗</span>来到了阿索克拉玛索姆寺,<span style="font-size:18px;">被授予主持位爵。</span>“...萨普特兰省的阿索卡拉姆寺塔是为纪念玛雅布利的愿望而建造的,他说:“我们必须建造阿索卡拉姆寺和杰德寺。在泰国的一座寺庙,以装载宝藏,并作为纪念阿多克大帝的纪念碑,他对佛教的最高功勋就在于此..”</p> <p class="ql-block">这是笔者在蜡像馆展厅内拍摄的第五张高僧蜡像 - 考·阿纳罗若大尊长的实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考·阿纳罗若大尊长</p><p class="ql-block">生卒年月: 1888年12月28日﹣1983年5月16日。 考·阿纳罗若的人生格言"...吃能解贪婪,道德能解毒,祷告能解迷误...",<span style="font-size:18px;">考·阿纳罗若</span>的修心是基于圣经的原则普里图托经,他长期以来在波恩瓦拉山的森林中厮守着一个寺院,他跟随普里图托的上师,在那个地方修行。除此之外,他还与圆环大师、苏钦诺、阿勒陀罗一起共事。</p> <p class="ql-block">这是笔者在蜡像馆展厅内拍摄的第六张高僧蜡像 - 兀塔赞上师(銮普敦·阿度罗)的实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兀塔赞上师(銮普敦·阿度罗)</p><p class="ql-block">生卒年月: 1887年10月4日﹣1983年10月30日。 銮普敦·阿度罗的名言“…多少钱?我不知道,当我停止思考的时候,我就会知道,但我需要这个想法,所以我知道……”<span style="font-size:18px;">銮普敦·阿度罗</span>出生在Chanongyang ,当他回到故乡的时候,牧师们都是他的门徒。为了修复布卢姆寺,牧师们开始了布卢姆寺的重建工作,阿度罗为寺院的重建奉献了自己一生,他得到了所有牧师的认可。这是一个很值得纪念的上师尊长。</p> <p class="ql-block">这是笔者在蜡像馆展厅内拍摄的第七张高僧蜡像 - 讪瓦拉碧蒙上师 (銮普舵·因塔苏汪诺)的实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讪瓦拉碧蒙上师 (銮普舵·因塔苏汪诺)</p><p class="ql-block">生卒年月: 1887年3月27日﹣1981年3月5日。 对讪瓦拉碧蒙上师 评价: “这个世界就是他的,没有什么是肯定的......” 国王萨瓦拉比蒙德或塔与普罗玛大师在普拉杜钦普利克朗寺参加了一个仪式,被称作“伊努苏凡”,直到他们通过了法师考试,当时教主说教。因此,<span style="font-size:18px;">讪瓦拉碧蒙上师</span>于公元24年7月10日被任命为大主教。讪瓦拉碧蒙上师有美德、温和、有慈悲、有大善的生命遍及全国各地区学习佛法学念佛圣经的圣物是公认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笔者在蜡像馆展厅内拍摄的第八张高僧蜡像 - 威素迪蒙空大师 (波·亚纳讪潘诺)的实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威素迪蒙空大师 (波·亚纳讪潘诺)</p><p class="ql-block">生卒年月:1913年8月12日﹣2011年1月30日。 威素迪蒙空大师名言“强身健体,强心健体。保持心灵纯洁的艺术..” <span style="font-size:18px;">威素迪蒙空大师</span>从小就对佛教充满敬畏,21岁时,参加礼拜仪式后被称作“释迦牟尼”。修道后开始认真地关注道德,并把自己当作一位虔诚的门徒,在实践中不断努力。除了传播佛教外,<span style="font-size:18px;">威素迪蒙空大师为</span>寺庙在许多方面都做出了贡献,例如救国森林布计划,救济寺院。</p> <p class="ql-block">这是笔者在蜡像馆展厅内拍摄的第九张高僧蜡像 -姬·娜娜永女居士(葛·考萱銮)的实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姬·娜娜永女居士(葛·考萱銮)</p><p class="ql-block">生卒年月: 1901年6月23日 -1978年11月21日。 姬·娜娜永女居士名言 “我们有手有脚有智慧何必做他的奴隶?只有弱者依赖他人,最终的结果是终生受苦...” <span style="font-size:18px;">姬·娜娜永女居士(</span>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他从小就对佛教感兴趣,母亲教导他行善,不做邪恶。有兴趣学习书籍,诗歌,谚语和造物主的故事。每晚睡觉前都要祷告。长大后,他把所有的零食钱都拿来买佛花。他的母亲死了、就开始遵守圣经、诵祷告、祈祷按照佛教的教义,严格地在安静的地方练习,比如戒除恐惧。