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美的執念和堅守——榮鳳敏剪紙藝術論》田茂軍

侯軍

<h1><p> <b> 对美的执念和坚守</b></p></h1><h1> <b>——荣凤敏剪纸艺术论</b></h1><div> 2009年开始,我在吉首大学开设了《剪纸欣赏与制作》这门文化素质公选课,后来评为优秀素质课程。剪纸教学内容里,有一章是谈民间剪纸与民间习俗的关系,其中,我特别选了一幅荣凤敏老师的《吉祥草原》剪纸作品。</div> 画面主体是草原上骆驼拉的勒勒车。赶车的也许是男主人,坐在驾车位上,悠闲地叼着旱烟袋。车上坐的是一位母亲,怀抱着一个小宝宝。画面远处是蒙古包,还有牧民和牛羊。画面中,祥云朵朵,鸟儿飞翔,青草遍地,洋溢着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律动,整个画面充满浓郁的蒙古族习俗和草原风景。后来上课的讲稿由学校组织出版,我书中要使用她这幅作品,因此与荣凤敏老师取得了联系,她很爽快,同意我使用她这幅作品。书出版以后,我给她邮寄了一本。从那以后,我开始和荣老师结识交往,更多地欣赏到她的剪纸艺术作品,也开始喜欢上她剪纸作品创造出的草原世界。<br> 从2007年以来,荣凤敏老师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创作风格相对稳定,她创作的对象依然集中在她最喜爱、最擅长的蒙古民族风情的领域。在剪纸造型和剪纸语言上,她的作品已形成鲜明的辨识度,体现出她对于美的执念和坚守。<br> 后来,荣老师给我寄来一本她的剪纸作品集《神剪裁云——荣凤敏民族剪纸艺术集》,这本书由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共收录荣老师的剪纸作品61幅。从时间标记来看,是1990年至2007年的作品选。从题材内容上看,都是以蒙古族的草原生活与草原风景为创作对象。这里涉及到蒙古族的放牧、接羔、饮马、挤奶、煮茶、赶会、走亲访友等日常劳动和生活场景,还有民间节日中的的赛马、摔跤、骑射、歌舞等场景。可谓多姿多彩,特色鲜明。作为蒙古族的女儿,荣老师显然对本民族的这些风情民俗十分熟悉,了然于心。作为艺术创作,她采取删繁就简的艺术取舍,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场景和人物形象进行构图,加以花鸟树草等润饰,细密与粗狂的结合,内在意蕴和外在线条的应和,呈现出明丽、简约、清爽、和谐的视觉传达和审美风格。 <br> 首先,她的作品篇幅尺寸较小,多在30×40公分左右。小有小的优势,持刀剪制相对时间短,便于精细加工,也便于装裱。荣老师的作品尺寸小,她特别注重主体图案与映衬底纹的协调统一,不惜采用大量纷繁的底色映衬,形成层次分明的审美视效。 首先,她的作品篇幅尺寸较小,多在30×40公分左右。小有小的优势,持刀剪制相对时间短,便于精细加工,也便于装裱。荣老师的作品尺寸小,她特别注重主体图案与映衬底纹的协调统一,不惜采用大量纷繁的底色映衬,形成层次分明的审美视效。 二是单幅独立作品多。一件作品一个叙事,一件作品一个独立单元。她也是作单色剪纸的多,如红色、蓝色、绿色、黑色、白色较为常见。还没有见到她的套色或染色剪纸。她不是不会做,而是自觉保持自己的创作方向和特色相对集中和稳定。这种艺术的定力自觉很难得,也不会让自己在艺术的百花园地里迷失自我。我也发现,荣老师会对自己的剪纸母本进行不断的修改,实施主干移植和嫁接再生。比如她的《吉祥草原》,在主体图案不变的前提下,她会做一些细节的调整,比如勒勒车的装饰变化,四周装饰花鸟的变化,骆驼身体装饰的变化。她还在此图的基础上,创作出《驼乡情》《和谐家园》等系列新的作品。在此过程中,她没有复制或重复自己的创作,而是自觉地超越自我,不断创新。在她的《蒙古族头饰》系列作品里,如何区别,如何超越前面的作品,怎么进行凝缩和提炼,能感受到她在这方面的思考与探索。 三是造型上注重图式的多维透视和变化。荣老师是学美术专业出身的,经过严格的美术专业训练和学习。她从事的工作也是学校美术教育。所以她有着扎实的专业素养和美术专业水准。在她的作品里,有近景、中景、远景,还有特写。各景别透视之间,有呼应和连结,使得画面生动立体,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具有写实绘画的真实性和艺术性。灵活运用多种剪纸语言,虚实相生,阴阳对比。剪纸造型与构图上显现出严谨、自然、精细的学院派特色。 由于工作和研究的原因,我还认识其他几位内蒙古优秀的剪纸艺术家,他们是段建珺老师、王红川老师等,他们的剪纸作品也都各具特色。段建珺老师的作品是豪放一派的。某一年在南京看他现场脱稿剪马,三匹马几分钟就在剪刀下呈现。马的造型奔放洒脱,夸张变形,如疯如狂。和荣老师的作品相比,一个豪放一个安静,这中间的艺术差异真的很明显。王红川老师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师从于乔晓光先生,她在剪纸创作上也注重叙事性构思和表达,富有很强的感染力。<br>王继红老师是山东省的剪纸艺术家和剪纸研究学者。她对于荣凤敏老师的剪纸作品有着准确而精当的认知和评价。她说,从荣凤敏老师作品的一贯姿态来看,这是个对美有执念的人。丰满的画面,大量弧线的运用和自然景观的强势入驻,使她的作品流露出动感甜蜜的气息;阴阳关系的水到渠成与点线面的自然排布,让她的作品充满了女性温柔似水的魅力。其实,她的作品没有刻意的炫技,也没有要人臣服的微妙心理,但她的心事一览无余的从点线面的构成中凸显出来。 最后我补充一句,是的,荣老师就是对美有着执念又坚持不懈的人。她人长得美,天天都穿得美美的,又爱好美食,又爱游美景,还爱美丽的花花朵朵,天天浸泡在美丽的世界中,拥有一颗美丽的心灵和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怎么不会创作出那么美丽的作品呢?<br>让美丽来得更多一些吧! 此照片为蒙古族剪纸艺术家 荣凤敏<br><br><br>(本文作者简介:田茂军,土家族,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吉首大学非遗研究中心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