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俄罗斯文艺复兴( Russian Renaissance )是指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间,俄罗斯文化和艺术的繁荣时期。</p><p class="ql-block">它的成因过程可以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多个方面来探讨,本篇论文将会从这些方面着手,深入探讨俄罗斯文艺复兴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p><p class="ql-block"> 政治背景</p><p class="ql-block">俄罗斯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背景是十分重要的,这一时期正值俄罗斯帝国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p><p class="ql-block">俄罗斯在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处于社会、政治、经济转型期,这一时期俄罗斯经历了沙皇专制政治体制的动荡和危机,同时也遭受了战争和革命的冲击。这一时期的俄罗斯社会和文化中呈现出多元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面貌。</p> <p class="ql-block">在经济方面,俄罗斯在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逐步实行了工业化,俄罗斯工业发展迅速,俄罗斯成为了一个新兴的工业大国。</p><p class="ql-block">俄罗斯政府在20世纪初期对俄罗斯文艺复兴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沙皇尼古拉二世和他的妻子亚历山德拉对俄罗斯艺术和工艺运动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鼓励。沙皇夫妇收集了大量的俄罗斯艺术品和工艺品,并鼓励俄罗斯艺术家们在俄罗斯和国外进行展览和交流。</p><p class="ql-block"> 俄罗斯政府还建立了许多艺术学院和工艺学院,为俄罗斯的艺术家和工艺家提供了专业的培训和支持。这些学院为俄罗斯文艺复兴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持。</p><p class="ql-block">在政治方面,俄罗斯历经了1905年的第一次革命和1917年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这些革命引发了俄罗斯政治和社会的变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文化方面,俄罗斯的文化生活呈现出多元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面貌,包括文学、艺术、音乐戏剧等方面。</p><p class="ql-block">尽管在尼古拉一世( Nicholas I )的统治下,俄罗斯社会被认为是一个保守的等级制度社会,但是19世纪50年代后期◇尤其是亚历山大二世( Alexander II )的政治改革期间,俄罗斯社会开始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社会改革,这为俄罗斯文艺复兴提供了一个宽广的政治背景。</p><p class="ql-block">亚历山大二世在位期间,推动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取消了封建时代的农奴制度◇建立了法院系统和地方自治制度,开放了文化和教育机会,这些措施都使得社会上层和中层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和权力。</p><p class="ql-block"> 这些变化促进了俄罗斯文艺复兴的形成,俄罗斯的文化和艺术得以在更自由的环境下发展。同时,政治改革也为俄罗斯的文化和艺术走向国际化提供了契机,俄罗斯的文化和艺术得以更好地与西方世界接轨,这也为俄罗斯文艺复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社会因素</p><p class="ql-block">俄罗斯文艺复兴的社会因素主要体现在社会结构的变化上。在亚历山大二世时期,社会的结构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中产阶级和新兴知识分子逐渐成为社会上的重要力量,这些人群的兴起为俄罗斯文艺复兴提供了宝贵的资源。</p><p class="ql-block">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间,俄罗斯中产阶级的兴起是俄罗斯文艺复兴的重要因素之一。中产阶级为俄罗斯文艺复兴提供了一个新的市场和消费群体,促进了俄罗斯的文化和艺术产业的发展。