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与温情:时光碎片里的想象与慰藉

熟地当归

<p class="ql-block">  昨日,一位好友给我发来一张照片。照片中,是他的同事光荣退休的场景,单位为这位同事精心打造了一块精美的镀金纪念摆件。朋友兴致勃勃地让我也晒晒单位发放的退休纪念品,我无奈地回应道,别说纪念品了,退休证都没收到呢。朋友听闻,当即找来纸,寥寥几笔便画了一本退休证和一个银盘摆件,还拍照传给我,并附上调侃话语,让我暂且以此慰藉,权当每日看上一眼便能心满意足。我只有在大笑中回复信息:知我者,非你莫属!看淡世间事,尽在不言中。</p><p class="ql-block"> 朋友的善意举动,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泛起层层涟漪,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两段充满温情与荒诞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故事一,回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时我的一位同学,家境贫寒至极。家中的餐桌上,常见的是木薯片,而并非温热的大米饭。每到饭点,他和两个兄弟总是端着碗,对着寥寥无几的食物发呆,难以下咽。父亲见状,默默地撕下一页作业本纸,寥寥几笔便画了一条鱼,而后贴在了桌面的墙上。他温和地对三个儿子说:“这是一条咸鱼,你们把它想象成特别咸的鱼,看一眼就吃一口,这样很快就能把碗里的饭吃完啦。”孩子们虽年幼,却也十分听话,看一眼画中的鱼,再吃一口饭。然而,排行老二的儿子却总是盯着鱼,对“饭”不感兴趣。老三便向父亲告状:“二哥总看鱼,不吃‘饭’呢。”父亲笑着安慰道:“别管他,等一下那鱼会把他咸死的。”小孩们只得红着眼眶,一边强忍着对真实美味的渴望,一边慢慢嚼着那难以下咽的木薯。</p><p class="ql-block"> 故事二,时间来到 1992 年的一个周日,我在深圳探访姨妈。刚一进门,就看到表弟的儿子正坐在小凳子上,怔怔地面对着墙壁,神情有些呆滞。我满脸疑惑地问他在干什么,他睁着一双大眼睛,一本正经地回答道:“看电视呢。”可我环顾四周,并未看到电视的影子。仔细一瞧,原来墙上贴着一张大大的日历纸,反面用粗笔画了一个大大的“回”字。这时,我姨妈笑着解释道:“这几天电视机送去修理了,这孩子便自己画了个所谓的电视,贴在墙上,就这样傻傻地看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两个故事让我想到,生活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欠缺,但只要我们保持一颗乐观的心,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去填补那些空白,就能在困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小确幸。生活中的美好并不总是需要物质的堆砌,有时候,一份简单的关怀和一份小小的创意,或者是有人用一种幽默的方式安慰你,就能让你满足和感激。</p><p class="ql-block"> 这两个小故事,虽看似荒诞不经,却饱含着生活的无奈与亲情的温暖。在物质匮乏的岁月里,人们凭借着丰富且强大的想象力,为自己和家人编织出一个个美好的梦境,以此来慰藉疲惫的心灵,让艰难的日子也能泛起丝丝甜意。</p><p class="ql-block"> 2024年4月3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