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最近在网上读到一篇社会学家李银河关于人生的一段话,读来引人深思:她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如拨云见日,透过现象直揭本质,使人产生一种顿悟感。从而知晓了原来人生还有另外一种生活态度,那就是一一从容、淡定、顺其自然,"把人生当做一场游戏看待″。在当今社会,人人为名利而竭尽全力、各行各业相互内卷,职场竞争压力山大、男女老幼精神焦虑的大背景下,李银河的这种对人生的认识和态度像一股清流让人清醒。</p> <p class="ql-block">李银河说:“死得早的都是操劳的,瞎折腾的,贪心的,不省心的,不放过自己也不放过别人的。要想活得长,就得慢悠悠,看得开,最好有点钱不工作,睡到自然醒,有钱无钱都活得通透了的,不攀比不羡慕不后悔的,把人生当游戏来看待。”</p> <p class="ql-block">人最可怕的消耗不是体力透支,而是灵魂在计较得失中日渐干涸。那些争强好胜的、纠结对错的、反复咀嚼痛苦的,就像在精神荒漠里赤脚行走,每一步都在流失生命的热度。真正摧残人的从来不是外界的风雨,而是内心永不停歇的自我审判和相互撕扯。</p> <p class="ql-block">活得通透的智慧在于懂得"静水深流"。见过太多人用半生较劲,到头来不过是为他人眼中的标准买单。那些深夜辗转难眠的焦虑,职场厮杀的红眼,亲戚攀比时强撑的笑脸,都是给生命打的死结。真正的从容是允许月亮有阴晴圆缺,允许人生有起伏留白。</p> <p class="ql-block">生命从来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静水流深。那些活成百年松柏的智者,早看透了世事如潮起潮落。孩子考不上名校怎样?工作升迁慢又如何?把"必须"换成"不妨",把"应该"化作"刚好",在满地六便士里守住看月亮的心境,这才是最顶级的养生。</p> <p class="ql-block">修炼到最高境界是让喜怒哀乐都像溪水漫过鹅卵石。同事阴阳怪气就当听蝉鸣,伴侣唠叨权当听雨声,孩子叛逆看作春风拂柳。学会把人间烟火调成静音模式,在精神庭院种三亩薄田:一亩播种善意,一亩耕耘从容,一亩收获清净。如此活着,日日都是滋养灵魂的好时节。</p> <p class="ql-block">(文中照片部分转自网络,感谢原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