</p><p class="ql-block">同时,新兴知识分子也在俄罗斯文艺复兴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在艺术、文学、哲学等领域不断创新,探索新的思想和艺术形式,推动了俄罗斯文艺复兴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文化背景</p><p class="ql-block">在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俄罗斯的文化和艺术生活中逐渐接受了西方文化和艺术的影响。这一时期的俄罗斯艺术家、作家、音乐家开始研究西方的文化和艺术,同时也将西方的文化和艺术引入俄罗斯。</p><p class="ql-block"> 俄罗斯艺术家们开始接受西方的绘画和建筑风格,例如新艺术运动( Art Nouveau )的影响,俄罗斯的建筑师开始运用新艺术运动的风格来设计建筑。同时,西方的文学和思想也深刻地影响了俄罗斯的文化和艺术,包括象征主义、现代主义和表现主义等文学和艺术流派。</p><p class="ql-block">在俄罗罗斯社会、政治、经济背景的影响下,俄罗斯艺术家开始对传统的艺术形式进行反思和审视,并尝试创造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以表达他们对现实的关注和思考。</p> <p class="ql-block">俄罗斯艺术和工艺运动的艺术家们开始探索俄罗斯传统艺术形式的特点,并将它们运用到新的艺术创作中,以此体现俄罗斯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同时,他们还将西方的现代主义艺术形式引入到俄罗斯的艺术中,以此丰富俄罗斯的文化和艺术。</p><p class="ql-block">俄罗斯文艺复兴的文化背景是多元的,它既包括了俄罗斯传统文化的影响,也包括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在文艺复兴时期,俄罗斯的文化和艺术形式经历了一次深刻的变革和创新,这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产物。</p><p class="ql-block"> 在文艺复兴时期,俄罗斯的文学、艺术和音乐等领域出现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和艺术家。例如,普希金( Pushkin )的文学作品在俄罗斯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的诗歌和小说创作为俄罗斯文学提供了新的创作形式和艺术手段。</p><p class="ql-block">同时,在艺术领域,著名的艺术家如瓦西里.康定斯基( Wassily Kandinsky )、马尔茨.夏加林( Marc Chagall )和伊凡.阿伯拉莫维奇( Ivan Abromovitch )等人都为俄罗斯的艺术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p><p class="ql-block">此外,在文艺复兴时期,俄罗斯的音乐也迎来了一个繁荣时期。俄罗斯著名的作曲家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Pyotr llyich Tchaikovsky )创作的交响乐和芭蕾舞剧,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p> <p class="ql-block">历史意义</p><p class="ql-block">俄罗斯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是深远的,它为俄罗斯的文化和艺术发展开辟了新的局面,也为俄罗斯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提供了契机。具体而言,俄罗斯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p><p class="ql-block"> 首先,俄罗斯文艺复兴对于俄罗斯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俄罗斯在文艺复兴时期掀起的文化和艺术革命,为俄罗斯的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思想和文化基础。</p><p class="ql-block">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们追求个性和创新◇推崇自由和民主,他们的思想和观念对俄罗斯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也积极探索新的艺术手段和表现形式,为俄罗斯现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支持。