直到父亲去世,他仍然必须服从父亲,于是她放弃了世俗,寻求一个安静的地方,利用生物。与大自然相依为命祈祷的人越来越多。</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蜡像馆第一展厅瞻仰高僧的蜡像结束,接着则进入第二展厅继续瞻仰高僧蜡像,这是蜡像馆第二展厅前厅供奉的世尊佛的神像。</p> <p class="ql-block">这是笔者在蜡像馆第二展厅内拍摄的第十张高僧蜡像 - 白·祥郎女居士(教慈母)的实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白·祥郎女居士(教慈母)</p><p class="ql-block">生卒年月: 1901年11月8日 - 1991年6月18日。白·祥郎女居士名言: “..让我们集中精力祈祷。冥想,不要偷懒。以五蕴为供奉。以心为蜡烛,照亮道路。看到摆脱痛苦并成为一个人的道路,让它在戒律中不要侮辱佛法...” 。<span style="font-size:18px;">白·祥郎女居士名</span>是富泰人,性情平和,有一颗虔诚的心。他之所以信仰佛教,是因为他聆听了前往莫拉限府怀赛的Phra Achan Man Phurithatto的布道。他收到了Ronakhom(对Kun Phra Rattana Tarai的深爱)Phra Achan坚信并坚持认为良好的修行是人生的指南。后来,他出家为师,与Phra Achan Kong Ma一起冥想。打算在下一个世纪回到班怀赛寺。他之前创建的Ubasika经文是寺庙戒律的守护者。过着清净的生活,按照真正的佛法进行日常生活。</p> <p class="ql-block">这是笔者在蜡像馆第二展厅内拍摄的第十一张高僧蜡像 -范·阿扎罗大尊长的实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范·阿扎罗大尊长</p><p class="ql-block">生卒年月: 1899年8月20日﹣1977年1月4日。 范·阿扎罗大尊长的名言 : “……功德的特点是,我们的心是快乐的,我们是快乐的。我们的心平静、凉爽不苦、不热、不乱,这就是功德……”, 范·阿扎罗大尊长在学校上小学时就在孔敬府跟随他的姐夫继续学习。怀着进入政府部门的愿望,但当他进入政府部门后,他改变了主意,于是在Ban Bo Thong的Phon Thong寺当了三个沙弥。随后将自己奉献为弟子,在乌隆府Phothisomporn寺成为一名佛教徒。20岁时,他在Phannanikhom区Rai街道Wat Sitthibangkhom出家。沙功那空府学习冥想和内观。后来你得到了前往各地传播佛法。直到它成为许多佛教徒的信仰之偶像。</p> <p class="ql-block">这是笔者在蜡像馆第二展厅内拍摄的第十二张高僧蜡像 -措·塔纳沙摩大尊长的实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措·塔纳沙摩大尊长</p><p class="ql-block">生卒年月: 1901年2月12日﹣1995年1月8日。 措·塔纳沙摩大尊长的名言: “……持三戒足矣。1.口:说话时,不要犯戒。2.身,不犯戒。3.不要想着违背戒律。这就够了……” <span style="font-size:18px;">措·塔纳沙摩大尊长</span>是一位对佛法感兴趣的至高无上的大尊长。他的心很容易平静下来,因为他一开始就知道了佛法,即使他还是一个沙弥,他也能看到比常人所能看到的更多的神秘事物。知道别人的想法和想法。大尊长在清迈、四色菊府、莫拉限府、黎府、老挝等多个省份建立了寺庙和修行佛法的场所,其中大部分都是位于佛陀森林深处的寺庙,他总是教导他的学生:必须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加快勤奋和冥想。</p> <p class="ql-block">这是笔者在蜡像馆展厅内拍摄的第十三张高僧蜡像 - 蒙空兰诗大师(迪大尊长)的实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蒙空兰诗大师(迪大尊长)</p><p class="ql-block">生卒年月: 1873年1月29日﹣1967年6月19日。蒙空兰诗大师一位慈悲的高僧。出生于朱拉隆功国王陛下统治时期,14岁时在Wat Thewasangharam Phra Achan Dee担任Somdej Phra Sangharaja Saklamahasang Khaparinayok的导师。专注于培训和发展,Adwa Aram是一所位于该地区的教育机构,负责制作圣物。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圣物被分发给所有的弟子和信徒。以及那些自愿参战的人的弟子,Luang Pupelia的弟子。Inthasaro和许多其他Phra Song的形象让他有机会了解如何对抗Phra Achan Dee所创造的圣物,而蒙空兰诗大师铸造佛像的硬币它很受欢迎,也很受尊重。