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篇快讯‖平阴县北市村党支部书记史兴顺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五一前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

军环文化传媒

图文/源自爱平阴报道 <p class="ql-block">4月28日上午,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2426人受到表彰,包括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p> <p class="ql-block">山东省共有119人受到表彰,其中,济南9人受到表彰。我县东阿镇北市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高级农艺师史兴顺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并受到表彰!</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国第17次评选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除了传统的农、林、牧、渔业,制造业等行业劳动者,还有工艺美术师、羌绣技艺指导师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以及外卖骑手、快递接驳员、家政服务培训师等新职业劳动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全国劳动模范 史兴顺</b></p><p class="ql-block">史兴顺,男,汉族,1970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平阴县东阿镇北市村党支部书记兼村民委员会主任。山东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支持项目,曾荣获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担当作为好书记” 、济南市劳动模范、齐鲁乡村之星、泉城乡村之星等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2010 年,北市村深陷泥沼,村集体负债 5 万多元,账户余额仅2.13元。彼时,村内矛盾丛生,上访闹事屡见不鲜,是远近闻名的乱村穷村。在此艰难时刻,在外经商的史兴顺毅然回村主持工作。 </p><p class="ql-block">他回村后,深入调研,敏锐洞察到北市村问题的根源。要实现长远发展,必须先从根本上改变村风民风,以德治村,夯实发展根基。于是,他大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和出彩人家创建活动,搭建起做好人好事的平台。通过实施积分制管理,将村民日常行为量化,把红色教育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村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升。</p><p class="ql-block">他牵头成立乡贤会、青年联合会、红白理事会、志愿者服务队等多个社会团体,全方位参与村民的日常生活。积极推动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及时化解邻里矛盾,成功破除各类陈规陋习。2012 年,他自掏腰包拿出3 万元存入村东磨坊,设立“磨房银行”,村民遇到急事难事,可直接到磨坊取钱,无需任何欠条。这不仅解决了村民的资金需求,更在无形中培养了村民的诚信意识,央视及省市媒体多次报道。为关怀老年人,他建设“双洗小屋”,安排专人免费为老年人洗衣洗澡,定期组织老人聚餐,极大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p><p class="ql-block">在乡村治理方面,他探索出德治、自治、法治、政治相结合的模式,抓两头促中间,有效激发了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10年下半年起,北市村社会秩序显著改善,再无 12345投诉、上访及刑事案件发生。其创新的治理模式备受认可,在《人民日报》《新华社内参》等权威刊物上刊载报道,他也受邀成为省市县党校的讲师。</p><p class="ql-block">产业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核心。他带领村民艰苦奋斗,先后建成阿胶制品厂、粉皮加工厂、江北最大的扶郎花基地等多个产业项目。在土地经营上,他推行“三个三分之一” 的村企共建模式,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2017 年,北市村162 户 464 人全部脱贫,人均年收入突破 3 万元。2019 年,进一步探索“村村联建” 模式,与周边6村成立联合党委,打造“乡村振兴党建联合体”,吸引众多 80 后、90 后返乡创业,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p><p class="ql-block">2022年到2024 年,北市村继续发力,建成平阴县首个民宿集聚区,荣获济南市创意策划一等奖。先后举办乡村好时节、《和平精英》电竞全国村镇合作赛总决赛、全国辣椒产业高质量发展及辣椒全程机械展示现场会等多项大型活动。2024 年,村集体收入突破 500 万元,荣获“和美乡村百佳范例”等多项荣誉,北市村实现了从乱村穷村到富裕和谐乡村的华丽转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