</p><p class="ql-block">其次,俄罗斯文艺复兴也对于俄罗斯的国际化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俄罗斯文艺复兴时期,俄罗斯的文化和艺术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引起了国际上的关注和赞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俄罗斯文艺复兴时期的知识分子们也积极与国际接轨,探索西方文化和艺术的新思路和新表现形式,为俄罗斯的国际化进程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最后,俄罗斯文艺复兴也为俄罗斯的文化和艺术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俄罗斯文艺复兴时期,俄罗斯的文化和艺术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也为俄罗斯文化和艺术产业的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契机。</p> <p class="ql-block">同时,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他们需要不断创新和探索新的表现方式和艺术手段◇以应对时代的需求和挑战。</p><p class="ql-block">俄罗斯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使得俄罗斯的民族文化得到了新的发展和壮大。俄罗斯艺术和工艺运动的艺术家们将西方的现代主义艺术和传统的俄罗斯民族艺术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p><p class="ql-block">这种新的艺术风格反映了俄罗斯民族文化的特点和精神内涵,丰富了俄罗斯的文化和艺术,为俄罗斯的文化和民族性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俄罗斯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也为俄罗斯的艺术走向国际舞台提供了契机。俄罗斯艺术和工艺运动的艺术家们开始在国际上进行展览和交流,展示俄罗斯的艺术和文化,同时也学习了其他国家的现代主义艺术形式,为俄罗斯的艺术注入了新的元素。</p><p class="ql-block">俄罗斯艺术和工艺运动的艺术家们创造出的新的艺术形式,深受欧洲和世界各国的艺术家和文化界的关注和赞誉,俄罗斯艺术的国际影响力也随之提升。</p><p class="ql-block">虽然俄罗斯文艺复兴时期已经过去了几百年,但它对于俄罗斯文化和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也为今天的俄罗斯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经验和启示。</p> <p class="ql-block">俄罗斯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和艺术创作精神,对于促进俄罗斯文化和艺术的多元化、国际化和现代化具有积极的意义。</p><p class="ql-block">在今天的俄罗斯,俄罗斯文艺复兴的精神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扬。俄罗斯文化和艺术界的知识分子们正在积极探索新的表现方式和艺术手段◇不断创新和推陈出新,为俄罗斯的文化和艺术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支持。同时◇俄罗斯文化和艺术产业也已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俄罗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在未来,俄罗斯文化和艺术的发展仍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俄罗斯文化和艺术产业需要更加注重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强与国际接轨和合作,推动俄罗斯文化和艺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为俄罗斯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支持。</p> <p class="ql-block">总之,俄罗斯文艺复兴是俄罗斯文化和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它为俄罗斯文化和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想和文化基础,也为俄罗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支持。