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首尔纪事(三)“三.八线”

孙老师

<p class="ql-block">第三天,我们来到了朝鲜半岛的“三八(军事分界)线”南韩一侧。</p><p class="ql-block">中国人熟悉的“三八线”,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只能在地图上看到。这是一条自西向东,长达284公里长的缓冲带,韩朝双方各划出2公里宽的地界,共同构建这条无人区。这条世界上最著名的分界线——三八线。</p><p class="ql-block">北侧是朝鲜黄海北道,南侧是韩国京畿道,同一条纬线,却划出了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p> <p class="ql-block">一道伤痕,两种人间。</p><p class="ql-block">铁丝网在阳光下闪着冷光,蜿蜒穿过起伏的山丘,将一片完整的土地硬生生割裂成两半。</p> <p class="ql-block">三八线(DMZ非军事区),朝韩非军事区(Demilitarized Zone),沿北纬38度线延伸约284公里,宽4公里的缓冲地带,是全球冷战遗产的象征。都罗山展望台,通过望远镜可眺望朝鲜开城工业区与宣传村。</p> <p class="ql-block">《七律·弭兵吟》</p><p class="ql-block">钢盔锈蚀界碑凉,</p><p class="ql-block">堑壕曾吞百战场。</p><p class="ql-block">断戟沉沙凝血色,</p><p class="ql-block">残旗卷夕掩尸霜。</p><p class="ql-block">三更魇语惊新冢,</p><p class="ql-block">万里乡书绝旧堂。</p><p class="ql-block">何日干戈成玉帛,</p><p class="ql-block">共栽春树荫边疆。</p><p class="ql-block">石碑矗立于绿树环绕之中,顶部刻着汉字铭文,基座上有雕刻精美的狮子图案,四周摆放整齐的小雕像装饰着草坪边界,仿佛在守护着这片土地。</p> <p class="ql-block">临津阁的路标周围环绕着铁丝网及绿色植物,日期显示为2025年4月25日,这里见证了历史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向南望去,首尔的城市天际线在远处闪耀。玻璃幕墙的摩天大楼反射着阳光,汉江上桥梁如虹,车流如织。便利店24小时亮着温暖的灯光,地铁里人们低头刷着最新款智能手机,咖啡厅里飘出拿铁的香气。这是一座不夜城,人均GDP超过三万美元,科技、娱乐、时尚产业蓬勃发展。</p> <p class="ql-block">而视线转向北方,景象骤然一变。卫星图像显示那里的夜晚几乎一片漆黑,只有平壤市中心零星几点灯光。道路稀少且年久失修,田野里仍可见牛拉犁的原始耕作方式。据脱北者描述,电力供应时断时续,粮食配给制度仍在实行,普通民众几乎接触不到外界信息。这个封闭的国度人均GDP不足韩国的二十分之一,却将大量资源投入军事建设。</p> <p class="ql-block">铁丝网围栏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彩带,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艳,背景中的天空湛蓝无云,象征着人们对和平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在绿树环绕的环境中,有一尊石雕雕塑,三位女性坐在草地上,仿佛在诉说着她们的故事,背景是蓝天绿树,宁静而祥和。</p> <p class="ql-block">和平祈福,苦难朝人,炸烂的火车,禁止拍照,铁桥残基座。一位老人坐在雕像旁,背景是一些金色牌匾与树木,天空晴朗无云,他似乎在回忆着过去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铁丝网上挂满了彩色布条,那是离散家属们系上的思念,在风中无力地飘动,如同他们无法跨越边境的渴望。观察哨所的水泥墙被岁月侵蚀出斑驳的痕迹,哨兵的身影在望远镜后若隐若现。这里的一切都保持着高度戒备状态,尽管距离上一次枪声已经过去了七十余年。</p> <p class="ql-block">铁轨旁有一座废弃的老式火车头,周围环境整洁,木制栈道环绕四周,阳光明媚照耀着整个场景,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钢铁碉堡,显示出战争的残酷。</p><p class="ql-block">旁边有人群聚集参观,阳光明媚,树影斑驳地投射在地上,这里成为了游客了解历史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桥梁上的告示牌写着与朝鲜战争相关的文字,并标出了子弹痕迹的位置,提醒着人们那段艰苦岁月。</p> <p class="ql-block">最震撼的是“自由桥”,1953年交换战俘时,12773名韩军战俘蹒跚走过这座木桥。如今钢梁锈迹斑斑,枕木间野花摇曳。桥头石碑刻着郑芝溶的诗句:“即使我的舌头被割去/我的灵魂依然会歌唱。”颤抖着摸出钢笔,在旅行手册扉页写下:“愿分裂的江山,终成完整的诗篇。”河流两岸景色优美,前景中可以看到两座混凝土结构的小桥墩子,周围长满了绿色植物;远处有一条宽阔的道路延伸至远方,并连接着一座桥梁横跨河面;背景中的山坡上覆盖着茂密的树木与灌木丛。</p> <p class="ql-block">“자유의 다리”(自由桥)的纪念戳卡上印有韩文及中文翻译,并标注着日期“2009年1月1日”,下方还有一个圆形火车头图案的印记,成为了历史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非军事区内的生态却似田园一般。由于人类活动稀少,大自然以它的方式治愈着战争的创伤,讽刺地创造了一个"和平的自然保护区"。</p> <p class="ql-block">铁丝网在阳光下闪着冷光,蜿蜒穿过起伏的山丘,将一片完整的土地硬生生割裂成两半。</p> <p class="ql-block">同一民族,同一语言,同一块土地,却因一道人为划定的界线,走上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三八线不是自然形成的,它是大国博弈的产物,是冷战思维的遗存,是用鲜血画下的政治分界线。1950年那场战争,让三百万生命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站在非军事区内,似乎仍能听见历史的回声——炮火的轰鸣,士兵的呐喊,平民的哭号。</p> <p class="ql-block">石雕纪念碑矗立于开阔地带,碑上刻有韩文“망랑의 노래비”,周围环境绿树成荫,几位游客正在拍照留念,背景天空晴朗湛蓝,纪念碑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这座纪念碑上刻有两个雕像——一个男人与女人握手的形象,并附有一块铭牌,碑文上有韩语文字说明历史事件或纪念意义的内容,这里成为了人们了解历史、祈求和平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离开前,我再次回望这条看不见却真实存在的界线。三八线不仅在地理上分割了半岛,也在时间上凝固了历史。它提醒我们和平的珍贵,警示我们战争的荒谬。当世界各国都在追求发展、创新、合作时,这里仍在上演着上个世纪的对抗剧本。</p> <p class="ql-block">但愿有朝一日,这道伤痕能够愈合,离散的家人可以自由团聚,统一的列车能够贯穿半岛南北。但愿这片土地上的所有孩子,无论出生在线的哪一侧,都能享有同样的机会与未来。毕竟,阳光本应平等地照耀每一个人。</p>