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曹雄<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雕塑上下</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2025年04月29日 12:36</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天津</div><br> <br><br> 曼弗雷德·蒂埃里·穆勒(Manfred Thierry Mugler)是法国著名时装设计师,自1973年起便以其标志性的成衣与高级定制系列在时尚界崭露头角。穆勒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设计师,同时也是摄影师、导演、编舞和调香师,以其独具慧眼的创意视野闻名。他的灵感源泉广泛,涵盖建筑、戏剧、复古好莱坞风格与未来主义元素。穆勒不仅亲自设计每一系列作品,还亲自策划时装秀、执导广告大片,并亲自拍摄那些充满奇思妙想的视觉作品,全面展现了他对艺术与时尚的独特诠释。 在穆勒的镜头中,没有意识形态,只有色彩的碰撞与金属体积的诗意——蒂埃里·穆勒镜头下的苏联纪念碑雕塑,正是如此。<br><br>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蒂埃里·穆勒首次访问苏联,与俄罗斯时装设计师维亚切斯拉夫·扎伊采夫会面。一年后,他重返苏联,为自有品牌拍摄广告大片。宏伟肃穆的苏联纪念碑建筑群深深震撼了他,他以独特的视角记录下这些建筑,强调它们磅礴的气势与冷峻之美。 穆勒大胆带领模特穿行于前苏联各地,将模特置于宏大雕塑之下,与纪念碑背景呼应对话,创作出一组极具冲击力的时尚影像。这些作品最终收录于他1988年出版的摄影集《A Visual Journey with a Fashion Icon》,展现了他对时尚摄影的独特理解:用戏剧化的构图与视觉张力,突破传统时尚叙事<br> 正如摄影集序言所言,在那个放肆而自由的时尚年代,一切皆可为灵感之源。穆勒并未赋予这些原本具有浓厚政治意味的雕塑任何特定解读。在他的镜头中,这些庞然大物只是一次旅途的风景,是纯粹而自由的记录。他行至何处,便随性拍摄至何处,让镜头捕捉瞬间的震撼与美感。<br> 《光荣属于共产主义建设者》,作者:阿尔特舒勒、布罗茨基、纳罗季茨基,建设时间:1978年,地点:俄罗斯·伏尔加格勒<br><br> 纪念碑《光荣属于共产主义建设者》旨在庆祝1950年至1961年间伏尔加河大型水力发电站(原斯大林格勒水电站)建成的伟大工程。这座纪念碑致敬了所有参与水电站建设的劳动者。雕像高达10米,立于5米高的基座之上,塑造了一位建设者的形象:他面朝伏尔加格勒,左手向后指向自己的伟大创造——水电站和城市。雕像采用铝板雕刻工艺制作,构件由莫斯科铸造完成后运送至斯大林格勒,在现场组装而成。基座使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碑文则镌刻于一种新型特殊材料——细粒混凝土与极细钢筋结合而成的钢筋水泥板上,这种材料在当时尚属创新。整个纪念碑的建设历时一年完成。《光荣属于共产主义建设者》不仅记录了一段恢弘的工业史诗,也以其独特的雕塑语言,歌颂了时代精神与劳动者的无上荣光。 这组影像中最著名的照片之一,拍摄于伏尔加格勒——“红星上的女人”。那是一颗高达20米的猩红巨星,穆勒对它一见倾心,深受震撼。坊间甚至有传言称,这颗红星后来成为穆勒设计传奇香水 ANGEL 瓶身造型的灵感来源。<div><br> 穆勒曾在一次采访中回忆,当初拍摄那张模特攀上红星的照片时,他正驾车经过,骤然被这座66英尺高的雕塑吸引,便即兴让模特 Angela Wilde 爬上巨星,完成了这幅令人难忘的画面。至于照片本身,他从未试图加以阐释,而是将解读的自由,留给每一位观者。 <div> </div></div> “照片必须来自想象,而非现实的复制。”——穆勒如是说。<br><br> 几十年过去,再回望这组堪称神来之笔的时装大片,我们依然会被那种震撼所攫住:宏伟雕塑与渺小个体的强烈对比,营造出扑面而来的崇高感,伴随着微妙的恐惧与敬畏。<br><br> 它让人意识到,在巨大的历史与时间面前,个体的脆弱与美丽同样不可忽视。 Monumentalism|Thierry Mugler 镜头下的前苏联风景<br><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a contenteditable="false" href="https://mp.weixin.qq.com/s/kbMo6e52lggnBvXY57y97Q"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纪念碑主义|蒂埃里·穆勒</a><div style=";"></div><br><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