</p><p class="ql-block">俄罗斯文艺复兴的精神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扬,俄罗斯文化和艺术正处于新的发展阶段,展现出更加多元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面貌,为俄罗斯和世界文化和艺术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俄罗斯文艺复兴运动是俄罗斯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在俄罗斯的文化和艺术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俄罗斯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意义在于,它标志着俄罗斯艺术和文化的独立性的崛起和发展,为俄罗斯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p><p class="ql-block">俄罗斯帝国皇帝</p><p class="ql-block">伊丽莎白一世.彼得罗芙娜(俄语: En 3aBeTa I NeTpOBHa ,英语: Elizabeth I Petrovna ,1709年12月29日[俄历12月18日]-1762年1月5日[俄历1761年12月25日]),本名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第十位沙皇,俄罗斯帝国第六位皇帝(1741年12月6日[俄历1741年11月25日25]一1762年1月5日在位),沙皇彼得一世与叶卡捷琳娜一世的第三个女儿。</p><p class="ql-block"> 伊丽莎白是俄罗斯帝国最受欢迎的君主之一。被一些历史学家描述为"聪明而善良的俄国女皇"。但她又受到了"条理不清,而且刚愎自用"的批评。</p> <p class="ql-block">皇室公主</p><p class="ql-block">伊丽莎白1709年12月29日(此为格里高利历时间,俄历为12月18日◇3出生于俄罗斯帝国莫斯科附近的科洛缅斯科耶镇14</p><p class="ql-block">,是彼得一世和玛尔塔.斯卡夫隆斯卡娅(即后来的叶卡捷琳娜一世)的小女儿。16伊丽莎白出生那天◇正逢彼得一世从波尔塔瓦战役凯旋。为庆祝这次胜利,莫斯科为彼得一世举行了盛大的凯旋入城仪式。彼得一世入城后,得知女儿诞生的消息,欣喜万分,下旨把欢庆胜利的宴席改为庆祝公主诞生。彼得一世和叶卡捷琳娜一世对这个女儿都是珍爱有加,尤其是晚年的彼得一世非常亲近伊丽莎白◇他总是说自己"就像爱自己的灵魂一样热爱自己的两个女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据一位法国家庭女教师称,伊丽莎白不仅会说法语,还掌握了德语、意大利语和俄语。伊丽莎白综合了父母双方截然相反的性格,她有父亲的才智和难以捉摸的脾气以及躁动充沛的精力◇喜欢骑马、打猎和跳舞◇她还有母亲天生的魅力和同情心。</p><p class="ql-block">伊丽莎白自幼美貌出众,许多来俄罗斯的外国使臣都注意到俄罗斯公主的倾城之貌。有一次少女时代的伊丽莎白和姐姐安娜.彼得罗芙娜迎接从国外归来的父皇彼得一世,姐妹俩特意穿上了西班牙的宫廷礼服,令在场的欧洲使者为之倾倒。1732年,在庆祝安娜◇伊凡诺芙娜女皇登基举行的盛大宴会上,俄罗斯贵族们向前来祝贺的各国使臣询问,哪位前来赴宴的女贵宾最美,各国使臣不约而同地都指向23岁的伊丽莎白公主。</p> <p class="ql-block">彼得罗◇安东尼奥◇罗</p><p class="ql-block">塔里</p><p class="ql-block">意大利画家</p><p class="ql-block">彼得罗.安东尼奥.罗塔里( Pietro Antonio Rotari ,1707-1762),意大利画家,代表作品《戴蕾丝帽的优雅小姐》、《波兰国王奥古斯都三世的肖像》。</p><p class="ql-block">彼得罗.安东尼奥.罗塔里1707年出生于维罗纳,是当地一位杰出的科学家的儿子。他从小跟随佛兰德雕刻师罗伯特.范.奥登﹣阿尔特学习绘画,并且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制作蚀刻版画,主要是神圣的主题。从1723年到1725年,他成为了画家安东尼奥◇巴莱斯特拉的学徒,安东尼奥影响了他的早期历史绘画的风格。1726年,他前往威尼斯学习古代大师和当代艺术家的绘画,特别是皮亚泽塔( Piazzetta )和蒂埃波罗( Tiepolo )的作品。从1727年到1731年,罗塔里居住在罗马,并与弗朗切斯科.特雷维萨尼一起学习。1728年,他的一幅画作从罗马送到维罗纳的菲拉莫尼卡学院,并受到著名学者和作家弗朗西斯科◇西皮奥.马菲的称赞。1729年,他前往那不勒斯,在那里他研究了弗朗切斯科◇索利梅纳( FrancescoSolimena )和其他隶属于斐迪南四世波旁宫廷艺术家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1734年,他回到家乡维罗纳,并于次年创办了私人绘画学院。</p><p class="ql-block">罗塔里将这些不同画家的影响汇成一种风格,这使他在贝加莫、布雷西亚、卡萨莱蒙费拉托、帕多瓦、雷焦艾米利亚、乌迪内和维罗纳的教堂和宫殿中获得了成功。