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榜样力量 习得描写技法——如何走进人物,习得描写方法

郭…

<h3>——记龙岩市中小学(幼儿园)第五届网上集体备课(313班)第三次研讨活动<br></h3> <h3>  四年级下册语文的学习旅程中,第七单元的《黄继光》一课,像一座闪耀着精神光辉的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这篇课文不仅讲述了英雄黄继光的壮烈事迹,更是我们学习描写技法、提升写作能力的绝佳范本。4月29日晚,313班的老师们齐聚云端,一同深入探索,如何走进人物,习得其中精妙的描写技法。<br></h3> <h3>一、课标领航,瞄定教学方向</h3> <h3>  依据新课标“文化自信”“思维能力”等核心素养要求,主备丘永杭老师指出,《黄继光》不仅是一篇承载革命文化的经典课文,更是培育学生精神品格的重要载体。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通过文本研读,感悟英雄人物的崇高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同时在语言实践中提升思维能力与表达水平。</h3> <h3>二、精准把脉学情,瞄定教学起点</h3> <h3>  主备王湘福老师分析,四年级学生对英雄故事充满好奇,但由于缺乏对战争背景的直观认知,易停留在“故事有趣”的浅层理解。同时,学生在写作中常出现人物描写空泛、动作语言单一的问题。因此,教学需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创设情境、拆解文本,搭建从理解到运用的桥梁,既激发爱国情怀,又提升语言表达能力。</h3> <h3>三、聚焦素养,锁定教学方案</h3> <h3>  在统编教材革命文化主题单元的教学实践中,主备张富琴、丘丹红老师紧扣新课标要求,深度研读教参,以“精准对标、靶向教学”为核心理念,精心拟定教学目标与计划,让课堂既有明确方向,又充满育人温度。</h3> <h3>四、集思广益,解锁英雄密码</h3> <h3> 在交流与补充环节,赖淑瑶老师倡导“学中悟、悟中用”的教学策略,鼓励学生在感受英雄形象后,结合生活实际,运用语言、动作描写刻画身边的榜样人物,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写作能力,实现“从读到写”的能力迁移。<br>  考虑学生对战争场景的陌生感,陈少明老师建议结合影视片段、历史图片,直观呈现战斗的激烈与残酷。例如,在研读“敌人的机枪像火舌一样……战士们被压在山坡上”时,通过画面还原,让学生体会黄继光面临的绝境,进而理解其壮举的伟大意义。</h3> <h3>  借助云端集备,老师们不仅关注到新课标倡导的“文化自信”与“语言运用”协同发展,还让学生习得“如何写”的表达技巧,更引导其思考“为何写”的精神价值——笔下流淌的不仅是文字,更是对英雄的致敬、对家国情怀的传承。这种知行合一的教学实践,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滋养心灵、培育能力的沃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