</p> <p class="ql-block">这是笔者在蜡像馆展厅内拍摄的第十四张高僧蜡像 - 僧王颂德座下(功銮瓦齐拉然纳翁)的实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僧王颂德座下(功銮瓦齐拉然纳翁)</p><p class="ql-block">生卒年月: 1872年11月22日﹣1958年11月11日。 僧王颂德座下的名言“一个有眼睛的人闭上了眼睛。不是存在的图像。照亮图像的光对一个人是没有用的。有一个日期,所以看不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僧王颂德座下</span>是第一任国王Somdet Phra Sangha的孙子。根据朱拉隆功国王陛下的说法,他还担任过尖竹汶府教育总监和尖竹汶府省长。国王陛下有一个皇家意图,即促进各省的教育等。Krom Luang Vachirayanawong陛下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僧王颂德座下</span>的导师。Raja Sakon Maha Sangkhrinayok并且是皇家顾问国王陛下的当他获得学位并居住在Phra Pantaya宫时。除此之外,僧王颂德座下还在执行他的个人宗教使命,例如皇家宫殿的工作。</p> <p class="ql-block">这是笔者在蜡像馆展厅内拍摄的第十五张高僧蜡像 - 僧王智护尊者颂德帕耶纳桑文座下(哲伦·素瓦塔诺)的实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僧王智护尊者颂德帕耶纳桑文座下(哲伦·素瓦塔诺)</p><p class="ql-block">生卒年月: 1913年10月3日﹣2013年10月24日</p> <p class="ql-block">这是笔者在蜡像馆展厅内拍摄的第十六张高僧蜡像 - 曼·普利塔多大尊长的实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曼·普利塔多大尊长</p><p class="ql-block">生卒年月: 1870年1月20日﹣1949年11月11日。 曼·普利塔多大尊长的名言: “有什么好事,赶紧去做吧,不要推迟明天的日子。当有机会这样做的时候,它就过去了。再也没有机会这样做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曼·普利塔多大尊长是</span>第十九任最高祖师当时Pramintha Mahaphu Mipol国王陛下在Wat Bowonniwet Vihara受戒并住在佛教大斋期间,Somdej Phra Sangha Raja Vachiraya选择了Phra Sophonkanaporn Phra Raja。Samo Thep(当时Somdej Yansangworn的僧侣头衔)成为Phra Aphibal(Phra P'Liang)。拥有美丽的佛法和诗句后来,他被任命为Wat Bowonniwet Vihara的住持。并被任命为Somdej Phra Sangkharat Sakon Maha Sangkhaparinayok崇迪帕延桑旺崇迪帕桑哈拉佳(Somdej Phra Sangharaja)是在英国皇家佛寺(Wat Phutthaprathipak Rung Lon)培训传教士的僧侣主席。泰中宗教关系他第一次在中国讲道,将佛教文献翻译成外语。以及大量有关佛教的一般著作。</p> <p class="ql-block">这是笔者在蜡像馆展厅内拍摄的第十七张高僧蜡像 - 纹.素金若大尊长的实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韶·甘达诗罗大尊长</p><p class="ql-block">生卒年月: 1859年11月2日﹣1941年2月3日。 韶·甘达诗罗大尊长的名言: “...心以呼吸为知识,心以呼吸为记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韶·甘达诗罗大尊长在</span>乌汶府被尊为内观的大师。他是一个在内观道路上有毅力的人。很少说话,很满足。另一方面,他是一个对佛法有强烈朝圣心的人。佛法、佛法。<span style="font-size:18px;">韶·甘达诗罗大尊长</span>经过Khambong村朝圣。Si Mueang Mai区,乌汶叻差他尼寺当Phra Achan Man Phurithatto还是一名僧侣时,他就向Phra Achan Man Phurithatto传教。Sarattha出生时,他选择了Sai跟随他出家。这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冥想家族伟大的开始。</p> <p class="ql-block">下午十七点许,在蜡像馆瞻仰高僧蜡像之行结束,笔者在蜡像馆门前拍照留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