与此同时,他还收到了包括红衣主教西尔维奥.瓦伦蒂.冈萨加、瑞典王后路易丝.乌尔里克等人的大量委托。1749年2月7日,为了表彰他作为画家的功绩,威尼斯共和国授予他"威尼托参议院伯爵"( Conte dal Senato Veneto )称号。</p> <p class="ql-block">1750年,罗塔里移居维也纳,为皇后玛丽亚.特蕾莎( Maria Theresa )工作,创作神话和宗教画作以及贵族肖像。在那里,他遇到了让﹣艾蒂安.利奥塔( Jean - Etienne Liotard )的作品,他自己的画作开始展现出清晰、冷色调、光滑的处理。1752-1753年左右,他被波兰国王奥古斯都三世传唤到德累斯顿,在那里他为萨克森宫廷成员画肖像。</p> <p class="ql-block">1755年,俄罗斯的伊丽莎白女皇邀请罗塔里到圣彼得堡,次年任命他为宫廷画家。他在城市及其周边地区为皇室和俄罗斯贵族工作。他与助手一起制作了数百个人肖像,年轻女性的半身像,展示了她们的的心理和情感状态。其中最著名的是在彼得霍夫的"缪斯内阁"( Cabinet of the Muses ),罗塔里的作品也为奥拉宁鲍姆( Oranienbaum )和加特契纳( Gatchina )的其他皇家住宅以及莫斯科附近的尤索波夫宫( the Yusopov palace )增添了光彩。罗塔里于1762年8月31日在圣彼得堡皇宫去世。</p> <p class="ql-block">狄德罗介绍</p><p class="ql-block">德尼.狄德罗( Denis Diderot )德尼·狄德罗(1713年10月5日﹣1784年7月31日)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哲学家、戏剧家、作家,以主持编纂《科学、美术与工艺百科全书》闻名,被誉为百科全书派的领袖。12</p><p class="ql-block">一、生平与背景</p><p class="ql-block">1.出身与教育</p><p class="ql-block">.出生于法国朗格尔的一个手工业者家庭(父亲为制刀匠),早年就读于耶稣会学校,后获巴黎大学文学硕士学位。</p><p class="ql-block">●因拒绝从事法律或医学职业,与父亲决</p><p class="ql-block">裂,一度贫困潦倒,靠翻译和家教维生。2.思想形成与早期著作</p><p class="ql-block">●1746年发表《哲学思想录》,批判宗教迷信,被当局列为"极端危险人物"。.1749年因无神论著作《论盲人书简》入狱,出狱后投身《百科全书》编纂。</p><p class="ql-block"> 二、主要成就与思想</p><p class="ql-block">1.《百科全书》的里程碑贡献</p><p class="ql-block">.主持编纂35卷《科学、美术与工艺百科全书》(1751-1772),汇集启蒙思想家如卢梭、达朗贝尔等的成果,批判封建制度,宣扬理性、平等与科学。</p><p class="ql-block">●恩格斯评价:"为真理和正义献出整个生命的人"。</p><p class="ql-block">2.哲学与政治主张</p><p class="ql-block">.唯物主义与无神论:否认上帝存在,主张</p><p class="ql-block">自然法则和理性至上。</p><p class="ql-block">.社会改革:反对专制,倡导民主、教育普及与思想自由,影响法国大革命思潮。</p><p class="ql-block">3.其他著作与领域</p><p class="ql-block">●撰写《达朗贝和狄德罗的谈话》《对自然</p><p class="ql-block">的解释》等哲学作品。</p><p class="ql-block">.在美学领域提出艺术应反映真实人性,影响后世现实主义文艺理论。</p><p class="ql-block"> 三、影响与遗产</p><p class="ql-block">●启蒙运动核心人物:与伏尔泰、卢梭等推动欧洲思想解放,奠定现代民主与科学精神。●百科全书派领袖:通过知识系统化挑战权威,开创现代百科全书的雏形。</p><p class="ql-block">总结:狄德罗以百科全书为武器,将启蒙思想辐射至全社会,其跨领域的贡献使其成为18世纪最具变革性的思想家之一。</p> <p class="ql-block">伏尔泰</p><p class="ql-block">法国启蒙思想家</p><p class="ql-block">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法文: Francois - Marie Arouet ,1694年11月21日﹣1778年5月30日),笔名伏尔泰(法文: Voltaire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泰斗,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p><p class="ql-block"> 1694年出生在一个律师家庭,才华横溢,酷爱写作和历史研究,在戏剧、诗歌、小说、政治、历史、哲学和科学诸多领域都有建树,一生写过两万多封信、五十多个剧本、两千多本书和手册。