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宜都市聂家河镇一个叫车湾的山坳深处,隐藏着一座上世纪60年代建立的“三线”军工企业,代号为238,𠂆名为国营向阳光学仪器厂。这座隶属国家五机部、专事光学仪器生产的工厂,承载了六十余年的沧桑岁月。如今总部虽迁至武汉,但当我站在238旧厂址时,深感历史与现实交织的魅力,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艰苦创业、激情燃烧的年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进入旧址前近一公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扇铁质大门,上方横幅牌匾上的“华中长江光电宜都分公司”字样格外醒目。左右两侧的红色柱子上标有相关公司信息,也有类似标牌,整体环境给人一种工业园区或写字楼的感觉。原来是许多民营小企业利用238废弃闲置的厂房,借238这块风水宝地,创业创新,生产研发产品创造物质财富。而在另一处石块砌成的建筑前,“创业求实、抢先争优”的红色横幅高悬,门口的小标语牌则增添了几分现代文化气息,让人感受到这里既有办公场所的严谨,又不乏“中国制造、中国智造”的新时代氛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沿着蜿蜒的山路,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废弃的老厂房建筑群落。灰色砖块砌成的墙体上,窗户破损严重,部分玻璃缺失或碎裂,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侵蚀。地面铺满了水泥地,裂缝间杂草肆意生长,与周围的电线杆及悬挂的电缆线缆共同构成了一幅静谧而略带荒凉的画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继续向前,一栋两层楼的老式建筑映入眼帘,外墙斑驳,阳台上的栏杆装饰虽已陈旧,却依然透露出一种古朴的美感。建筑物前的水泥路延伸出去,远处树木覆盖的小山丘隐约可见,仿佛在向人们展示这片土地曾经的辉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废弃的工业建筑和多层楼房静静地伫立着,斑驳的墙壁、破损的窗户以及长满杂草的地面,无不诉说着过去的辉煌与今日的寂静。这里的每一砖一瓦都仿佛在低声讲述着曾经的故事,让人感慨万千。不远处,带有阳台栏杆装饰的露台建筑,虽然略显陈旧,却也透露出一种古朴宁静之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另一座灰色混凝土建成的大楼矗立于道路旁,其外观较为现代简约风格,四周被绿树环抱,显得宁静而自然。大楼前面铺装的道路延伸至远方,路面上有些许裂缝痕迹,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继续前行,一座多层楼房出现在眼前,外观虽然陈旧但结构完整,周围环绕着茂密的绿树,前景地面上停了几辆车并有人行走或站立活动,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几分生活的气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山坡上,一栋多层建筑静静矗立,周围环绕着茂密的植被与一些低矮的小房子。建筑物外墙呈橙色砖砌结构,并带有阳台栏杆设计,在前景处可以看到一片绿色植物生长旺盛的土地,仿佛在向人们展示这片土地的生机与活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停车场区域停放着几辆汽车,空地铺满了棕色材料或沙子,远处的大山郁郁葱葱。乡村入口处的指示牌清晰地标示着“丁家坪村”,并用红色箭头指向不同方向的地点,为游客提供了便捷的指引。这一切都在提醒我们,这片土地不仅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更充满生机与活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三线建设”是20世纪60年代党中央和毛主席基于当时严峻的国际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战略旨在通过调整国家工业布局,将重要工业生产能力从东部沿海向战略纵深的内陆地区转移,以增强国防实力和备战能力。三线建设的重点区域涵盖西南、西北多个省份,形成了“靠山、分散、隐蔽”的工业布局特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时提出的"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等口号,生动体现了这一国家战略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在咱们宜昌地区,三线建设催生了一大批重点工程项目和军工企业,包括:葛洲坝水电工程(当时国内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焦枝铁路、枝柳铁路(重要战备交通线)、国防军工企业:066基地(中国三江航天集团前身)、710研究所、809厂、403厂、404厂、238厂、288厂、388厂等。这些建设项目不仅强化了国家战略防御能力,也深刻改变了宜昌地区的经济结构和城市面貌,为当地后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三线建设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重大国家战略,其影响延续至今,成为新中国工业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次邂逅,不仅让我领略了宜都聂家河镇独特的风景,满山遍野的茶叶基地让我对聂家河特色农业的定位有了重新的认识,还让我对那段“三线”建设不平凡的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在这里,时间似乎放慢了脚步,让我们有机会倾听那些被遗忘的声音。</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