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老三篇”是指毛泽东的三篇经典文章,分别是:</p><p class="ql-block">1. **《为人民服务》** </p><p class="ql-block">写于1944年,是毛泽东在中央警备团战士张思德追悼会上的演讲。文章强调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倡导无私奉献的精神。</p><p class="ql-block">2. **《纪念白求恩》** </p><p class="ql-block">写于1939年,纪念加拿大医生诺尔曼·白求恩。白求恩在抗日战争期间来华支援,因救治伤员不幸感染逝世。毛泽东赞扬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精神,号召人们学习他的崇高品格。</p><p class="ql-block">3. **《愚公移山》** </p><p class="ql-block">写于1945年,借用中国古代寓言“愚公移山”,比喻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坚持不懈地奋斗,最终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座“大山”。文章强调依靠群众、坚定信念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背景与影响:</p><p class="ql-block">这三篇文章在延安时期广为传播,后成为中国共产党思想教育的重要教材。1960年代,林彪提倡学习“老三篇”,使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广泛背诵和宣传,成为当时全民学习的核心文本。</p><p class="ql-block">### 核心思想:</p><p class="ql-block">- **《为人民服务》**:党的根本宗旨。 </p><p class="ql-block">- **《纪念白求恩》**:共产主义道德与职业精神。 </p><p class="ql-block">- **《愚公移山》**:艰苦奋斗、群众路线。 </p><p class="ql-block">“老三篇”体现了毛泽东对党员和群众的理想化要求,至今仍被视为中国共产党传统价值观的经典表述。</p> <p class="ql-block">学习“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 1. **弘扬核心价值观,凝聚精神力量** </p><p class="ql-block">“老三篇”倡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学习这些精神,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全社会团结奋斗的动力,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思想基础。</p><p class="ql-block">### 2. **强化党的宗旨,巩固群众基础** </p><p class="ql-block">《为人民服务》强调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这与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高度契合。通过学习,党员干部能更好地践行群众路线,巩固党的执政根基,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助力中国梦的实现。</p><p class="ql-block">### 3. **培养奋斗精神,克服发展难题** </p><p class="ql-block">《愚公移山》倡导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当前中国在科技、经济、生态等领域仍面临挑战(如“卡脖子”技术、乡村振兴等),这种精神激励人民迎难而上,推动高质量发展。</p><p class="ql-block">### 4. **树立道德标杆,净化社会风气** </p><p class="ql-block">《纪念白求恩》提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品德。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学习这种精神有助于抵制功利主义,培育社会责任感,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为中国梦营造健康的社会环境。</p><p class="ql-block">### 5. **传承红色基因,增强文化自信** </p><p class="ql-block">“老三篇”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结合。学习它们有助于传承红色基因,坚定文化自信,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筑牢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p><p class="ql-block">### 结语 </p><p class="ql-block">“老三篇”虽诞生于特定历史时期,但其精神内核跨越时代。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它们仍是激励人民团结奋斗、党员干部廉洁奉公、青年一代勇于担当的重要思想资源。通过学习,可以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汇聚起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