他早年因公开批评专制政府两次入狱◇还曾被流放到英国。由于学术成就,他曾先后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法兰西学院院士。他在1753年定居在法国和瑞士边境◇全心投入到启蒙运动中,参与宣扬理性、普及科学知识的《百科全书》的编写。他于1778年返回巴黎,受到民众热烈欢迎。51778年5月30日逝世,享年83岁。</p><p class="ql-block">伏尔泰在政治上非常赞赏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认为过分的民主政治并不适合法国当时的社会结构和普通民众的知识水平。主张开明的君主政治◇强调自由和平等。代表作《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老实人》等。</p><p class="ql-block">伏尔泰在政治上非常赞赏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认为过分的民主政治并不适合法国当时的社会结构和普通民众的知识水平。主张开明的君主政治,强调自由和平等。代表作《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老实人》等。</p> <p class="ql-block">阿◇加◇维涅茨阿诺夫</p><p class="ql-block">美术学院院士</p><p class="ql-block">阿.加.维涅茨阿诺夫(1780~1847),莫斯科人,19世纪初在圣彼得堡学习绘画。由于在绘画创作上取得的成就,1811年获美术学院院士称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生平经历</p><p class="ql-block">1818年,他用父亲留下的财产在离莫斯科不远的萨凡科瓦村建了一所美术学校◇学生来自于农奴及其他社会阶层中热爱艺术的年轻人。他们中许多人由于种种原因被当时的美术学院拒之门外。维涅茨阿诺夫对自己的学生关怀备至。他反对美术学院中一味模仿和临摹古典作品的陈旧模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直接观察、理解和表现现实生活的能力和技巧。在研究透视、解剖、光线和体面等各个教学环节都制定了完整细致的教学计划◇最终将所学的技巧运用到油画创作中。这种把艺术教学和表现现实生活相互结合的教学主张,使一大批青年画家迅速成长起来◇取得了很大成就。克雷洛夫的《俄罗斯的冬天》(1827年),提拉诺夫的《特斯诺河的风景》(1827年)、《木匠的工作间》(1845年),索洛卡的《谷仓》(1844年)、《钓鱼》及扎波罗茨基、斯拉凡斯基等人的作品,都</p><p class="ql-block"> 显示了维涅茨阿诺夫的教学成就和鲜活的艺术生命力。他们和维涅茨阿诺夫的作品丰富和拓展了19世纪俄罗斯绘画的题材和领域。</p><p class="ql-block">维涅茨阿诺夫早期从事肖像画创作,来到萨凡科瓦村后,逐渐由肖像画转向风俗画创作。一面从事教学工作◇一面以当地的俄罗斯民间生活为题材,创作出许多优秀的风俗画作品。他的画虽然尺寸很小,但真实、细致、平和。他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画面中的人物笼罩在温和的光线之中,格调优雅,微妙含蓄。在《女地主的早晨》(1823年◇一画中,人物由逆光到侧光的转换非常自然,笔触流畅、厚重,与浓重的背景对比,使画面极富节奏和韵味。而在《收割》一画中,尽管前景中的人物处在画面的重要位置,但不难看出,画家着重描绘了人们在温暖的阳光下收割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德米特里.列维茨基</p><p class="ql-block">造型艺术师</p><p class="ql-block">前往</p><p class="ql-block">德米特里.列维茨基,1735年生于乌克兰基辅的一个牧师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著名的雕刻家。列维茨基跟随着父亲及画家安特罗波夫学习造型艺术。18世纪50年代,列维茨基和父亲一起参加了位于基辅的安德烈耶夫教堂的装潢工作。1758年列维茨基来到彼得堡,在艺术研究院学习深造。从1799年开始,列维茨基在艺术研究院的肖像班当老师。列维茨基于1822年4月4日在彼得堡去世。</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人物介绍</p><p class="ql-block">列维茨基早期的两幅名作《柯柯林诺夫像》和《狄米陀夫像》是18世纪流行的一种称为"礼仪肖像画"(入画者按一定的程式,安排在与其从事的事业直接有关的背景前◇并以手势指示后景)的作品。柯柯林诺夫是当时美术学院的院长,他本人为建筑师。在画面上,他正在办公桌前用手指着即将动工的学院建筑图。狄米陀夫是一位富裕的慈善事业家◇背景上的养育院正是他筹建的慈善事业之一。由于列维茨基较好地表达了人物的外貌和他们的社会特征,他的作品与当时公式化的"礼仪肖像画"已有明显差异。</p><p class="ql-block"> 18世纪70年代彼得堡著名的贵族女子学校一斯莫尔女校,是叶卡捷琳娜为培养贵族子女办的一个学校。凡能进入这所学校的女孩,经过专门培训,都能歌善舞,或能演奏乐器,学习礼仪及相应的文化知识。女皇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宫廷和上层社会妇女的素质。因为她看到俄国的显贵女眷中,有许多人目不识丁,语言和行为都很粗鲁。自她当上女皇以后,便决心改变这一状况。女子学校成立后收效显著,女皇很满意,她特意邀请列维茨基为女校学生作肖像。</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大型肖像组画中,列维茨基把握人物特征的能力和富有装饰性的色彩,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女学生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或舞蹈,或奏乐。整个组画共七幅,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装饰美和姑娘们动人的形象。其中特别优秀的几幅为《霍凡斯卡亚和赫鲁晓娃》、《涅丽多娃肖像》、《莫尔强诺娃》、《菩尔晓娃》、《阿雷莫娃》等,画家以高度的技巧,表达了人物欢乐的情绪。华丽的舞蹈服饰和乐器的质感,也画得非常到位。这些大幅全身肖像的整体和细部,安排得十分恰当,为大型肖像画的形式处理开辟了新径。</p> <p class="ql-block">列维茨基还作过另一种类型的肖像,这类作品以《狄德罗肖像》和《画家之父》两幅为代表。列维茨基以朴实无华的手法◇力图揭示入画者的精神面貌。如画家父亲的质朴善良◇哲学家狄德罗的智慧和冷静。在他的笔下,狄德罗这位卓越哲学家和艺评家,不像欧洲画家描绘的戴着假卷发的高等贵族,而是穿着家常衣服在随便闲谈的普通人。列维茨基的这列作品比较接近于罗柯托夫◇主要刻画对象个性的尊严,只是在表现手法上更为具体而细致,形象也更有深度。</p><p class="ql-block">列维茨基在18世纪80年代曾为叶卡捷琳女皇作过两幅肖像。这两幅肖像都采用了"礼仪肖像画"的形式。在1780年所作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现藏俄罗斯博物馆),列维茨基把女皇画成公平裁判女神的样子,这一形象和姿态与现实中的女皇相距甚远,画中的女皇高雅而优美,这是列维茨基为满足女皇要求的奉命之作。</p> <p class="ql-block">卡尔.巴甫洛维奇.布留洛夫</p><p class="ql-block">俄国画家</p><p class="ql-block">卡尔.巴甫洛维奇.布留洛夫( Kap </p><p class="ql-block">Павловичбрюллов,</p><p class="ql-block">1799-1852</p><p class="ql-block">年),男,出生在彼得堡,俄国19世纪上半期学院派的代表大师。</p> <p class="ql-block">生平</p><p class="ql-block">父亲是画家兼装饰雕刻家,所以自小就受到父亲严格的艺术教育。在他10岁时就被送进彼得堡美术学院幼儿班学画。尔后升入美术学院师从于叶戈洛夫和伊凡诺夫◇很快掌握了学院派的素描技法。1819年年因《纳尔齐斯》一画成绩优异而获公费出国深造。1822年到意大利,意大利古代艺术和文艺复兴时期大师们的光辉成就影响了他一生的创作活动。在1825~1828年间,他不断临摹拉斐尔等古典大师的作品。布留洛夫的早期作品,如《意大利的早晨》(1823)、《意大利的中午》(1827)和《女骑士》(1832),以古典美为准则◇把生活中的美加以理想化◇表现技巧已相当卓越。但他并不满足于对大师作品的模仿,他说过,我不需要跟着流派走,那样就如同阿谀奉承一样。他一直在探索自己的新画风。布留洛夫在创作中追求理想化的美,并力求使其接近古典美的标准。但他摆脱了古典主义中那种枯涩的背景和僵化死板的色调,而追求明亮的阳光和清新空气的表现。</p> <p class="ql-block">布留洛夫1827年赴庞贝古城遗址考察,这座古城的遗迹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1833年完成了名作《庞贝的末日》,布留洛夫携此画游历欧洲,获得很大声誉。1836年他载誉回到了阔别十多年的彼得堡,立刻被皇家美术学院聘为教授,从此他不得不接受官方和教会的订件,但他仍坚持自己的艺术主张和创作方法,普希金说过:"布留洛夫不能做沙皇尼古拉一世的仆人。"他准备再作大幅历史画《围攻普斯科夫》,但花了7年时间,始终没有完成。他以东方题材创作的《君士坦丁堡的甜水》和《土耳其妇女》◇虽属风俗画◇但并没有摆脱学院派画法的影响。他回国后真正获得成就的,是他的肖像画,特别是他画的男性肖像画很有深度◇揭示了同时代人的精神面貌。布留洛夫的女性肖像画,非常接近风俗画,他经常让对象处于一定的环境中,并细致地描写这些环境。布留洛夫后期所画的两幅肖像:《自画</p><p class="ql-block">像》(1848)和《考古学家朗奇》,笔触奔放,用色简练,是他肖像画中的杰作。21852年 6月11日卒于大利罗马附近。诺夫哥罗德俄罗斯千年纪念碑上有他的雕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